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國祥
【摘要】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教學非常重要,其中群文閱讀作為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之一,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授課中正在逐步推廣。其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增加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還能有效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要學會結合多種有效的授課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學,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感受,以此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對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和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教學? 有效性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6-0196-03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強化其閱讀能力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教學部分。尤其是群文閱讀教學,其更是成為了為學生啟蒙教育打下基礎的重要階段。為了能夠帶領學生更加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所學文章,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授課模式,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促使其能夠逐漸掌握語文閱讀的基本方法。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再認識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當今的教育教學方法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對于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審美能力、寫作表達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語文授課中,群文閱讀作為能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學科,其可以起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為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的作用。同時,群文閱讀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見的閱讀教學指導方式,這一方式主要以主題建構作為核心,其將多個文章進行結合教學,通過教師的精心指導,帶領學生逐漸完成自主學習、探究、分析判斷、推理整合的過程[1]。以此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能力,還能起到拓展學生視野,豐富其文化底蘊的作用。并且,教師將多個文本結合教學,還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通過主動積極的學習,能夠獲取更多的知識??梢哉f,在小學語文授課中積極開展群文閱讀能夠促使學生對所學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夠了解閱讀的真正意義,有效促進其自身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
二、展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原則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探索和實際應用中,教師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首先,需要遵循創(chuàng)新教學的原則,能夠積極探索有效的群文閱讀方法,重視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從而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學習體驗,在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其次,教師在教學指導中還應遵循實效應用的原則,保證教學的有效性,促使群文閱讀能夠真正達到提高小學生語文水平的目的,帶領其逐漸學會閱讀、掌握閱讀的方法,能夠在閱讀中充分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和樂趣[2]。再次,教師要遵循以點帶面的原則,比如在課程的設計上要學會將多個文本進行融合教學,或者從單元的視角下對學生進行指導,能夠充分發(fā)揮出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以此提高教師自身的授課質量。最后,教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在課堂授課中要注重以學生作為主體,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學習感受,為其精心打造出豐富有趣的語文課堂,使其在閱讀學習中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并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
三、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探究
(一)積極轉變教師自身的授課觀念,注重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
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采用的授課方式比較單一,其并未注重以學生作為主體對學生展開指導教學,導致學生在知識獲取上,大多數(shù)都是通過教學獲得的,在日常學習時缺乏自主學習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積極轉變自身以往單一的授課觀念,能夠對群文閱讀的授課方式具有充分認識和理解,學會應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去展開群文閱讀,以此保證語文課堂的教學更加高效[3]。除了積極轉變自身的授課觀念之外,教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由于群文閱讀的文本較多,很多老師在對文本的選擇上會較為困難。為了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教師就要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積極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為其挑選出適合閱讀的優(yōu)秀文章。同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和個人素養(yǎng),通過學習來不斷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對知識的應用水平,以此保證知識能夠實現(xiàn)高效遷移,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明確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之前,需要能夠對教學的目標進行精準定位,能夠對需要教學的文章有充分的、深刻的了解。同時,還要針對文章設計合理的議題,明確研究和分析群文閱讀的教學重點內容,以此有效促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體驗所學的知識,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當教學課文《觀潮》時,結合該篇文章的特點,教師可將議題設置為“動與靜之美”,在組織學生閱讀《觀潮》時,同步引入《鳥的天堂》《火燒云》這兩篇相似類型的文章。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主動進行品味和揣摩,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引導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并學會這幾篇文章中作者動靜結合寫作技巧,交流討論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的好處,從而有效提升其自身的寫作水平[4]。
(三)注重選文的結構形式
教師在授課中要能夠考慮閱讀文章的類型特點以及其結構化形式,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要能找到文章類型的共同點,并結合文章內容設計比較閱讀的授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對比閱讀能夠區(qū)別不同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能夠逐漸清晰閱讀學習的目標,以此有效提高群文閱讀的教學質量。例如,當教學《慈母情深》時,可設置專題“父母之愛”來帶領學生展開群文閱讀,引入一些經(jīng)典的課文,如《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等文章,這幾篇文章從結構上來看,共同之處是對人物有著詳細的描寫部分,是通過敘事來引出一個人物的基本特征。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深刻體會父愛和母愛的深沉、無私、崇高。同時,能夠通過這幾篇文章掌握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手法,使其通過閱讀學習,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學會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5]。
(四)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展開差異性的教學
在小學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明白群文閱讀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降低其閱讀理解的難度,使其能夠逐漸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可操作性。由于每個學生自身的基本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教學。比如,針對于閱讀興趣不高的學生,在群文閱讀教學指導中則注重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為主,打造有趣的授課方式,指導其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延長其對閱讀內容的關注時間。以寓言故事《亡羊補牢》為例,為了在群文閱讀中有效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結合學生熟知的寓言故事對其進行引導,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揠苗助長》等等,這些故事學生都接觸過,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出示有關于這幾則故事的圖片,讓學生猜一猜、想一想,并嘗試將每個小故事中蘊含的寓意描述和解讀出來。之后,繼續(xù)帶領大家學習《亡羊補牢》這篇課文,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總結和概括的能力?;蛘?,針對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在授課時也可應用引導和提問的方式帶領其展開探究和思考,例如,教學《陶罐和鐵罐》時,引入《特別的鄰居》《西游記(節(jié)選)》等文章,帶領學生學習人物對話這一寫作方式。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展開提問,如:“這三篇文章在對話描寫上有哪些異同之處?三篇文章中的人物分別有哪些特點?每個作者在寫作和描寫上有哪些共同點?”通過利用問題提問指導,讓學生自主對比和分析,不僅能起到鍛煉其思維能力的作用,還能提升群文教學的有效性。
(五)重視讀寫結合的訓練過程
讀寫結合的授課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夠幫助其打下良好的語文學習基礎,提高其文化底蘊。教師在群文閱讀的授課指導中,需要明確讀寫結合這一方式的積極作用,能夠在群文閱讀中積極應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分析和理解課文,通過把實踐和閱讀進行結合,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其能夠積極展開想象,暢所欲言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以課文《盤古開天地》為例,教師還可以同步帶領學生閱讀《夸父逐日》《精衛(wèi)填?!贰杜畫z補天》《普羅米修斯》等等一系列神話故事。組織學生能夠在這一組課文的學習當中,挑一些自己喜歡的故事進行續(xù)寫和改編,引導大家展開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表達出自己的實際想法和意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對各位同學的想法和意見過多干涉,而是注重給予學生自由編寫的權利,以此有效發(fā)展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的思維。
(六)將教材內外進行有效融合,展開一文或多文帶單元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要能圍繞單元文章當中的核心部分對學生展開指導教學,為大家挑選出有代表性的課文內容。在每一個單元的授課中,都要確定一個核心主題,并能夠應用主題展開的方式實現(xiàn)一題帶多題以及一文或多文帶單元的教學方式。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重視結合教材內容展開教學指導,能夠以教材為主強調單元整合,在每個單元學習的過程中,都要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帶領學生展開閱讀,將其作為群文閱讀的開篇和領路羊。從而有效推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以部編版三年級上冊中第六單元的課文為例,針對這一單元中包含的課文,教師僅僅需要將《富饒的西沙群島》和《飲湖上初晴后雨》這兩篇文本重點拿出來展開比較閱讀即可。兩篇文本的內容都是描寫祖國壯麗的山河,同時,每篇文章也都是詳細描寫某一個地區(qū)的景色,對該地區(qū)的景色進行贊美,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教師在指導時,則可以組織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將新、舊兩方面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能夠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壯美山河,并在學習中逐漸將該單元的各部分內容互相聯(lián)系,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通過學習和深刻領會這幾篇代表性的文章,能夠為學習該單元的其他文章打下良好基礎,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游刃有余,有效實現(xiàn)一文或多文帶單元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七)積極展開各項有趣的閱讀活動,實現(xiàn)一本帶多本的群文閱讀
教師在授課中要積極展開語文閱讀活動,除了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當中的知識之外,還要積極擴展其閱讀的范圍,豐富其閱讀書籍的種類。同時,在班級內也可以積極開展一些有趣的小型的讀書比賽,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在開展群文閱讀時,能夠更加有效地將課內和課外的閱讀內容打通,能夠使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變得更加豐富。例如,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一些有關于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故事,或者帶領學生了解一些抗日英雄人物事跡?;蛘咴诮虒W《七律·長征》時,也可以讓大家閱讀有關于毛澤東的詩集,并讓大家輪流上臺有感情地將毛澤東的詩詞念出來,帶領其充分感受和領略偉人的偉大格局、遠大志向和抱負、愛國情懷等等。再如,學習《草船借箭》時,教師也可以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等名著全本,以此起到一本語文書帶動多本名著的閱讀目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群文閱讀中蘊含的獨特教育價值,能夠在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新多種有效的方式,重視提高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質量,保證群文閱讀的教學能夠得到順利開展和實施。同時,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群文閱讀的學習中,讓其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增強其思維能力的同時,強化其語文學科素養(yǎng),從而有效實現(xiàn)學生閱讀能力和教師閱讀教學水平的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甄明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的價值意義與策略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6):105-106.
[2]馬曉寧.淺談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6):111-112.
[3]張玲.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6):153-154.
[4]張?zhí)禧d.基于群文閱讀的小學語文古典名著課堂教學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6):181-182.
[5]陳珠霞.群文閱讀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教師,2021(12):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