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妙容
【摘要】直面當前課改的新要求和新形勢,我們課題組對本市周邊山區(qū)小學的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研究,希望通過分析與研究,能找出存在問題及其原因,找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有效改善山區(qū)語文課堂教學效能,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水平。
【關鍵詞】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教學背景;調查與分析
一、互動教學的提出背景
近年來,我們面對新高考、新課改、新課標的全面推行,一石激起千層浪,影響下移到小學也非常深遠,尤其是對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發(fā)展的愿望和實踐能力,掌握理解運用并適應新時代發(fā)展需要的語文閱讀理解寫作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就十分必要,那么實施新課改的基本途徑在語文課堂教學里,語文課堂教學就是個微觀的社會縮影,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中的各種角色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結果,并發(fā)揮其角色扮演特有功能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在當前新的歷史階段,自主自覺學習化社會性正在的逐步形成,更迫切需要教育改變傳統(tǒng)的陳舊的課堂教學狀態(tài),進一步加快全面推進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步伐,努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四有”新人和“五育”并舉的新時代勞動者。在這樣的心的教學理念影響下,我們要向傳統(tǒng)陳舊的語文課堂教學發(fā)出前所未有的新挑戰(zhàn)。
為了更好地進一步研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如何提高,如何引導學生全面持續(xù)的發(fā)展,我們對周邊山區(q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教學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研究,希望找出山區(qū)語文課堂互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早日找出解決的良策。
二、互動教學調查方法
本調查主要采用問卷法。調查問卷分為學生卷和教師卷。問卷的設計依據(jù)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標準(即科學的教學目標、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主動參與性、教學最優(yōu)化、手段現(xiàn)代化、充分的思維訓練)。
三、互動教學調查結果分析
經過對調查結果的詳細分析,概括出山區(qū)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以下較為明顯的問題:
(一)互動教學教條化
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前、先把教學設計、目標重難點及確定的教學方法和傳授方法等等知識性既定化,然后選定教材,教師教學生學。
(二)互動教學模式化
大部分教師僅套用一些自己喜歡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比較僵化局限于教材中,教學模式較為傳統(tǒng)陳舊,教學手段較為陳舊落后。
(三)互動教學靜態(tài)化
整個山區(qū)語文課堂教學相對發(fā)達珠三角城市比較沉悶乏味、教師滿堂灌,學生跟著記和讀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這當中雖然有學法指導和做筆記的方法指導,但也僅僅局限與教師的單向傳授,缺乏師生互動,缺乏師生溝通與交流。
四、影響山區(qū)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原因分析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足。領導對教育教學理念的研讀與重視普遍缺乏,忙于紛繁復雜的教育行政日常工作中。
(二)教師個人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慢。教師難以做到“以人為本”“以生為本”,這是重要的內在原因。
(三)教師對學情的了解程度不高。教師對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認知水平、知識結構了解不足。
(四)教師對教學情景的模擬需求。教育教學源于生活,同時高于生活,語文課堂教學同樣需要再現(xiàn)生活情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盡量避免課堂情景的創(chuàng)設虛假化。
(五)教師對互動教學的效果認識不足。山區(qū)孩子普遍信息閉塞,表達欲望不強,課堂互動難以推進。
(六)教育教學評價的單一。學校對教育教學的評價往往只看重教學成績,普遍缺乏過程性評價的評價機制。
五、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基本類型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師生自由互動、平等交流、開放包容的新教學模式。它是基于對教與學關系的重新審視與思考,互動教學的具體情境可能發(fā)生在預設在組織教學活動中,也可發(fā)生在非正式的課堂游戲中,可以是靈活多樣的。
在西方教育社會學研究中,師生課堂互動行為早已是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自上世紀70年代產生以來,發(fā)展速度迅猛,在課堂教學互動類型的分析方面,呈現(xiàn)出不同學科的學者,產生不同的研究成果,即把師生課堂互動行為基本類型分為“教師中心式,學生中心式,知識中心式”三種,還有根據(jù)社會學家有關的社會體系觀點,把師生課堂互動行為分為“氛圍式、權威式、民主式、放任式、命令式、協(xié)商式”等。
另外為了適應國內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需要,國內學界對師生課堂互動行為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控制——服務”型,“控制——反控制”型和“相互磋商”型。
現(xiàn)在課堂互動的現(xiàn)狀存在著一味追求互動形式的教學,而缺乏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豐富性。往往陷入互動教學的形式主義。另外就是活動形式普遍輕松異化,甚至放任自流,結果搞到課堂教學幾乎失控,教學效果較差。其主要存在問題如下:
1.互動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2.師生真實互動較少。
3.生生互動容易浮于表面,缺乏深度。
4.師生互動中教師課堂駕馭能力不強。
5.生生互動小組合作缺乏科學合理的組織。
6.教師之間集體合作交流,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積極性不高。
參考文獻:
[1]周齊.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討論式教學法的實施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張滿東.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現(xiàn)狀的研究與分析[J]. 學周刊A版, 2015.
[3]和占琴.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對策分析與研究[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