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玲
閱讀與寫作是緊密聯(lián)系的。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為寫作訓練提供了練筆機會。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根據(jù)教材特點,設計課堂練筆。這樣讀寫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更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更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了這些隨文練筆的方式。
一、仿寫練筆
摹仿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作文正是扶床學步、牙牙學語階段。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以課文引路,實行讀寫結合,指導學生從仿學起步學習作文,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隨文練筆最主要的形式。
1.全面仿寫
對一些立意、情節(jié)、技巧、結構等各方面都稱得上經典的課文可進行全面摹仿。如女作家簫紅寫的《火燒云》一文,描寫了日落時晚霞的美麗景象。作者用詞準確,描寫生動逼真,稱得上寫景的經典之作。學了課文后讓學生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寫火燒云的?寫形狀的變化是怎么寫的?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生動有趣?再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寫天空的云霞。又如,學了《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后,讓學生仿照作者的生活經驗和思想,寫出自己類似的生活經驗和思想,可命題《我敬佩的xxx》;又如,學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后,讓學生仿照課文先總后分再總的寫法,寫《美麗的xxx》。
2.局部仿寫
(1)寫法仿寫。教學生學會運用課文中的寫作方法,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趙州橋》的第三自然段寫欄板上雕刻著的精美的圖案,采用排比的句式分別介紹了三種不同的圖案。每介紹一種,既寫了刻著的是什么龍,又寫了這些龍的動作,把龍的形態(tài)寫得維妙維肖,栩栩如生。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總結寫法,再設計這樣的仿寫練習: 元宵節(jié)的花燈形態(tài)各異。它們有的,??????????????????????? ;有的??????? ??????????????? ,??????????????????????? ;還有的??????????????????????? ,??????????????????? 。(2)構段仿寫。在閱讀教學中,對一些帶有典型構段方式的段落,引導學生弄清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分清段內的層次,概括段意,最后總結構段的一般規(guī)律,讓學生認識其構段方式,進而把這種構段知識遷移到寫作訓練中。如《花鐘》的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話總寫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接下來用了九個分句寫了九種花開花的時間。教學這一類段落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先找出哪一句話是總起句,主要講什么,接著啟發(fā)他們弄明白哪幾句話是分述,是從對總起句作具體說明的。最后總結出構段方式——總起分述,并指導學生用“總起分述”的形式進行寫段訓練,如寫有關課外活動的片段。
二、改寫練筆
1.?變換人稱。如《掌聲》是從主人公英子的同學這個角度寫的,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后,可設計以英子口吻來敘述:如果是英子自己來講這個故事,她會怎么講呢?用第一人稱,從2--4自然段任選一段試著寫一寫。這樣的練習既能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體會了英子當時的內心活動,又使學生吸取了課文的語言材料與表達方法。在這樣的改寫練筆中,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都能得到鍛煉。
2.改變情節(jié)。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可憐的小女孩最后在大年夜悲慘地死去了,臨死前她特別想念去世的奶奶。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想一想,假如慈愛的奶奶還在人世,小女孩的遭遇會是怎樣的呢?為什么?在說的基礎上,讓學生也寫一寫《賣火柴的小女孩》。
3.展詩為文。古詩教學可以把古詩改編為記敘文。如《贈汪倫》一詩有很強的情節(jié)感。為此,可要求學生在合理想象的基礎上,將這首詩改編成一則短文。要求以詩中人物和情節(jié)為主,展開合理想象,圍繞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和李白對汪倫的感激之情為中心。
4.改文為劇。學了課文《西門豹治鄴》,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閱讀鏈接里的劇本開頭,改編課文,并進行自導自演。《草船借箭》《景陽崗》等課文都很適合改成劇本。
三、補寫練筆
1.填補空白?!斗试砼荨芬晃氖俏覈敶骷冶牡淖髌?,是一篇非常貼近學生生活而又高于學生生活的文章,意境非常美。課文第五自然段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到美麗的肥皂泡飛到了天上,飄過了大海,飛越了山巔 。這里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體會,這些輕清脆麗的小球,還有哪些美麗的去處呢?哪些人、哪些事物,哪些地方需要送去溫暖、光明與希望呢?假如你是這嬌軟的小球,你會帶著夢想和希望飛到哪兒?引導學生想象后再寫下來。
2.補充情節(jié)。有些課文為了突出中心,設有懸念。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合理推測事情的經過。例如《小英雄雨來》一課,敵人把雨來拉到河邊槍斃,人們聽見槍聲來找雨來的尸體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水面上露出一個小腦袋,雨來沒有死。雨來是怎樣逃生的呢?課文中沒有交代,這是個懸念,學生會紛紛猜想雨來沒有死的原因。趁這個時機,可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中述說雨來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游泳能手的句子,激發(fā)學生想象,寫《雨來在敵人的槍口下》。
四、續(xù)寫練筆
有些課文,言已盡,但意未完、可引導學生依據(jù)其原有情節(jié)的發(fā)展邏輯,進行合情合理地推斷、想象出后面的故事情節(jié),續(xù)寫課文。如《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這篇課文講述了胡蘿卜先生有一根不斷變長的胡子,胡子被吹到了身體后面,被小男孩當作風箏線,被鳥太太當作曬衣繩。胡蘿卜先生還會遇到哪些小動物,胡子又會被如何處置,這種“反復結構”故事篇章布局,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和續(xù)編童話故事的空間。課文所寫的故事并沒有結束,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先讓學生用學到的預測策略進行預測,再寫下來。老師再讀一讀原文的結尾,讓學生看看自己續(xù)寫的故事跟原文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這對學生來說,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情。
五、有感練筆
好的文章常常會讓人產生很多感觸,會聯(lián)想到身邊的人和事。指導學生把這些感觸和聯(lián)想寫下來就是讀后感。如教學《圓明園的毀天》時,學生都感觸頗深,有的對侵略軍切齒痛恨,發(fā)誓要把掠去的文物拿回來:有的為圓明園的毀滅痛惜,決心重建圓明園:有的認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了侵略者光天化日之下膽敢如此為非作歹,激起了振興中華的責任感。這時,可讓學生寫讀后感?!毒奕说幕▓@》《囊螢夜讀》、《黃繼光》等課文都是適合寫讀后感的課文、
隨文練筆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只要建立起“隨文練筆”的意識,精心設計“隨文練筆”,就可使閱讀與寫作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學生定能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