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建宏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需要人們培養(yǎng)多種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也正因如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數學作為眾學科中最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且在生活中的各處對數學知識的應用也非常頻繁。因此,人們都非常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小學數學是學生剛剛接觸數學學科的重要階段,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學習起來非常吃力,需要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對數學題目進行正確解答,同時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思維。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育;獨立思考能力;養(yǎng)成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6-0126-0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JU Jianhong (Fodianwan Primary School, Tuqiao Township, Qingcheng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need to cultivate a variety of abilities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For this reason, parent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Mathematics is one of the subjects that trains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the mos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s also very frequent everywhere in life. Therefore, people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mathematics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stage when students are just exposed to mathematics. For some student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learn. Students need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so that they can correctly answer mathematics problem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mathematics learning think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Development method
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數學,且由于年齡比較小,對數學中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很難得到有效的理解,再加上數學學習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地思考和計算的過程,這樣重復地計算讓學生感到非??菰锓ξ?,導致一部分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學困生,數學成績并不理想。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使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趣、生動。同時,所采用的教學策略一定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要讓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通過引導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完成數學教學任務,并讓學生在多次的鍛煉下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而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就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地改進教學策略,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目的。
1.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意義
(1)推動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
新課改后,以往的應試教育已被素質教育所代替。素質教育下,要求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關注點不再單純地只是考試成績,而開始向學習能力進行轉變。思維能力作為學生學習任何學科都必須具備的一項學習能力,尤其在數學學習中,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思維能力,無論對數學成績的提高,還是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會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養(yǎng)成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習慣。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正是積極響應和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對學生實現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主導者,而是保證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引導者,只有更好地保證學生真正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效果。學生從小就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當面對數學難題時,會通過獨立的思考完成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減少數學學習學困生數量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習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日后的全面發(fā)展。
(2)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
數學作為小學階段學生必學的科目之一,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但由于數學學習對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導致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比較難以理解或者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時,會感到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依舊采用學生被動聽講,教師一味灌輸知識點的教學形式,學生會對數學學習更加厭煩,自然想要取得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也是困難的。那么,如果可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就會在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探索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會更加自主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學習態(tài)度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數學學習效果自然會更加明顯。而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看,教師采用的就是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思維得不到有效的激發(fā)和鍛煉,學習自主性自然比較低,數學教學效果也不理想?;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完成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對教學內容掌握得更加牢固,學會舉一反三,這樣學生才算是真正意義上掌握了數學知識點,且把數學知識點已經融會貫通,為日后更深層次地學習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1)尚未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
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因此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新課改雖然一直在積極倡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但是從實際教學開展的情況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凸顯。反而是教師一直在把握課堂教學的內容、進度以及節(jié)奏,教師會按照提前備課的內容開展課堂教學,為的就是可以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的進度,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而學生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全程很少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從小學數學教學開展的現狀來看,雖然每章節(jié)的數學教材中都會列舉出相應的數學案例,目的是希望讓學生解答案例題目,以此更好地掌握數學教學內容,學會舉一反三。但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獨立思考,教師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教學進度,會選擇直接把案例題目的答案告知學生,最多只是給出該問題的詳細解題步驟。表面上雖完成了課堂教學的任務,但是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消化和掌握并不理想。學生在沒有獨立思考的前提下,即使能夠獨立解答出正確答案,但遇到相同類型的數學題目,依然不能舉一反三地對習題進行解答。由此也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沒有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才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不理想,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傳統(tǒng)應試教育和現代科技對學生的不良影響
雖然現代教育已經由以往的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但是應試教育對人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目前很多學校、教師都非常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甚至把考試成績的好壞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而家長也非常關心孩子考試成績的好壞,希望孩子是優(yōu)秀的,當孩子考試成績下降時,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成長,學習壓力非常大,甚至對學習產生厭煩感,再加上數學的邏輯思維比較強,數學學困生非常普遍。而素質教育在受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下,取得的效果自然非常不理想。再加上雙減政策沒有推出之前,學生不僅需要在學校學習,放學之后還要面對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和課后輔導班,而在現代科技的影響下,學生對這些線上輔導的依賴性非常強,這在無形之中會阻礙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而家長和教師面對學生不理想的數學成績,卻只是一味說教式地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數學學習越來越厭煩,這樣不良的學習情緒,自然在學生獨立思考時不利于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并不理想。
(3)缺乏先進高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從小學數學教育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主要采用的教學模式就是填鴨式教學,這樣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生自然也不會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積極有效的思考。而教師之所以依然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是因為只向學生傳遞更多的數學知識,以此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成績,但卻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數學學習階段是學生奠定良好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但是面對枯燥的數學計算題以及大量需要記憶的計算公式,學生感到非常吃力、乏味,這種情況下,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對數學學習難免產生厭煩感,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而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在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要通過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形式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還可以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4)課堂缺少提問或提問方式存在問題
課堂提問作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檢驗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一定要通過提問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但是從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開展的情況來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般很少向學生提問,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師認為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對學生提問會占用一定的教學時間,阻礙教學進度的跟進,這樣錯誤的思想,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還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雖然設置了提問環(huán)節(jié),也對學生進行了提問,但卻沒有達到提問所達到的理想教學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教師采用的提問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正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解答。而學生面對教師的提問也非常緊張和厭煩,不僅不利于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反而讓學生覺得被提問到非常倒霉,不愿意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3.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方法
(1)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一定要加強自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作用。新課改后一直在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明確,同時認清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是引導者,主要起到輔助作用。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興趣愛好進行有效的掌握,在進行教學備課時,要采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學方式開展數學教學,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主動能力性,有助于引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獨立思考,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與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教學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參與游戲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
比如,在對“10以內的數字組成”展開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碰球游戲。首先,教師可以提出一個數字,如6,然后讓學生從剩余的球中任意選一個數字球,如2,那么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2號球碰到幾號球才能得出數字6?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加減法運算的形式展開思考,這時候就會有學生快速地算出數字4,也就是2號球與4號球相碰能夠得出數字6。學生都喜歡游戲,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熟練的運算,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2)營造良好的獨立思考教學氛圍和教學環(huán)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除了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之外,也要積極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獨立思考學習氛圍和教學環(huán)境,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要尊重學生,學會與學生交朋友,且要懂得鼓勵學生,讓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這其實也是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重要表現。學生由于認識不足,不可能對問題都作出正確解答,那么面對學生的一些錯誤觀點,教師不要及時地否定,否則會打擊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再次回答問題時,學生會擔心回答錯誤而不敢回答,影響學生的獨立思考。因此,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鼓勵,告知學生敢于回答問題是非常棒的,然后針對學生回答錯誤的觀點以及解題思路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明白和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會讓學生覺得非常舒心,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對教師以及學習的恐懼感。在此教學環(huán)境之下,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并且敢與同學或者教師展開良好的溝通交流,有利于構建良好的生生關系和師生關系,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在不斷地鍛煉下,學生的數學思考理念會更好地形成。
(3)科學合理地運用案例、習題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對剛接觸數學知識的學生來說,數學學習非常吃力,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重復地進行習題計算,還要記憶一些數學公式,再加上數學知識本身比較抽象,從學生的認知角度來說,理想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自然對數學公式以及計算方法的掌握并不是很牢固,學生很難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但是從數學科目對實際生活的影響角度來看,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頻繁的。借助這一點,可以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真正價值所在,進而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那么,在數學教學的開展中,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活動,通過把教材中的數學知識用于解決實際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問題,不僅可以讓學生重拾學習數學的信心,還可以讓學生更積極地進行獨立思考。
比如,在學習“乘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學生一般都非常喜歡吃零食,也經常會在家長的帶領下去超市買東西。那么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后買零食的生活場景。A學生扮演超市的賣家,B學生扮演買家,B學生想要買糖,一塊糖一塊錢,要買10塊糖,應該支付A學生多少錢才可以呢?這時候有的學生可能已經開始運用加法進行運算了,但是計算結果肯定非常慢。教師在此時引出乘法的運算概念,引導學生用1×10=10的計算方法快速得出正確的計算結果。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得出正確答案的同時,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4)采用合理的課堂提問方式
通過課堂提問確實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地投入學習中,引發(fā)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想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一定要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相應的提問環(huán)節(jié),且要注重課堂提問的方式,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清楚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知識掌握情況,還可以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數學學習思維。學生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難免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對問題提問進行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教學內容,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應用,使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不斷地進行獨立思考。
比如,在學習“長方形面積”時,學生面對教材中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單純地套用計算公式很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測量教室的長和寬,測量完成后向學生提問教室的面積是多少。緊接著,教師可以告知學生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和價格,讓學生計算教師一共鋪了多少塊地板磚,且花費了多少錢。通過提問的方式,不僅讓學生輕松掌握了教材內容,還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思路,面對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生依然可以正確地解答。說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已經融會貫通,且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4.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也應該不斷地改進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使教學內容得到更好的體現,才會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一定要與時俱進,且要保證科學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同時,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也有顯著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張淑琴.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養(yǎng)成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21(45).
[2]周永珍.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問題研究[J].新課程,2021(07).
[3]劉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途徑[J].科普童話·原創(chuàng),2021(08).
[4]徐琦.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方法分析[J].讀與寫,2022(11).
[5]包海東.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策略探究[J].情感讀本,2021(11)
[6]田素霞.小學數學教學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中外交流,2021(01).
[7]劉多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路徑分析[J].學周刊,2021(06).
[8]吳興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J].文淵(高中版),2020(07).
[9]包軍強.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 考試周刊,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