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雅涵
【摘要】本文探究的是小學中高年段有一定識字能力,但書寫水平容易被忽略的中高年段學生的寫字教學模式。筆者通過前期準備、調整心態(tài)、樹立自信、教學技巧、獎勵機制的“五位一體”書寫小學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寫字教學;小學中高年段;教學模式
語文課程改革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要致力于每個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必須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集中包括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較強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習作能力等。
一、寫字教學在小學中高年段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作為寫字的奠基階段,寫字教學應當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之一,但由于此階段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觀察和識字能力,此階段的寫字教學更容易受到忽視。
1.課標要求
在新修訂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中高年段的寫字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3-4年級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5-6年級能用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即使到了初中,課程標準仍然對于寫字教學提出了要求。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在小學階段為學生打好書寫基礎,把握每個學段的特點,有目標、有效果的完成寫字教學任務。
2.民族傳統(tǒng)
自古以來,寫字教學就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周時期,八歲幼童入學學習“六藝”,其中就包括“書”,即書法能力的教育。北宋的《京兆府學立小學規(guī)榜》,明朝朱熹的《蒙童須知》等對于學童的寫字教學有了更細致、系統(tǒng)的要求和規(guī)范。一個人的書寫水平常常被看做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或者一個家庭、家族文化蘊涵的標志,甚至將書寫水平與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結合起來,留下了“書為心畫”“見字如晤”的語句。
現(xiàn)如今的學校教育雖不應要求所有學生成為書法家,也不應片面的將書寫水平與道德水平直接劃上等號,但重視書寫的傳統(tǒng)卻值得弘揚。
3.教學現(xiàn)狀
對于大部分學校而言,寫字教學難度大,收效慢,尤其是中高年段的書寫教學在許多學校來說是老大難問題,在書寫教學的落實上也難以令人滿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以下多方面的因素:
(1)社會環(huán)境
在數字化科技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人們越來越依賴于電子技術。電子打印技術越來越多的代替了手寫文字,使得文字越來越成為一種僅用以表達、說明的純工具性的符號,對其自覺的藝術性要求大打折扣。在這種社會需求的轉變影響了書寫教學的開展和地位。
(2)學科增加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科進入小學校園。在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變的前提下,所學的科目增加,自然會產生學生的學習精力被重新分配,寫字教學所占比重下降的結果。這是素質教育開展帶來的正常變化。然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進行開展有效的寫字教學工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
(3)應試心態(tài)
在絕大多數學校,學生的寫字水平不作為單獨考核的項目。而且越往高段,書寫水平越不體現(xiàn)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學生和家長的只將其作為學習之余的附加價值。越往高段,學生和家長對此投入的精力越少。這種現(xiàn)象也是導致書寫教學在中高年段開展尤為困難的原因之一。
書寫教學在目前種種形式變化和不利因素的影響之下,其教學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二、寫字教學在小學中高年段存在的問題
1.課時安排
寫字課現(xiàn)不屬于教育部硬性規(guī)定課程,屬于地方與學校課程。在有條件的地區(qū)或者學校開展。中高年段的寫字課一般與語文課相融合,或定為一周一節(jié)。但這樣的課時安排,僅能保證大部分學生能正確書寫漢字,就練字而言,僅靠有限的課內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大部分語文教師只能選擇將一部分練字任務留到課外完成。這又導致了課后作業(yè)質量無法保證的問題。
2.教學方式
寫字教學在中高段缺乏系統(tǒng)、細致的規(guī)劃。在學校層面上,缺乏明確的課程目標,在教師層面上,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較隨意,對于書寫技巧上的重點和難點缺乏細致到位的解讀,導致教學難以落到實處,無法使每位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和提高。
3.教學要求
在教學的要求上,呈現(xiàn)出低年段高要求,高年段低要求的特點。中高年段由于書寫工具的變化,教學重點逐漸轉移至理解和創(chuàng)新能力,缺乏對學生書寫工具改變進行適應性的指導,并且隨著教學重點的轉移,學生的原本對書寫的注意力也逐漸轉移,導致書寫水平下降。
三、以課堂教學為導向的小學中高段寫字教學模式
對于這種情況,我結合中高段學生已經掌握基本的書寫方法,具有一定的觀察與書寫能力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一套適用于中高段的課堂書寫教學模式。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效果顯著。能夠有針對性的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將學生的書寫水平和書寫積極性提高。
1.前期準備
(1)跟家長說明情況,得到家長的支持
在家長會上,筆者向家長全面的說明了班級的書寫水平,并且將筆者收集起來的寫字作業(yè)進行了對比展示,讓家長意識到班級書寫水平存在的不足。并且計算出單元測試的書寫得分率,讓家長對于班級書寫的情況有更明確的了解。兩組書寫的對比,家長意識到班級的書寫水平層次不齊,而且書寫分得分率不高,書寫水平較低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大。
家長書寫水平參差不齊,對于書寫教學的具體指導缺乏指導能力。因此,讓家長打消思想顧慮,讓家長對于如何配合教師的寫字教學心中有數,才能讓書寫教學更加順利的開展。
(2)跟學生提出要求與規(guī)則
在單元測試之后,利用試卷評講的時間與學生分析書寫得分率的情況,讓學生對自己的書寫有清醒的認識,提高書寫的重視度。并且堅持在單元測試中準確給出書寫分,讓學生對書寫保持持續(xù)的關注度。
在日常板書、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筆者也嚴格要求自己書寫端正,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樹立書寫的榜樣,讓學生不自覺中認可我的書寫教學。
2.調整心態(tài)
(1)慢節(jié)奏
在教學的第一個月中,筆者并沒有向學生提出具體的書寫要求,只要求學生緩慢持續(xù)的練字。在緩慢練字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的書寫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平常一味求快的學生在放慢速度之后,也能做到字跡工整。
(2)練持久
在學生練習的間歇,筆者用平緩的語調提醒學生保持緩慢的速度,不要求快。筆者允許學生緩慢的寫字,但是不能中斷。讓學生逐漸找到自己練字的節(jié)奏。
(3)建反射
在練字的過程中,筆者利用課堂多媒體設備播放同一首舒緩平靜的輕音樂,幫助學生放松心情,平和心態(tài)。有條件的家庭在學生課后練字的時候也播放與班級相同的音樂,形成和加強條件反射。
經過一個月的練習,學生開始將練字的速度放慢,能夠持續(xù)練字20分鐘以上。并且聽到特定的音樂之后,能夠迅速的進入練字狀態(tài)。這樣為后續(xù)的寫字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3.樹立信心
(1)親子書寫活動
利用家長會的機會,筆者發(fā)給每一個家庭一張書寫紙。讓家長在孩子的陪伴下完成一首古詩的書寫工作。讓孩子直觀感受到家長對于老師書寫教學的全力支持。同時,給學生樹立書寫的榜樣,增強寫字的信心。
筆者將家長書寫的書寫紙收回,并且全部粘貼到班級展示欄。當學生有懈怠情緒的時候,筆者會讓學生在展示欄上找到自己家長的書寫紙,勉勵學生從中汲取力量。
(2)對比進步
在一次書寫教學的最后五分鐘,筆者會讓學生停筆,對比訓練前和訓練后的字,互相評論,找出變化,鼓勵自己?;蛘咴趯W生中找出進步明顯的學生作業(yè)用投影設備讓學生看到,樹立榜樣和自信心。
(3)師生同練
在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同時,筆者也進行同樣的書寫練習。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即使是書寫水平較好的人,也應該反復練習,不管是什么書寫層次,都能通過練習得到提高,從而讓書寫水平較好的學生也獲得練習的動力。
4.教授技巧
(1)重技巧
無論什么層次的學生,都有寫好書寫的主觀愿望,但是缺乏寫好字的技巧。而這也是家長難以教授的。因此,課堂上的書寫教學應側重書寫的技巧教學。筆者將寫字教學融入課堂識字教學中。由于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了,所以筆者以練字代替識字??偨Y課文生字的相同點進行技巧教學。例如,第十三課《釣魚的啟示》的生字中,“濺”、“鉤”、“翼”、“縱”、“鰓”、“皎”、“唇”、“沮”、“誘”、“誡”、“踐”等帶有點話,于是,筆者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將所有的點劃進行歸類,一并教授給學生。
(2)多實踐
在課堂上的寫字教學的時候,筆者遵循“一課一得”的原則,力求在每次的課堂上學生能夠有一點收獲。不強求在每一次的課堂上教給學生過多的技巧,只求學生能將所學的書寫技巧運用到日常書寫中去,達到少量多練的目的。例如,教授學生“攵”的寫法,我會在學生學會的同時,在課堂上拓展練習“放”“牧”“收”“改”等字。在課后回顧之前的寫字教材,找到以前所寫的“攵”,仔細觀察,將寫得不好的修改過來。同時,在課后再找3個含有這么偏旁的字進行練習。
(3)常鞏固
寫字教學在中高年段不僅是教學新的知識,也是糾正學生已經形成的不良習慣。因此,教學必須要反復鞏固,檢查學生的書寫技巧在日常書寫中的使用情況。書寫教學要突出螺旋式前進的模式。例如,讓學生定期回顧所學的知識,當場完成指定內容的臨摹,檢查學生是否能夠將前期的知識點記牢,運用。
(4)查反饋
對于這一階段的家長,筆者將要求改變和簡化。雖然家長對于書寫沒有專業(yè)知識,但是對于學生書寫進步與否有整體性的認識。因此,筆者要求家長關注學生的書寫變化。當發(fā)現(xiàn)學生書寫進步時不吝表揚,及時鼓勵。當學生書寫態(tài)度松懈時可以在作業(yè)本上留下批語,讓學生感到家長與老師對于書寫的密切關注。
5.獎勵機制
(1)“學轉教”
對于書寫進步較大的學生或者書寫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成為流動性的“書寫小助理”,在其他同學的練字本上用紅筆寫范字,成為大家模仿的對象。這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書寫練習積極性。
(2)書寫比賽
在班級中定期開展書寫比賽,印發(fā)獎狀,目的是讓只要有進步的學生都能得到鼓勵。并且設置一系列輔助練字的獎品,例如,購買書寫紙、字帖、寫字板等等。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練字的積極性。
四、教學成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班級整體的書寫水平有明顯提高。
1.家長反饋
在學期末,筆者印發(fā)了關于本學期學生書寫水平變化的調查問卷,家長反饋情況如下圖1所示。
2.書寫得分率
通過期末考試得分率的統(tǒng)計,我班書寫得分率上升6.72%。班級得分率統(tǒng)計情況如下圖2所示。
3.積極性提高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學生的書寫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課間、課后都能看到許多學生拿著粉筆在黑板上練字,能夠主動詢問老師書寫的方法和技巧。
在一個學期的寫字教學中,學生掌握了書寫的基本技巧。這對于今后學生練習字體的間架結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一部分學生的書寫在學校里脫穎而出。實踐證明這種寫字教學模式對有一定識字能力的中高年段學生較為適應。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將不斷完善,對于下一階段的寫字教學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賀文榮.書法的家傳與古代士大夫的家庭書法教育—以顏之推、鄭板橋、曾國藩為例[J].美術大觀,200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