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理念已經成為現階段指導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國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科不僅在知識學習方式方面有了創(chuàng)新,而且把學生的生活運用能力納入了學習重點。所以,如何運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自身對數學學習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生活情境教學對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更具實踐意義?;诖?,文章對小學階段高年級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高年級數學;數學教學
作者簡介:馮龍博(1982—),男,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石門鄉(xiāng)中心小學。
知識是人們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規(guī)律并總結出來的內容。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知識逐漸被匯集起來成為專業(yè)學科,人們能系統地學習這些知識并用于指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顯然知識和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也和現實聯系得非常緊密,讓知識回歸生活運用是現階段我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觀察能力,他們對生活情境教學共情程度會更高,情境教學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1]。小學階段的高年級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知識講解,還要注意結合自身經驗并聯系實際生活,提升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知識是有用的,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一、生活情境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增強教學趣味性,展現數學之美
數學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很多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時會覺得比較吃力,因此數學成為很多小學生頭疼的學科,再加上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較為死板,學生學習起來難度就更大了,這就導致部分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成果達不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學科的學習感受對小學生未來數學學習的影響非常大,一旦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負面情緒,以后再想糾正是很困難的。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這個時期學生的行為受自身情感和情緒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教師要努力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而生活情境教學能讓數學學科更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給學生的學習增添樂趣,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2]。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非常強的,結合生活情境的教學方式能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做好鋪墊,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激起學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生活中用到數學知識的情況很多,數學的美學價值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把生活情境融入小學數學課堂能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之美,讓學生對數學有更深刻的認知,樹立正確的學科概念和學習態(tài)度。
(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的內容非常多,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還是以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為主,應試教育的模式雖然不契合現代化教育的理念,但是部分學校為了升學率和招生還是把提高考試成績當成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將成績作為學生數學學習成果的判斷標準,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3]。而結合生活情境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從學生的思想層面出發(f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從思考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調動了自身所有的知識和技能,全面鍛煉了自己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邏輯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的語言不夠通俗
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有限的,雖然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理解能力,但是和成年人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現階段部分小學高年級教師認為高年級的學生自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能力,在教學中講課的語速會比較快,而且語言也不夠通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很難理解教師所說的內容,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自己完全獨立的學習方法,學習上對教師的依賴還比較強,枯燥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術語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負面情緒,甚至出現抵觸心理。數學學科本身就較為枯燥,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本就不高[4],畢竟是小學生,其心理特征在課堂學習上還是非常明顯的,比較貪玩、好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耐心引導。然而很多小學教師本身的表述能力有限,再加上一味地要求學生遵守紀律,且引導語言和方式又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最終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低。
(二)教學方法適用性較差
素質教育背景下,新的教學方式不斷出現,但是部分學校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結合實際課堂認真落實。新的教學方法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這不僅沒能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還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和教師精力,實際的教學效果根本達不到預期目標[5]。教師在運用新的教學方式時沒有深入分析和理解,基本都是生搬硬套,不僅無益于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會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小學教師中很多經驗豐富、教齡較長的教師已經形成固有的教學模式,在面對新的教學方式時,往往都是持懷疑甚至否定態(tài)度。年輕教師雖然接受能力比較強,但缺少足夠的教學經驗,在實際落實中很難抓住新教法的精髓。
(三)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內容比較死板
將生活情境教學方式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性,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擴充,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小學階段很多的數學教師比起生活知識更重視自身的教學任務,而小學階段高年級學生逐漸有了個人獨立意識,在課堂學習互動中會問教師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然而教師在面對學生這類問題時沒有認真對待,認為學生只要能夠解決考試中遇到的問題就可以,這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一旦學生對教師產生失望的情緒,就會影響學科學習。此外,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師隊伍的素質良莠不齊,有的教師自身的思想水平比較低下、責任感不強,只把教學當成謀生的一個工具,課堂教學中不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想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課后更是完全不和學生進行互動,更不用說會主動把生活知識帶入課堂教學中[6]。
三、生活情境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組織教師學習,提升教師的生活化教學意識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受教師能力水平的影響非常大,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都會影響實際課標要求的落實情況,所以,只有讓小學數學教師從思想深處確立生活化教學的意識,才能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把生活化教學落到實處。目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缺乏生活化教學的正確理念,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專業(yè)的理論知識指導,把握不好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和程度,缺少健全的知識體系支撐,這樣一來,學生所接觸到的生活化教學是不完整、不先進的。因此,在落實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時,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專業(yè)化的理論培訓,讓教師形成生活化教學的正確理念,學會正確的教學方法。學校可以邀請生活化教學方面的專家和學者來學校開展知識講座,或者讓生活化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分享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案例,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隊伍去生活化教學較為先進的學校進行實地學習。此外,教師之間要定期進行學習交流和課程分享,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7]。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調動自主意識
我國小學數學教育的主要陣地一直都是課堂,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比較考驗教師的能力,現階段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消除學生知識學習和運用之間的隔閡,所以生活情境教學模式就成了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小學階段的高年級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比較強,教師在課堂學習中設置生活情境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開展課堂問答互動并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數學知識中,很多數學的理論概念較為抽象,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這樣學生就會慢慢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真正價值,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學科概念。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在課堂互動中鼓勵學生提出生活應用問題,并與學生一起思考解決,這對學生的生活化學習有很好的刺激作用。教師的合理引導加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非常符合小學階段的學生特點[8]。
(三)重視生活體驗,挖掘學習潛力
數學學科在我國各階段的學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學階段是學生建立數學基礎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校教育不僅影響著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還影響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定義。雖然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非常簡單、基礎,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那么數學學科的課堂教學會進行得比較順利,可是一旦學生出現畏難心理,而教師又沒有及時解決這個問題,那數學教學工作就很難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關鍵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科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探究的自信心。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初始階段打好數學學習的基礎。生活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學習和應用之間的相互轉化,幫助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和考慮問題,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樣,學生在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觀察和記錄的過程中,就能學會歸納和總結問題,并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這比教師直接告知更具教育意義[9]。人類的知識內容和體系都源于生活,將生活情境教學法融入小學數學課堂,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課后生活鞏固,增強學習自信
將生活情境教學法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不能拘泥于教學課堂,課后的鞏固和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渠道,課堂學習和課后鞏固共同作用才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形成閉環(huán)。課后鞏固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在知識拓展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數學教師在課堂結束以后要適當地布置一些課后作業(yè),課后作業(yè)要跟課堂學習以及生活情境有關,這樣學生不僅能鞏固所學內容,還能對所學內容進行實踐運用。實地探究法、自主探索法、小組合作法都是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時可以運用的方法。例如,在進行數學概念理解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尋找生活中相關的應用實例,并仔細觀察總結,從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含義。自主探索法就是讓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yè),對生活進行針對性的觀察,并且詳細記錄,然后把所學內容和生活情境進行對比分析,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10]。學生課后的合作探究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營造出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和同學在課后進行合作學習,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網絡和海量的學習資源拓寬自己的眼界,而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也能讓學生認識更多優(yōu)秀的人,學會更多優(yōu)秀的學習方法。通過以上的教學方法,教師不僅可以降低自己的教學壓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讓學生及時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雖然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其能夠發(fā)揮的作用是非常顯著的,生活情境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刻板教學模式的局限,是新時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對現實問題的不斷發(fā)現和解決,能逐漸形成完善的數學思維,明白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從而能夠主動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崔玉芹. 智慧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知識窗(教師版),2021(11):67.
苗文林. 提高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教與學有效性的思路研究[J]. 文理導航(中旬),2021(12):38-39.
謝梅玲.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 讀寫算,2021(33):87-88.
馬林.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例談[J]. 讀寫算,2021(33):171-172.
趙雪花. 小學數學教學主題圖的分類及運用研究[J]. 新課程,2021(47):20.
殷喜紅.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研究[J]. 新課程,2021(47):55.
呂依凝.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小學生(下旬刊),2021(12):17.
張曉青.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設計與實施路徑[J]. 小學生(中旬刊),2021(12):67.
邵凱文. 淺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以“相遇問題”為例[J]. 新課程,2021(46):117.
張小東. 利用生活元素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 新課程,2021(4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