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青
摘要:小學生存在著閱讀能力薄弱、理解能力較差的情況,運用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有側重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有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對文本邏輯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基于此,文章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進行簡要綜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由此可見,整本書閱讀逐漸成為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基本策略,它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起相當重要的作用。為此,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如何使得語文閱讀課堂的效率得到實質性地提升,本文以小學高年級作為分析對象,結合自身近幾年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策略作如下綜述。
一、尋找切入點,抓實讀前指導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整本書閱讀之前,教師們要做好閱讀前指導。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既不能強迫學生去閱讀,也不能“放羊式”讓學生去讀。我會采取一些激勵的措施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真正喜歡閱讀。
在組織整本書閱讀時,由于教材中包含的信息量較大,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明確閱讀順序:先看書名、封面,再瀏覽序言、目錄等,使他們對一本書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閱讀方法也很重要,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我們可以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邊進行圈畫、批注,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應選擇新穎的切入點進行導入,播放與整本書閱讀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吊起學生的胃口,或者創(chuàng)設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具體情景,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自主閱讀。實踐證明,選擇新穎的切入點進行閱讀前指導,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魯濱遜漂流記》的整本書閱讀當中,為了找準起點,教師可以設置如下的預習作業(yè):1.根據故事梗概了解文章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2.為了更好地了解文章,教師可進行預習設疑,如:魯濱孫是怎么流落荒島的?怎樣救下星期五的?最后又是怎樣回到英國的.....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根據學生們的具體學情擬定課前的預習作業(yè),能讓學生更好、更快地進入到整本書閱讀當中來,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抓好片段學習,扎實基礎
(一)小組合作,生生互動學習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推進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片段學習的重要作用,通過片段的學習,以點推面,來實現(xiàn)扎實基礎的目標。在片段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劃分若干小組,進行分工合作學習,生生互動,以此來彰顯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活動中,教師可將班級學生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章節(jié)的閱讀任務,分別進行《第一章初次出海開始冒險》《第二章路遇海盜淪為奴隸》《第三章逃脫奴役死里逃生》和《第四章巴西經營稍作安生》的片段學習。在片段學習以后,每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復述章節(jié)的故事內容,這就相當于在一節(jié)課完成了四個章節(jié)的學習任務,可以說極大地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二)創(chuàng)設情景,師生互動學習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環(huán)境之下,閱讀已不再是一個單純“讀”的過程了,而是要讓學生們在閱讀中體驗樂趣,在閱讀中發(fā)散思維,在閱讀中獲得成長。因此,要在教學中引入一些新的模式,增強師生互動學習,實現(xiàn)字詞的活學活用。其中,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開展角色的扮演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騎鵝旅行記》中涉及到的人物形象較多:大雁頭領阿卡、狐貍斯密爾、家鵝莫頓、尼爾斯等。每個人物都很可愛,而且符合自身的特點,比如尼爾斯開始頑劣、愛搞惡作劇,后來變得勇敢、真誠、有愛心;大雁頭領真誠善良、穩(wěn)重、經驗豐富;家鵝莫頓耿直忠厚等。選擇六年級下冊《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這一個章節(jié),讓孩子們分別飾演尼爾斯、小麻雀、公雞、貓、牛棚里的三頭牛等不同的角色,進行書中場景的還原和再現(xiàn)。
三、注重整體感知,把握文章主旨
(一)文章擴充,掌握規(guī)律
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推進中,要注重文章內容的擴充,以幫助孩子們掌握一些閱讀的規(guī)律。如,在教《湯姆.索亞歷險記》一課時,可根據湯姆這一人物形象尋找一些額外的書目讓學生閱讀,例如《哈利波特》。也可以讓學生們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進行想象力的發(fā)揮,進行故事內容的“再創(chuàng)造”。
(二)問題歸納,掌握主旨
問題歸納的過程也是幫助學生們掌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情感的過程。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魯濱遜是怎么流落荒島的?他在哪里建房定居?種植什么東西做糧食?圈養(yǎng)了什么動物?他救下的野人叫什么名?他是怎么回到英國的?問題的歸納也能夠幫助孩子們掌握文章的主旨。
四、課后拓展延伸,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只有堅持不懈地開展整本書閱讀,才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我們要推薦一些相關的數(shù)目給學生,以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如學習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時,可以引導學生讀《天仙配》《田螺姑娘》等名著,這些是與課文內容有聯(lián)系的書,屬于課文內容的延伸閱讀。又如學習五年級下冊羅貫中的《草船借箭》一文,學生對羅貫中這一作者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就推薦該作者的其他作品,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來拓展閱讀,這是課外延申。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積累到各種知識,還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潛能。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課程實施起來雖然阻力重重,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教師,首先自己要愛閱讀、會閱讀,才能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整本書閱讀教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引領學生在書的海洋里遨游,去品味那方塊字的無窮魅力和讀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綜述_雜志論文_教學與管理雜志
[2]三門峽市第二小學:共讀共賞開啟閱讀之旅猛犸新聞三門峽-《網頁》
[3]《關于小學生自主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課題研究計劃_學霸學習網
[4]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探究劉敏-《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