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怡
關鍵詞:《老王》;散文閱讀;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定位:《老王》是統(tǒng)編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文章,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關于“小人物”的故事,這些人物雖然平凡且有弱點,但是他們的身上又常常閃現(xiàn)優(yōu)秀品格的光輝。老王便是這樣的一個人,要從開頭、結尾、文章的反復及特別之處發(fā)現(xiàn)關鍵語句,感受文章的意蘊。
文本特質:《老王》是一篇散文,散文的教學不同于記敘文的教學。因為散文有著個人化的言說對象,其中蘊含著作者獨特的情感以及作者獨特的表現(xiàn)方式。但是同時,《老王》這篇散文的故事性也比較強,作者的寫作方式簡潔,敘事簡明。而在抒情上卻含蓄,需要細細回味才能品出來。在教授這個文本時,需要明確散文這個文體,不能用記敘文的方法進行教學,要重視作者的情感和其獨特的寫作方式。
二、學習者分析
從散文學習的角度:初一的學生經過了六年的小學學習,對寫人記事類的文章比較熟悉,能夠概括和分析文本。但是對于散文這個文體來說,學生容易延續(xù)小學時期分析寫人記事類文體的方法,集中在故事身上,容易忽略散文作者獨特的抒情以及其中精美的語言。
從文學鑒賞的角度:學生經過六年的小學學習以及初一上冊的學習,基本掌握從修辭手法、描寫手法等角度去鑒賞文本,但是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會忽略一些重點的字詞,難以由點及面地聯(lián)系整篇文章,只停留在句子的分析。
從知人論世的角度:學生對楊絳其人有所認知,但是對作者的人生履歷,特別是其中的寫作背景不太了解,所以在授課過程中需要適當滲透。而且初一的學生年紀尚小,經歷較少,對楊絳的經歷不了解,需要適當聯(lián)系學生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來幫助學生了解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進入文本。
從學習能力的角度:該班的初一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文學素養(yǎng)比較高,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思辨上的思考。教師需要搭建臺階,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和作者的情感。
三、學習目標分析
目標一:在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
學生在自由閱讀全文、自主思考的基礎上,找出對老王的描寫和老王所做的事件,能夠運用準確的形容詞來概括老王的人物形象。
目標二:把握作者簡潔的語言藝術。
學生在把握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劃出文本句子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品味作者簡潔的語言藝術。
目標三:體會作品中作者對老王的愧怍之情。
學生在通過體味老王和作者的生命狀態(tài)和交往過程,理解“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的深意,體會作者的愧怍之情。
四、學習重難點
重點:學生在把握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劃出文本句子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品味作者簡潔的語言藝術。
難點:學生在通過體味老王和作者的生命狀態(tài)和交往過程,理解“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的深意,體會作者的愧怍之情。
五、學習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課前導學
1.通讀全文,找出文中概括老王特點的詞。
2.在“我”眼里老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用“作者眼中的老王是一個_____的人”造句。
3.根據上述步驟,描繪一幅“我”眼中老王模樣的插圖(簡筆畫、油畫、水墨畫等皆可),若不會畫畫,請在網上搜索一幅最符合要求的畫作。
(二)課堂導入,漸入佳境
有一些人生來就不是主角,他們雖然平凡且有弱點,但是他們的身上又常常閃現(xiàn)優(yōu)秀品格的光輝;他們雖然也在困境之中,但依舊愿意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這些人也值得我們去關注,那接下來讓我們認識楊絳筆下的老王。
(三)初讀文章,梳理文章脈絡
1.全班朗讀課文,梳理老王為我做了那幾件事?小組討論,完成下列表格。
明確:
老王給“我們”家松餅的大卻只收一半的錢;
老王送錢鐘書先生去醫(yī)院看病不愿意收錢;
老王臨終前親自給“我”送雞蛋和香油。
2.小組討論后,學生代表用自己的話來復述情節(jié),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補充。
3.教師帶領學生梳理《老王》中的老王為作者做的事情,并板書。
(四)再讀文章,概括老王的人物形象
1.文章中作者用什么詞語來概括老王?
明確:老實、不幸、“腦袋慢”、失群落伍
2.小組討論,分析老王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結合老王所做的事件,分析楊絳眼里面的老王。
4.每個小組選出得分最高的插圖
5.教師總結
(五)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1.ppt展示:
(1)林筱芳說:“其簡潔的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于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干凈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xiàn)力?!?/p>
(2)有一次,錢瑗跟錢鐘書先生說:“爸爸的文章和媽媽的文章不一樣。爸爸的文章像咖啡烈酒,很濃烈、很刺激,但是呢,喝過就過了。媽媽的文章則不然。媽媽的文章像清茶,一道一道加水,喝到后面越喝越有味兒?!?/p>
教師:“簡潔”就是作者的語言非常簡潔,往往不加過多的雕飾,但是簡潔的語言里面隱藏著大的信息及蘊含豐富的感情。
3.給出方向,明示文中能夠體現(xiàn)楊絳“簡潔”的句子,小組討論,討論過后派代表進行發(fā)言。
(六)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今天我們進入楊絳的文本去認識了一個雖然平凡有弱點但是又有著光輝的老王,他務實、求真。除此之外,我們還學習楊絳簡潔的語言。我們學習散文要關注其中具有作者個人特色的語言。同學們課后再次研讀楊絳的《老王》,再次品味其中的語言,然后思考散文最后一句話“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思考“我”為什么對老王感到愧怍?把思考的結果用思維導圖形式呈現(xiàn)出來。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溫故知新
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認識了楊絳筆下的老王,知道老王是一個善良樸實、在平凡中閃著光輝的人,我們還品味了楊絳獨特的語言。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楊絳,走進“我”對老王的愧怍,感受文人的自省。
(二)從老王的角度看
1.老王為什么要為“我”做那么多事情?
2.老王希望和“我”相處成為什么樣的關系?
3.老王眼中的“我”是怎樣的?
(三)從“我”的角度看
1.“我”在描寫老王的時候用了什么樣的詞匯?
2.“我”為什么要用這樣的語言來描寫老王?如果是錢鐘書先生或者是女兒錢瑗,她會這樣描述嗎?
3.老王在“我”心里面的位置如何?“我”是如何對待老王的?
4.為什么“我”和老王之間的關系會如此?
(四) 補充資料,知人論世
資料:楊絳《丙午丁未年紀事》
(五)反復推敲,體會作者的愧怍
1.PPT展示:根有關資料顯示,這句話在初稿上是:“那是一個多吃多占據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
教師提問:初稿的結尾和統(tǒng)編版教材中“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的結尾的區(qū)別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多吃多占”改為“幸運”?
2.作者為什么對老王感到愧怍?小組討論,總結觀點,小組上臺發(fā)言。
3.教師梳理學生的觀點,進行總結,升華主旨。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這兩節(jié)課學習了《老王》這一散文,我們看到了平凡人心中寶貴的品質,品味到了獨特的語言風格,體會到了楊絳對老王的愧怍,看到文人的自省。我們讀散文既要讀其中講了什么,也要讀出作者個性化的語言,更要讀出作者的情感。希望通過《老王》,我們懂得欣賞平凡人的可貴,懂得欣賞他們的精神美,同時要懂得反思自己,對世界充滿敬畏之心。
六、作業(yè)布置
假如你是楊絳,請你給遠在天堂的老王寫一封信,把你想對他說的話寫出來。要求語言風格簡潔凝練,字數500以上。
參考文獻:
[1]付文穎.艱難歲月中的人性光輝——《老王》教學設計[J].教育科學論壇,2021(25):43-46.
[2]何欣,劉春.以《老王》教學為例淺析黃厚江的本色語文[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22):56-57.
[3]唐梓瑋.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老王》課例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1.
[4]魏本亞 尹遜才主編.十個名師教《老王》[M].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5]張玉嬌.語言建構與運用視野下的語文教學研究——以散文《老王》為個案[J].鄭州師范教育,2021,10(05):52-54.
[6]黃素琴.如何實現(xiàn)與文本的深度對話——以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下冊《老王》為例[J].語文天地,2021(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