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化的發(fā)展,現代社會對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熟練掌握自身專業(yè)技能,還要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以滿足國際化需求。與此同時,許多大學生在校期間已經獲得許多國際交流機會,無論是走出國門進行交換學習、參加各種國際論壇或講座,都需要一定的英語水平進行支撐。在此背景下,新時代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學習英語,鍛煉自身口語水平已經成為新的學習趨勢。本文針對目前階段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公共英語口語學習現狀展開了簡單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本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大學生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yè);公共英語;口語;大學生
引言:英語口語的流利程度是考量學生英語學習成果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學生日后使用英語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目前我國對于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重視,許多學生出現英語的單詞量和語法掌握良好,但口語能力很差,不能流暢溝通的情況。為了幫助大學生擺脫難開口問題,相關高校師資團隊應該進行優(yōu)化改革,使得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公共英語口語水平不斷提升。
一、目前我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內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主要為培養(yǎng)學生對于英語的掌握能力以及語言轉換能力??偟膩碚f,就是使學生通過讀與聽來獲得英文材料中的信息,在經過學生的思考進行語言轉換,將獲取到信息轉換為中文進行處理,再將信息轉換為英文書寫或直接說出來。通過這樣的轉換處理過程推進學生的英語學習。由于在最后的表達過程書寫相對于張口表達更加容易,也導致了學生更喜歡書寫表達而非張口表達,存在學生口語能力差于書寫能力。出現我國現在十分普遍的“啞巴英語”現象。
目前我國高校內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公共英語課程大多仍然采用老舊的傳統教學模式,將課堂重點仍然放在語法和單詞的教學,學生也仍然在被動地接受英語知識,課堂缺乏活力,課堂氛圍壓抑,使得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動力與學習熱情低下??偟膩碚f,目前我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的口語能力普遍較差。
二、我國非英語專業(yè)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普遍問題
2.1忽視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
目前許多高校并不重視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以及英語教學質量,相應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口語水平的培養(yǎng)更是忽視。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通常通過公共英語課程進行學習,而公共英語課程普遍只以學生的閱讀以及書寫能力培養(yǎng)作為教學重點,通常不會針對英語口語設置較多的教學活動。因此學生普遍缺乏口語練習機會。另一方面由于通過公共英語課程進行學習,一名老師要負責幾十甚至幾百名學生的教學,因此,教師難以對學生的發(fā)音方式及思維方式進行及時糾正,學生也就很難提升個人口語能力。
2.2口語學習方法不夠科學
目前許多口語教材或者教師的口語教學內容不符合實際,練習內容的實用性很低。對于一些句式的深入學習也只是換湯不換藥,無法擺脫固定句式或者固定語法,導致學生所學習的口語句式單一重復。另外由于教材更新速度慢,口語教材中的對話內容與實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群對話方式已經出現割裂,即使將口語教材中的內容練習到爐火純青也難以與英語國家人群進行高效溝通。
2.3學生忽視口語重要性
許多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對自身英語口語的學習不甚重視,在拿到口語教材時會認為訓練對話內容過于簡單而輕視對于口語能力的練習,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用到增加詞匯量,背誦固定語法與句式上。另外,許多學生由于忽略了環(huán)境對于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鍛煉的重要作用,對于一些英語活動也不會積極參加,導致真正進行英語口語實際練習的機會很少。
2.4教學資源與教師能力不足
雖然目前國家對于高校教學資源與師資力量的不斷提升十分重視,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地區(qū)部分院校內教學資源不足、師資力量缺乏或者教師能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部分較偏遠地區(qū),開放程度較低,經濟實力較低,與其他文化進行交流的機會也少于沿海地區(qū)。部分地區(qū)也存在師資配置落后、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學歷等級較低、缺乏高素質人才的問題,導致教師的口語水平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大學生的口語實際學習需要。
三、我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提升策略
3.1對口語學習方式進行完善
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按照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英語口語學習。首先,在公共英語口語練習的素材選擇上,教師應該選擇符合時代潮流和英語國家日常可以使用的素材進行教學,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帶動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另外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多接觸英文歌曲、英文電影等,使學生逐漸了解英語國家人群的生活習慣,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某些固定短語固定句式的理解。
3.2塑造語言學習環(huán)境
公共英文課程教師應該對語言環(huán)境的塑造予以重視,研究表明,經常處于英語環(huán)境中的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以及口語能力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教師可以采取課堂與課后活動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塑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在課堂中,可以通過開展英文演講、英文朗誦活動等方式使學生進入英語環(huán)境。在課后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大學內的英語角活動,或者英語夏令營、英語講座等活動使學生進入英語環(huán)境,增加學生口語鍛煉的機會。
3.3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
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英語口語能力提升的最大阻礙不是練習機會少、教師水平不足或是對口語能力的提升不夠重視,而是自身羞于開口,不敢與他人用英語進行交流,也不敢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艱苦的過程,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進行學習時難免出現動力不足、熱情下降的情況,在這個狀態(tài)之下,如果學生在口語練習過程中出現錯誤,就會對學生的自信心與意志力造成打擊,出現英語口語練習的心理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對于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引導,在課堂上盡量塑造輕松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引入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的心理壓力與心理障礙得到減輕,逐步增強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
結語:在國際交流愈加頻繁的今天,英語使用與交流能力的高低已經成為人才選拔的重要條件,只有學好英語、不斷增強英語交流溝通能力,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之中站穩(wěn)腳跟。在大學階段,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進行公共英語口語學習過程之中,應該及時認識到提升口語能力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各種英語活動,融入到英語環(huán)境之中,通過不斷練習與勤奮學習提升自身英語口語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韓佳琳.提升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思考[J].學園,2021,14(04):65-66.
[2]游雅婧.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影響因素及提升對策[J].大眾標準化,2020,(04):225+227.
[3]董建霞.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5):40-42.
[4]陳晨.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現狀分析——調查報告[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4,(08):170-171.
作者簡介:蘇明,男,漢,1983年3月28日,本科,寧夏醫(yī)科大學外國語教學部,講師,寧夏醫(yī)科大學對外合作交流處副處長,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英美文學。AF8351BF-B2CD-439E-A358-4030A2A5D1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