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玲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fā)展,當前很多新的教學方式逐漸的應用到了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目前受到了很多教師的青睞,并且在教學中獲得了一定的成效。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完成知識的探究,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這樣的方式對于實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能。本文就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可以真正的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關(guān)鍵詞:初中歷史,合作學習,教學
在新時代,科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我們的教育也應順應時代的潮流,探索一種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很長時間以來,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影響,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居多,學生思考較少;師生之間一問一答居多,留給學生探討研究的時間較少;教師強求整體一致居多,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較少;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內(nèi)容居多,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較少。這些問題不僅妨礙和限制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個性和自身的潛能,也不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在這一背景下學生合作學習模式便出現(xiàn)了。
一、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
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營造了民主的學習氣氛,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改變學生唯書是從、唯師是從、唯結(jié)論是從的思維封閉定勢,使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建立積極的和諧學習氛圍,且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探索新知識,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發(fā)展自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在合作中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向別人提問和解答他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能力,拓寬他們的視野,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二、合作學習的課堂組織
一般來說,合作學習在歷史課堂中可以按以下步驟展開:教案的撰寫、任務安排與學生學習、老師檢驗等。下面,本人就這幾個方面作以下闡述:
在教案方面:精準設計、撰寫教案。如果設計太過于簡單,學生會覺得乏味;如果設計太難,學生搞不懂,學生會感到摸不著頭腦,喪失興趣,達不到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在撰寫教案時,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設計問題,做到難易適度,科學全面。不能一個教案“通殺”幾個基礎(chǔ)不同的班級。因為基礎(chǔ)好的班級,教案設計就要深一點,難一點?;A(chǔ)相對差的班級,教案設計就要淺一點,簡單一些。否則,太簡單了基礎(chǔ)好的學生就會沒有興趣,難了,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就會摸不著頭腦,喪失興趣。
在任務安排語言學生互助學習方面:教師將設計好的學生互助學習教學思路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互助學習的方式去完成。
在課堂調(diào)控方面:由于學生合作對象的靈活性,也就必然會出現(xiàn)學生在教室的流動,出現(xiàn)學生“穿來穿去”的現(xiàn)象,有一種“混亂”之感。這必然會給組織教學的老師帶來極大的挑戰(zhàn)。稍有掌控不力,就會造成徹底失控,甚至影響隔壁班級的正常上課。
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又如何進行有效管控呢?首先是要立制度,立規(guī)則。如規(guī)定:在與同伴討論問題時,要小聲,不能大吵大鬧;在流動時,不能弄出一些不必要的聲音,更不能出現(xiàn)打鬧、嬉戲等,否則就要按“家法”處置。再次就是教師要有魄力和管控能力、管控智慧。對課堂所發(fā)生的各種情況靈活處理??傊龅侥懘?,心細,不死板,收放有度,做到既能讓課堂氣氛活躍,但又能將這種活躍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不至于為了管控而將學生“管死”,使學生欲動不能,欲言不暢。
在學生互助學習的檢測方面:在學生完成互助學習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要對這一節(jié)課的互助學習效果做一個檢驗呢?當然檢驗的方法有多種。但常用的方法還是對部分學生進行抽查,如果被抽查的學生十之八九都不會,說明這節(jié)學生互助學習的課是失敗的、無效的。教師要在在適當時間、采取適當方式再次給學生“加餐”。
在互助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課堂辯論與互助學習兩種方式有機結(jié)合起來。因為在互助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學生在討論某一問題時發(fā)生爭論,爭辯。當教師在課堂上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要加以科學引導,千萬不能盲目加以阻止,否則,好不容易才碰撞出來的學生的智慧的火花就會被野蠻所滅。
以《秦帝國的興亡》為例,關(guān)于“秦始皇是功大于過,功過相當,還是過大于功”這個問題。學生們有可能首先只是一般的討論,但在討論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發(fā)展成為爭論、辯論。對此,老師要科學引導,引導之后還要進一步提出“我們應當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等問題,培養(yǎng)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的思路,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了主體作用,學生學會了一分為二全面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辨證方法。
通過探究學生們之間相互討論,取長補短。這就有助于引導學生相互尊重,優(yōu)勢互補,在合作的前提下競爭,為解決同一個問題相互幫助,相互支持。久而久之,便會形成一種習慣,為以后事業(yè)上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三、合作學習的思考
合作學習,課堂更具靈活性。通過學生的自由組合,學生的練習量大大增加,而且借助于學生可以自由離開座位的變化,消除了學生學習的枯燥和疲勞,拓展了教學的空間,對學生進行語言的交際和操練有很大的幫助,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學習,學生們在合作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整個集體處于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當中。學生不僅在歷史學科上,在其他的科目的學習也會有很大的進步。
總之,開展合作學習,適應新教材、現(xiàn)階段教師和學生的需要,不僅有助于教師專業(yè)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更給了學生一片翱翔的藍天:使學生學習變得主動,學習方式靈活多樣,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充分發(fā)展,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人文素養(yǎng)全面提高。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學生學習合作,打造高效歷史課堂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作為教師要深入挖掘出合作學習的價值和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開放性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合作中擁有更加廣闊的思考的空間,豐富合作的形式和合作的層次,創(chuàng)設合適的問題,加強問題的深度,借助合作學習真正的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參考文獻:
[1]董洪靜:淺談初中歷史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26期
[2]曹文廣: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化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