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壽
摘 要: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多元互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只能進行單一接受,很難與教師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無法深入思考問題、探究問題,更無法對問題做出自主的解讀和認識,長此以往,便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在傳統(tǒng)的教學背景下,學生很容易依賴教師,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更好的展示。通過多元互動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其他的學生分享,對比自己和他人的學習思維有哪方面不同,學習他人良好的學習方法,實現(xiàn)自身的有效提升,并且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進步和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幫助。
關鍵詞:多元互動;高中英語;應用
高中學習中英語是主要的學科,學習英語對于學生之后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現(xiàn)實教學環(huán)境中,英語教師要特別關注對課堂教學方法的設計,本著“以生為本”的態(tài)度,基于學生的學習需求調整課堂的教學方案,設計多元互動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借此促進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1]?;诖?,本文從多元互動教育技術的應用角度入手,探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
一、何為多元互動式教學法
互動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獲得心理上的變化或信息上的交換的過程,而互動教學法則是基于這一概念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邮浇虒W法將教學視為一種信息交換的過程,通過師生之間的不斷交流,實現(xiàn)教與學的高度統(tǒng)一,在師生互相影響之下實現(xiàn)互贏,從而有的提升教學的質量。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的工具[2]。現(xiàn)階段高中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難點就是沒有真實的語境,而互動式閱讀課堂則給了學生應用英語知識進行交流的機會,通過對近期掌握的英語知識的靈活運用,實現(xiàn)知識的快速掌握。同時,互動式教學法改變了以往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互動式教學法講究營造寬松、平等、自由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更能了解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服務,讓英語教學變得豐富與靈活[3]。
二、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
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教學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并制訂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依托互動模式,構建多元結構,完成高效教學。從高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設角度來看,教師需要遵從三個原則[4]。第一是需要遵從學生的學習需求,本著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設互動性的課堂教學方法[5]。第二是需要遵從個人的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和習慣,從而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6]。第三是需要遵從課堂發(fā)展的需求,從學科育人的角度出發(fā),思考教學的方式與方法,以及課堂先進教學理念的落實措施,從而為學生構建全新的、趣味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7]。
三、多元互動教育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線上公開課堂積極備課,開展多樣化教學模式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教學活動也展現(xiàn)出多元化發(fā)展趨勢,特別是互動教育,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通過探究分析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合理利用學習資源的現(xiàn)狀,積極尋找多元互動教育給英語教學帶來的貢獻,并通過網(wǎng)絡技術構建更加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健康學習成長。網(wǎng)絡科技的迅猛發(fā)展,給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同時,在教育領域,也給教師的教學任務開展帶來了新的教學方式。伴隨著網(wǎng)絡平臺的出現(xiàn),人們的學習也擁有了極大的便利。通過網(wǎng)絡平臺,學生便于交流,搜集學習資料的時間也大大縮短,通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些網(wǎng)絡公共學習平臺的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從學生的學習目標出發(f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特點。這些網(wǎng)絡公開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不同的公開課作為輔助教學模式。以翻轉課堂為例,翻轉課堂比較突出的特點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強調其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互相學習探究,挖掘學習資源,通過不斷地思考在課堂上主動強化學習知識。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以同樣的教學目標出發(fā),對備課形式進行積極開拓,構建多樣化的課堂先導環(huán)節(jié)。如將預習內容提前發(fā)布,讓學生在課前清楚明確課堂任務,并配備相應的短片取代枯燥無味的文字,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了解課堂的學習內容以及學習重難點。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積極地發(fā)揮主導作用,傳授學生學習知識以外,在課下也要對學生進行實踐考驗,讓學生在生活中聯(lián)系所學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如學生在課后也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智能科技進行學習。教師可通過線下的交流群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接受學生的課堂反饋,也可以通過組建班級群,讓學生在班級群里自主發(fā)言,學生互相討論解決問題,必要時教師給出正確答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創(chuàng)設生動的問題情境,設置多層探討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基于互動原則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課堂問題情境,借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設計多層次的課堂教學問題。基于此,能夠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建立起高效學習的態(tài)度和習慣,同時也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在學習Protect wild animals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從“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的角度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材料,同時需要將這些材料作為課堂導入素材來應用。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階段為學生提供一個PPT課件,內容為:“Protect wild animals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該語句影響翻譯,并結合“Why should we protect wild animals?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n't?”這一問題的設計,幫助學生從主體內容中思考前期提出的問題。在教師完成提問之后,還可以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圖文素材,此時學生會依托這些生動的學習素材提出更加深入的問題。如:“What information do you get from the pictures in the article? What touched you and Why?”基于此,教師便在互動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基于問題情景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還能讓學生在“沉浸式”的問題思考環(huán)境中學習相關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基于互動原則為學生設計課堂趣味性活動,如教師通過設計搶答活動的方式鼓勵學生對單詞進行背記和學習,或者通過設計“尋詞填空”的活動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下對同一詞匯做不同層次的理解和分析。此外,在設計語法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同樣可以基于互動原則設計課堂問題情境,在此,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入手構建問題內容:第一是可以結合文本素材的分析與解讀設計基礎性的問題,通過引導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第二是可以基于文本素材的延伸,探討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中的相關問題,并鼓勵學生探討自己看法和想法,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學習影響,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互動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課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英語知識學習
教師在課后積極地構建學生家長群,并將學生組成各個英語學習小組,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安排一定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提前錄制語音,讓學生通過模仿練習來糾正自己的發(fā)音,將自己的作業(yè)以語音的形式傳遞到班級課堂群內。這樣一來,不僅方便教師批改作業(yè),還能讓學生進行借鑒,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提意見,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不認識的單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網(wǎng)絡平臺的詞典查詢詞語意思,并利用例句加強學生的記憶。學習交流群不僅是提交作業(yè)的地方,還是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交流的地方。學生完成日常的英語練習之后,可以與群里的其他學生交流今天的學習內容,互相監(jiān)督檢查掌握情況。針對比較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引導與幫助,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環(huán)境下進行英語學習,提高對學習內容掌握的程度。高中英語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較高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內容時,要注意促進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發(fā)展,綜合利用各種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在互動教育的形式背景下,與學生構建輕松的師生關系,通過日常的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與學習狀況,給予學生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以便快速推動教學任務的開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內容,如播放幻燈片,以微視頻的形式作為前景導入,讓學生從課后的放松狀態(tài)轉入到上課的狀態(tài)。比如:在學習高一的friendship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介紹主人翁的背景,構建相應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讓學生更加迅速地理解文章主旨。同時,教師在短片播放之前,可以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短片,提高學習效率。在短片播放結束之后,讓學生開展自主討論,加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四)增加情感互動,做好課后教學評價
在當前英語教學中,問題引導是一種很好的互動方式,通過設計一些與學生相關的問題,調動學生應用知識的積極性,有效地將知識傳授到高中英語互動教學。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有效激發(fā),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問題進行探究。一方面,師生可以就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和討論,使英語互動自然發(fā)生。另一方面,學生不僅提高了對課程內容的認識,而且鍛煉并提高了思考和討論問題答案的英語表達能力。教材中Improve your pronunciation的教學內容,教師就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發(fā)音為目標開展教學,安排學生在每節(jié)英語課開展之前,進行三分鐘的演講。每節(jié)課都會有一個學生進行演講,在演講結束之后,教師根據(jù)演講內容向臺下的學生提出問題,并為學生發(fā)放一份評價表:讓學生針對臺上演講學生的口語發(fā)音、句子流暢度以及演講結構進行打分。最后,再由教師對這些學生的評價進行總結和打分,在以后的復盤環(huán)節(jié)向學生展示,讓大家認識到自己在口語發(fā)音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應該如何改正等。在每個單元學習結束后,教師也可以向學生發(fā)放一份關于教師課程安排的反饋表,內容可以包括教程進度安排是否跟得上,希望教師在哪個部分(閱讀、語法)進行著重講解,是否需要教師提供拓展資料。合作學習的合理性將直接決定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堅持群體內團結的原則,整合學生的優(yōu)勢,將成績好的學生和基礎薄弱的學生放在一起學習,以確保群體之間的公平分配。此外,教師分組時,還必須根據(jù)學生的性格、興趣等,有效地引導學生,從而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并利用一切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分類,當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進展來布置任務,使學生獲得更高水平的學習內容,并提高學習深度。
結束語
在多元化背景的發(fā)展趨勢下,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任務教學時,一定要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目標,滲透多元互動教育技術,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更加集中精力參與學習,這對教師與學生而言可謂是一個“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沈巍.多元互動教育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22(26):129-133.
[2]劉斌.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英語廣場,2022(15):128-130.
[3]張德海,林冬梅.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逆向教學設計及其應用[J].英語廣場,2022(5):133-136.
[4]劉菊花.立體、生態(tài)視域下的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模式建構[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0(3):92-95.
[5]寧曉芳,郭淑斌,穆葉.基于智慧課堂實現(xiàn)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31):199-201,249.
[6]曾素萍.體認語言學視角下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1(3):131-133.
[7]滕毓林.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22(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