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玨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諧景象是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理想追求。我們唯有推己及人,以成就天下和諧之心行共美之道,方能實現(xiàn)利人利己的大同世界。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可以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損失,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边@是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堂恩的經(jīng)典名言,它道出了世界和自我的關系:損人即損己,利人即利己。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總有“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當作世界舞臺聚光燈下的主角,以利他之名行利己之實,獲取利益最大化;也總有“粗鄙的利己主義者”,屈從于利己的本能,肆意踐踏他人的利益,蔑視道德和法律,以追求個人利益為目的。利己主義者們無論是“精致”還是“粗鄙”,都是將個人利益凌駕于他人利益之上,甚至不惜以犧牲他人利益來換取自己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
利己是人之天性,無錯;但利己主義是人之劣根,當棄。利己主義者們不懂得利他的最高境界乃是利己,卻把“損人即利己”奉為金科玉律,更有甚者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蠢事。殊不知,“損人”絕非處世的良方。春秋時期,虞公接受了晉國的名馬、玉璧,不僅借道給晉國,還一道出兵幫晉國攻打虢國,誰知晉國得勝之日就是虞國亡國之時。唇亡齒寒,言猶在耳!然縱觀歷史長河,有多少人因看不破一個“利”字,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終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慘禍。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圣人”孔子早有明訓。以利己之心行利人之事,學會推己及人,待人盡心竭力,為世界和自我開一方良藥,方有溫而不火、靜而不寒的和諧之效。
以利己之心行奉獻之事,用利人之心立報國之志,讓民族因我的存在而更強大?!胺瞰I”或許是會損己的,但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秉持“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信仰,以利人之心立報國之志,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終為后人開太平之世。用自我的火光點亮一小片天地,這是我的價值所在。你若發(fā)光,國家便不黑暗,千千萬萬年輕的火光輝映在一起,將是一個民族復興的萬丈光芒。
修致知之心養(yǎng)浩然之氣,做正直之人存利人之力,讓世界因我的存在而更美好。修身是行利人之舉的前提。為自己點一盞利己之燈,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才干,才能擁有“使國雄于地球”的利人之力;為自己點一盞利人之燈,與時代共舞,才能擁有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之力。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答好時代的答卷、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從“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的修身之道,到“協(xié)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的治國之道,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世界共生之道,再到“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天人合一之道,無不彰顯著利人利己的共美之道!
因此,用利人之心立報國之志,修致知之心養(yǎng)浩然之氣,推己及人,這才是利人利己的處世之道,這才是“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康莊大道。
作者先闡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諧景象是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的理想追求”,進而開門見山,亮出觀點:“我們唯有推己及人,以成就天下和諧之心行共美之道,方能實現(xiàn)利人利己的大同世界?!彪S后,引用詩人約翰·堂恩的名句來詮釋世界與自我的關系,從正反兩面闡明:損人即損己,利人即利己。既而,先以精簡的筆墨勾畫“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粗鄙的利己主義者”的嘴臉,再直指“利己是人之天性,無錯;但利己主義是人之劣根,當棄”,最后指出“用利人之心立報國之志,修致知之心養(yǎng)浩然之氣,推己及人,這才是利人利己的處世之道,這才是‘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康莊大道”,回扣開篇。本文立意高遠,文采斐然。 (指導教師:程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