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摘要:積極穩(wěn)步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每一名政治教師的共識,而在構建高效課堂實踐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問題,如部分教師對工作的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高,沒有準確掌握高效課堂構建的基本規(guī)律,使得最終的高效課堂構建效益受到了影響。在“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的變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解放出來,緊緊圍繞“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參與”四個方面,重塑教學理念、目標、內容和方式,真正提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作為高中階段關于思想道德教育、初步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程,面對“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的重任?;诖耍咧姓谓處煴仨氁獜膫鹘y(tǒng)的“知識灌輸”模式下解放出來,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還應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理性的思想價值取向、正確的法律意識等,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逐漸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意義
(一)助力教學目標的達成
通過調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制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益和質量提升的瓶頸因素和棘手問題還有很多,且這些問題存在于該課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模塊之中,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高質量達成,而通過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全面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查漏補缺,從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模塊,更為有效地促進課程教學目標的高質量達成,進而為該課程教學效能和質量的不斷躍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從以往的課堂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工作還不夠重視,培養(yǎng)的效果也不夠好。通過積極地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促使政治教師轉變教學思路,更新教學理念,并積極地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根本教學目標,強化探索和研究,同時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和激發(fā)興趣,自然有助于更為高質量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
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加強核心素養(yǎng)研究,轉變教育理念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實施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其專業(yè)水平、教學理念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效果。因此,要想促進高校課堂的構建,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全面加強新課程改革、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深入研究和解讀,重塑新的教學理念。一方面,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從單向傳輸知識的教學理念下解放出來,不能局限于教材內容,而是尊重政治學科的育人功能,關注學生在政治學習中“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時,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尊重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靈活開展課堂教學。具體來說,教師可實施合理提問,切實融合生活化案例,并借助正反面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在互動、情境、啟發(fā)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主動建構,并拓展自身的思維方式,真正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創(chuàng)設情境
高中政治課本中有許多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如貨幣換算。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尤其在經濟學方面的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有關匯率換算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入有關中美貨幣的時政新聞,引導學生分析這樣的政治事件對中美貿易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隨后,教師就能更加深入地講解如何進行貨幣換算,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當學生的思想出現(xiàn)偏差時,教師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引導,以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三)合理引入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形象性
提升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同樣是高中政治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所要認真考慮的課題。目前的課堂教學組織和實施的形象性不夠高、趣味性不夠強,無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還需要政治教師結合教學現(xiàn)狀,考慮高效課堂構建的實際情況,通過引入信息技術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從而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滿足學生學習需要。
例如:在教授“建設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模塊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對具體的知識點構成、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清晰化呈現(xiàn),如現(xiàn)代化經濟體系包括哪些內容;新發(fā)展理念的內涵;堅持新發(fā)展理念的原則等,讓學生了解該節(jié)課要學習哪些知識點,激發(fā)好奇心。之后,教師可以使用電子白板對上述的不同知識點進行細致化和形象化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為學生列舉具體案例和具體資料,同時借助白板的交互功能強化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引入微課視頻為學生進行具體化的情境構建,真正地優(yōu)化組織形式,實現(xiàn)趣味化講解。
(四)設計辯論話題,強化學生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中的理智、自主、反思等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行為特征。而要真正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時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情,科學設計辯論互動,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個人認知、生活經驗、社會閱歷等進行深入思考,并在探究和交流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最終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等。
例如,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時,在強化學生科學精神時,教師就先給學生播放了《櫻桃小丸子》中關于“買車”的片段,一家四口對于買什么車各持不同的觀點。之后,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這四種觀點進行分析、討論,最終確定理智的消費方案。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完成了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也在自由辯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正確的消費觀念,形成了科學的消費態(tài)度,強化了學生的科學精神。
結束語
總之,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高中政治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準確定位自身的角色,把教學理論運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地融入各種學習方法和技巧,做好新時期教育教學工作,與學生共同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新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才智,2020(07):34.
[2]王麗.聚焦核心素養(yǎng),構建政治高效課堂[J].高考,2020(07):179.
[3]周勇.淺談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