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萍
摘 要:新課改實施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并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學會主動探究思考,思維邏輯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小學數學教師要摒棄填鴨式的教學理念,發(fā)揮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小學數學教師也要積極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性,切實激發(fā)出小學生對數學的研究欲望。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分析
引言
新課改全面實施后,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無法充分滿足目前學生的需求,不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出小學生對于數學的熱情,這阻礙了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數學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適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尋找數學的趣味,發(fā)現數學的魅力,實現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的目標。
一、小學數學課程的特點
(一)主體性
小學數學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具體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目標,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設置不同的課程內容,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加入游戲環(huán)節(jié),通過玩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相對比較穩(wěn)重,其學習的內容也相對較難,數學教師在設置數學習題時要考慮到全面性和代表性,這樣能夠讓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進一步掌握解題方法。
(二)實踐性
數學課程相對其他課程來說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數學教師在設計課程時要緊密結合生活實際,數學題目的設置要結合學生的親身經歷,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這樣能夠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在內容上突出實踐性,提高教學質量。[1]
(三)思考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并且思維能力也正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小學數學在課程內容設置中包含著許多思維訓練相關題目和動手操作題目,通過多種題目的訓練,對小學生歸納、判斷以及推理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也提高了小學生的思考能力。
二、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情景教學法
小學數學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差異性,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巧妙地利用情景教學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而產生學習數學的欲望,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自身置于課堂情景中。比如,教師在教授平年和閏年時,可以這樣設置問題,例如:同學們到目前為止過了幾個生日?說一說家庭成員的生日是幾月幾日?然后鼓勵學生舉手回答,之后讓學生猜想老師提問的意圖,并引出課本中的問題:為什么某同學12年中只能過3個生日?接著,教師指導學生聯想自己的生日,并與課本中某同學的生日做對比,然后探討平年和閏年的區(qū)別,教師通過情景教學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極大的興趣。
(二)體驗式教學法
小學數學教師要高度重視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體驗不同的活動,并且總結實踐經驗,小學生能夠在操作過程中發(fā)揮想象力,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小學生對課本中的圖形具有好奇心,教師便可以借助這一特點,指導學生親自動手用紙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然后在老師的講解下,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學生通過實踐,能夠更好地記憶相關公式,增強探索能力。[2]基于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探索長方體的表面積與拼接出的正方體的表面積存在的關系,在此學習過程中,小學生會帶著問題不斷地操作,然后尋求其中的規(guī)律,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加深小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激發(fā)其探索的欲望,充分提高教學效率。
(三)聯系生活實際教學
小學數學課程的設置要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在學習中能夠聯想到生活所見所聞,做到學以致用,并且結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例如教師運用轉盤游戲和撲克游戲等來講授與概率相關的知識,當小學生看到數學知識與游戲相關時,能夠激發(fā)出小學生探索的欲望,使學生在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學到數學知識,這種聯系生活實際教學法,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識點。
(四)分層教學法
由于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能力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分層教學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3]例如,在學習應用題時,教師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解,給學習能力相對弱的同學設置簡單的題目,讓其通過簡單題目的練習,逐步掌握解題技巧,提高解題技能。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同學,教師可以將題目難度加大,或者增加拓展題,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加強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并獲得成就感。這樣進行分層教學,能夠讓每一個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效果,分層教學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更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數學的能力。
(五)現代化教學法
小學數學教師要全面把握新課改的要求,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法,營造舒服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促進學生積極參加,可以在課堂中開展競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比拼當中。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組,每組進行自由討論,談一談人民幣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場景,然后說一說它的作用,之后通過多媒體展示人民幣用于生活中的圖片,展示與人民幣相關的紙幣和銅幣,并且可以設計一個買賣游戲,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直觀地看到與知識點相關聯的圖片或者視頻,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實現高質量課堂。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時,要結合數學課程的特點以及新課改后的要求,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觀念,發(fā)揮啟發(fā)式教學的作用,通過情景引入的方法,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通過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認識,并聯系生活實際,將課堂內容與生活實際充分融合,切實提高小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使小學生的整體數學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漆躋遙.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分析[J].天津教育,2021(09):110-111.
[2]張銘庫.試論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新課程,2021(05):73.
[3]李存利.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分析[C]/2020年中小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2020:69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