胡代華
摘要:議論文的寫作要求學生在開始正式寫作前,對文章的框架有清晰的想法,這樣才能寫出邏輯明確的議論文,但部分學生由于習慣了記敘文類型的文章寫作,在這一方面掌握得并不好。其次,議論文寫作的方法同傳統(tǒng)的記敘類文章也有所不同,教師在開展議論文寫作教學時,也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教學
初中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有許多不同的分支,而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則是初中寫作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在議論文的寫作中,要求學生能夠把握住議論文的題材特征,通過對相應觀點的分析論證來得出結(jié)論。議論文的寫作難度不大,但其脫穎而出的難度卻較大,因此,開展議論文寫作的專項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第一階層:掌握寫作特點
不同文章類型在寫作方法上有所區(qū)別,例如記敘類文章注重講述事件的完整與否,要求學生能夠按照“起承轉(zhuǎn)合”的手法來完成文章,但議論文的寫作中,最為注重的是學生論據(jù)選擇的合適與否,以及學生在分析論據(jù)時的邏輯清晰與否。因此,教師在進行議論文的寫作教學時,也應當引導學生明確這一點,從而促進學生的議論文水平,而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課文教材中的議論文進行舉例。如,《談讀書》一文中,作者論述的主題是讀書的好處。教師在進行本文的教學活動時,可以詢問學生作者通過什么論述了讀書的優(yōu)勢,讓學生將作者的論據(jù)羅列出來。其次,《談讀書》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分論點和論據(jù),但結(jié)構(gòu)完整,邏輯嚴密,并不顯得雜亂。因此,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嘗試梳理本文的邏輯特點。比如,作者在文中有小的分論點,但對每一個分論點都進行了相應的論述,并且分論點與分論點之間都是有所聯(lián)系的。這也是學生在進行議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的問題。而在議論文寫作特點的講解后,教師也應當安排實踐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應用至少三個以上的分論點,讓學生掌握議論文的寫作特點。
二、第二階層:明確寫作框架
不同類型的文章在寫作的過程中有不同的體裁,因此,教師在開展議論文的寫作教學時,首先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就是議論文的組成。一般而言,議論文是由中心論點以及論據(jù)組成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用學生學習過的議論體裁的課文進行舉例,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本文則以《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作為舉例說明。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開門見山的點明了論點,即學生應當利用格物致知精神來研究自然科學。隨后,作者通過王陽明的“格物”做法與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的“格物”進行了對比,將格物致知精神的含義清晰地表達了出來,并且闡述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現(xiàn)代自然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這是一篇結(jié)構(gòu)十分完整的議論文,因此,教師在講解了議論文的組成部分后,可以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通讀,總結(jié)《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當中的論點以及作者選用的論據(jù)。學生在總結(jié)的過程中,會對議論文的特點進行深度的思考,從而幫助學生逐漸掌握如何在寫作時構(gòu)建出合適的議論文框架。作文的教學與其他的教學不同,作文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有實踐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qū)⒔處熤v述的文章框架應用在寫作當中。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仿照《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的行文框架,來進行一篇議論文的寫作,讓學生掌握如何能夠?qū)懗鲆黄Y(jié)構(gòu)完整的議論文。
三、第三階層:進行閱讀積累
學生在議論文寫作時,如果想要脫穎而出,則需要在文章中有一定的加分項,例如更為貼合的論據(jù),但這也同時需要學生有足夠的積累。因此,教師在開展議論文的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議論文的閱讀。在初中階段,語文教材中的議論文并不算多,因此,教師可以在講解過課文后,要求學生來總結(jié)這些議論文的寫作加分項是什么。比如,《談讀書》一文中是其精妙的結(jié)構(gòu)。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進一步明確,寫出好的議論文需要達到什么條件。但由于課內(nèi)議論文較少,教師可以為其推薦相應的課外議論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水平。比如,教師可以在講解過《敬業(yè)樂業(yè)》這一演講議論文后,推薦學生去閱讀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從而體會如何在議論文中讓論點和論據(jù)更具備打動人心的方法。
四、第四階層:提升寫作能力
在初中的議論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的教學活動有許多不同的類型。首先,能夠提升學生議論文寫作水平的最常用的教學活動,即是要求學生進行議論文的寫作,但這樣的教學活動有些單調(diào),不受學生的喜歡。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進行議論文的寫作后,對自己的作文根據(jù)論據(jù)的選用、論據(jù)的分析、分論點的聯(lián)系、行文邏輯結(jié)構(gòu)四個方面分別進行打分。隨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寫作的議論文與其他同學的議論文進行交換,同樣按照以上的標準對其他同學的作文進行評分、給出相應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對議論文的分析能力。最后,教師也應當按照以上標準進行評分,這樣在議論文發(fā)放回學生的手中時,通過三輪打分的對比,學生可以對自己的議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不足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并且能夠進行專項的訓練。除此之外,由于議論文的核心特點是對論點進行論述,因此,教師可以組織辯論形式的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在講解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后,可以要求學生以此作為辯論題目,分為正反兩方展開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中國人有沒有失掉自信力”的分析,能鍛煉學生對相應觀點的分析,這對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綜上所述,在議論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在引導學生掌握一定方法,能夠?qū)懗鼋Y(jié)構(gòu)完整的議論文的基礎(chǔ)上,再來引導學生掌握議論文寫作中的加分點。因此,教師在講解議論文寫作時,應當以引導學生掌握議論文結(jié)構(gòu)以及論點分析能力為主,以引導學生掌握寫作家分點為輔,逐步提升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玨明. 初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的“癥”與“診”[J]. 語文教學通訊,2021,(08):76-79.
[2]趙建軍. 淺談高階思維培養(yǎng)——以初中議論文寫作訓練為例[J]. 新課程導學,2020,(S1):38-39.
[本文是2020年大田縣基礎(chǔ)教育教學研究立項課題《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課堂作文梯度訓練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TKTZ—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