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摘要:新時期下,教學目標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為目的,翻轉課堂實現(xiàn)了對我國原有教育體制的改革,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既吸收了其他國家優(yōu)秀的教育體制,又對西方的教育體制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其使我國的教育體制與國外的體制有了新的交匯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方式,幫助學生更容易、更靈活的掌握所學的知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此外,翻轉課堂模式可以適應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形勢,可以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徹底改革。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高校舞蹈教學中,對以往守舊的高校舞蹈教學模式進行更新,對今后高校舞蹈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有長遠的影響,能夠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本文通過對高校舞蹈教學的背景和現(xiàn)狀分析,指出了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舞蹈教學的具體設計方法,對高校舞蹈教學進行改革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翻轉課堂模式? 高校舞蹈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J7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5-0128-03
目前,我國正處于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新時代,高校的教學模式也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進行探索,當代大學生渴望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他們對科技產(chǎn)品非常感興趣,伴隨著這樣的需求,翻轉課堂教育模式逐漸走進了高校。簡單來說,原來的課上聽講學習知識、課下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模式被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徹底打破,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和老師、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學習,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也可以隨時提問或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使教師真正成為課堂中的導師,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課下獨立完成作業(yè)時,會時不時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遇到一個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打擊了一些他們學習的興趣,一點一點積累下去,學生就會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并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嚴重時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馬上向老師和同學求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翻轉課堂實現(xiàn)了新時代教學目標和大學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契合,推動了學校的教育改革向前邁了一大步,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的鎮(zhèn)壓式教學模式,滿足了信息化時代對教育領域的要求。本文對翻轉課堂在高校舞蹈教學的應用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研究,為今后教育模式的發(fā)展進步奠定基礎。
一、高校舞蹈教學的背景和現(xiàn)狀
目前,舞蹈課程在我國的高校已經(jīng)普及,部分院校舞蹈課程已經(jīng)作為必修課出現(xiàn)在學生的課表上,學校也在舉辦各種形式的舞蹈比賽,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己舞蹈能力的平臺,使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釋放壓力,還能提高自己對美學的興趣。但是受到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國目前的大部分高校舞蹈教學的現(xiàn)狀顯示出很多不足,長期以往,肯定造成非常大的教育損失。
翻轉課堂第一次出現(xiàn)在大眾的眼前是在2000年,之后2001年,本杰明第一次對翻轉課堂提出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翻轉課堂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和符合教學目標的教育手段。也就在這個時期,翻轉課堂模式開始傳入我國,一經(jīng)傳入,馬上引起我國眾多優(yōu)秀教育家、專家和學者的重視。經(jīng)過我國教育人士的大力推廣,翻轉課堂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后來人們嘗試將翻轉課堂應用于舞蹈教學模式中,解決傳統(tǒng)舞蹈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經(jīng)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模式同樣可以和舞蹈教學模式有效結合,既發(fā)揮了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又提高了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但是由于缺乏實踐教學經(jīng)驗,將翻轉課堂用于舞蹈教學中仍存在很多的問題,下面將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論述。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我國才開始在高校開展舞蹈教學課程,相比于西方國家要晚很多年。也正是由于舞蹈教學的起步比較晚,我國的舞蹈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比較落后一點,很多的高校學生并沒有真正喜歡這門課程,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也不夠,舞蹈課程的發(fā)展出現(xiàn)停滯不前的現(xiàn)象,對我國傳統(tǒng)舞蹈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迫在眉睫。我國的舞蹈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生源擴張,師資短缺
在生活水平還不足以滿足物質需求的年代,人們對精神的需求還較為薄弱,舞蹈還被人們視為稀缺物品,高校舞蹈教學師資力量顯現(xiàn)短缺的問題。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關注舞蹈,高校開始擴招,這也導致了生源的大量涌入,舞蹈教師的數(shù)量問題日益凸顯出來,舞蹈教師的增長速度遠遠不及學生規(guī)模的擴大速度,再加上優(yōu)質教師資源的短缺問題,這就使得高校舞蹈教育演化成以大班的形式教學的模式,一個舞蹈教師同時指導的學生人數(shù)早已超過教學精力承受上線,教學的效果顯然不盡人意?,F(xiàn)有部分師資力量教學手段落后,舞蹈課堂氣氛壓抑,教學枯燥無趣,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一味的聽從老師的安排,沒有自己的計劃,也不會主動思考。雖然目前有一些學校將情境創(chuàng)設和智能化教學融入了課堂,但是大多數(shù)是機械照搬,并沒有領會到翻轉課堂的真正意義,不僅沒有對舞蹈課堂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還在照搬式的探索中浪費了很多的有效時間,耽誤了學生的課堂效率。舞蹈教學的專業(yè)性很強,需要高素質、高能力的優(yōu)質教師帶領學生探索舞蹈的藝術氣息,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舞蹈教師能力有待提高的現(xiàn)象,而且在實際情況中,很多高校都缺少舞蹈教師,這一問題亟待改變。
(二)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師生交互效率極低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具有不同的個性,且具有普遍差異性。舞蹈教學課堂中如果采用一刀切甚至一鍋端的教學方式,就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外部特征、知識基礎、人格人品、興趣愛好、學習目的等,這樣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性急劇下降,甚至出現(xiàn)逆反心理,非但沒有達到教學的目的,反而更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進行??偠灾瑔我坏慕虒W模式往往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舞蹈的理論教學和實際應用出現(xiàn)脫節(jié)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背景影響下,現(xiàn)階段我國的舞蹈專業(yè)學生大多數(shù)時間都用來學習技能課和專業(yè)課,忽視了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任何一門藝術專業(yè),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化理論支撐,形式再怎么豐富,內容再怎么新穎,也是缺乏靈魂的。我國歷來優(yōu)秀的舞蹈家都擁有很多年理論學習的經(jīng)驗,他們的文化功底是日積月累沉淀下來的,沒有哪一位舞蹈大師是隨隨便便就取得了成功。只有在理論知識的有力支撐下,才能充分理解舞蹈的精妙所在,才能逐漸領悟到舞蹈的精髓,編寫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所以高校的學生應當同樣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一邊努力練習舞蹈技能,一邊認真學習理論知識。部分學生的思想認知問題占了主導地位,重心多放在技能訓練提升方面,輕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對于理論知識學習過程、理論考試、理論知識訓練有強烈的排斥心理。其次,高校由于歷史和師資教學安排的客觀原因,同樣使得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不能相輔相成,他們重視理論學習,但是不重視技能訓練,無論是長于理弱于技還是厚于技薄于理,都無法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理實一體早已成為高校舞蹈教育的新要求。
(四)創(chuàng)新是高校舞蹈教育發(fā)展的制勝法寶
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單一、淺薄、缺乏創(chuàng)新的問題,對高校舞蹈教育影響也非常深刻,這樣直接導致學生對舞蹈的興趣慢慢消磨殆盡,甚至心里對舞蹈教育慢慢開始排斥。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以老師為中心讓學生成為附屬品,會使學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學習中。
(五)舞蹈教學內容與實踐難以融合
眾所周知,舞蹈的最終目的是帶給人們美的享受,好的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但也高于生活。舞蹈教學的內容只有與實踐生活聯(lián)系起來,學生才能學習到高于生活的理論知識?,F(xiàn)階段的舞蹈教學只是停留于書本的知識,脫離現(xiàn)實生活,培養(yǎng)不出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這也是學生無法學以致用的根本原因。
三、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舞蹈教學的方法
(一)設計明確的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堂展開的主心骨,必須貫穿于整個教學課堂,是一切教學手段和教學設計的基礎。所以,在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時,首先應該明確課堂的教學目標,理解翻轉課堂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從認識、動作、感情方面為出發(fā)點。所謂認知就是搞清楚學生面臨的問題和學生的信息需求。動作就是學生身體方面的要求和需要達到的目標。感情是最后一個要素,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和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價值觀密切相關的目標。在采用翻轉課堂模式時,應該將課堂的目標重視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信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練習舞蹈,產(chǎn)生對舞蹈美的追求,體現(xiàn)現(xiàn)代舞蹈的先進性。在蒙古舞的教學中,可以將教學目標設定為熟悉蒙古舞的來源和特點,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和蒙古舞的技巧。在教學中強調蒙古舞的動作要領,引導學生自主編創(chuàng)舞蹈,要求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求學態(tài)度,慢慢領悟蒙古舞的精髓,體會蒙古舞的藝術魅力。這樣的教學目標能夠實現(xiàn)舞蹈課堂的高效進行,推動高校舞蹈教學的發(fā)展。
(二)設計有效的教學內容
教師是一個課堂的引導者,教師在進行授課前,必須事先深入理解分析教學內容,能夠靈活運用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事先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對課本的內容進行挑選、標記,明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小組學習的內容和課堂教學的內容,為開展翻轉課堂做足準備。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先易后難,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
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翻轉課堂的一大特色就是微視頻和練習,這給翻轉課堂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這些準備工作也是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的,為翻轉課堂的實現(xiàn)效果提供保障。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一般包括課前自主預習、提出問題、實踐探究、解決問題。學生根據(jù)微視頻和練習題中提到的學習內容進行自主學習,通過上網(wǎng)查閱資料、尋求家長、老師的幫助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將練習題的答案整理出來,把自己在獨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在實際的課堂學習中,采取小組學習模式,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習,小組內部對每位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習,總結出答案,整理出小組內討論仍無法解決的問題。在課堂總結階段教師根據(jù)小組內部整理的問題,一一做出解釋,完成知識的學習總結和重難點的梳理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教室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發(fā)言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參與感前所未有,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資源設計
翻轉課堂模式需要用到的教學資料微視頻有很高的要求,微視頻有簡單明了,主題明確,吸引力強的特點。將微視頻應用于翻轉課堂,應該對微視頻的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微視頻應該由授課教師按照自己授課的模式,結合翻轉課堂的特點親自編輯,視頻的長度以5—10分鐘最佳,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突出主題和課程的亮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學中需要用到ppt課件,ppt課件應該包括課程的主題和框架,切記長篇大論,要抓取教學重點。ppt的設計既要突出教學重點,又要有吸引眼球的特色設計。ppt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也是學生課下學習的主要學習參考,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料。練習題的設計要有重點,練習題是課前預習應該用到的,內容應該淺顯易懂,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以學生熟悉新知識為目的,用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內容要有針對性,既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要充分滲透課堂教學的目標,
(四)學生評價設計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課后進行評價分析的任務,只有課后及時向學生了解學習的效果和,以及明晰學生對翻轉課堂實施的感受和意見,才能逐漸掌握翻轉課堂真正的巨大功能。在課堂教學結束以后,教師可以應用學生自我評價、組員之間相互評價、教學評價等三種形式的評價方式,獲取廣泛的意見和經(jīng)驗,有效的提升翻轉課堂的效率和質量。評價的內容應包括微視頻內容、ppt資料和練習題的安排,尤其細節(jié)方面的時間安排。在學生評價階段,教師要進行課堂反思,圍繞教學目標,對整個課堂進行復盤,盡可能解決學生和自己發(fā)現(xiàn)的全部問題,才能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為今后翻轉課堂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四、結語
高校舞蹈教學中,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其中,能夠促進舞蹈的教學改革,還能夠激發(fā)高校學生對于舞蹈的興趣,讓高校舞蹈的教學效果能夠全面提高,我國舞蹈專業(yè)的學生素養(yǎng)能夠大幅提升,為今后高校和我國的舞蹈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溫笑杰.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9(35):142-143.
[2]周潯閩.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評鑒,2020(10):135-136+151.
[3]劉楊,韓晴,閆鑫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現(xiàn)代化高校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家,2020(01):122-122.
[4]許菲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20年.
[5]蔣蘇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明日風尚,2019(02):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