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輝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合作學習有許多優(yōu)勢,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巧妙地運用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不僅能讓學生深層次地把握課本內容,提升學習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诖?,以下對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引言
小組學習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課堂,還有利于在小組成員之間形成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師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科學建組,營造討論情境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思維是較為活躍的,而且呈現(xiàn)出創(chuàng)新特征,對教師來說,應該通過有效途徑促使學生展開積極思考,如此一來,其在面對問題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審視,而且學習方式也更具個性化。從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師若想保證合作學習模式能充分應用,必須針對思維習慣開展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編入合適的學習小組中,進而營造出合適的情境,針對學生合作的意識、精神展開有效培養(yǎng)。例如,開展《蟋蟀的住宅》教學時,為了使學生能對文章內容有切實的了解,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完成生字詞的學習,并了解預習的實際效果,使學生后續(xù)的學習獲得堅實基礎,并可保證接下來的教學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也可得到有效控制。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能更加深入,教師應該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出合適的問題,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展開深入思考,進而保證學習效果更理想。若想保證學生更為主動地對問題進行探究,使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能切實達成,教師應該依據(jù)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其編入合適的學習小組,并要確保學生能積極投入討論中,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就會發(fā)生碰撞,這對學生學習效果提高將起到促進作用。為了使組內討論能順利開展,教師必須針對思維形式展開探析,依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對其思維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如此可以保證學習小組的劃分更加合理,每個學習小組間的思維水平能大致相同,但是小組內的學生所具有的思維能力則應該有一定差異。這樣可以使學生真正展開獨立思考,而且能在組內展開深入討論,如此能得出正確結論。
二、重視個體差異,合理劃分小組
在傳統(tǒng)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座位式”小組分組方式過于簡單,無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間接降低了接下來小組合作質量的提升。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積極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理念組建科學小組,即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等因素劃分小組,小組內的人數(shù)不易過于多或過于少,以5~6人為主,最好每個小組內都可以涵蓋學優(yōu)生、中等生以及學困生。目的是讓各個層次學生能互幫互助,針對同一問題展開深入的探究。其中,優(yōu)等生綜合學習能力強,可以盡情表達自身的看法;中等生綜合學習能力一般,可以在優(yōu)等生提出的問題或見解中不斷完善自身的觀點;學困生學習熱情較低,學習能力較差,可以多借鑒其他兩類學生的優(yōu)點或長處,逐步提高學習興趣與能力。對于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可以讓小組內性格開朗的學生引導深入交談,讓學生將內心真實觀點闡述出來。成功組建科學小組后,合理分工才能真正實現(xiàn)小組合作的價值。首先,可以讓小組內成員自主選擇職位,包括小組長、紀律員、發(fā)言人等;其次,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過后,可以每個星期輪換一次角色,如組織每個組員輪流當小組長,鍛煉組織協(xié)調能力的同時真正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假設小組內有一名膽怯的學生,不主動回答問題,這樣每次輪到這名小學生當發(fā)言人或組長時,小學生就會多一些鍛煉的機會,從以往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回答問題到敢于在講臺上講話,這都是小組合作的功勞。通過重視學生間個體差異,合理劃分小組,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與他人合作等能力,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建筑基礎。
三、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合作學習對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學習中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翁,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地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皩W無定法”,老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老師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課堂中尊重學生意見,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在借鑒他人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發(fā)展成為獨屬于學生個人的學習方法。
四、及時抓住時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懂得審時度勢,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小組討論,然后選出代表回答問題。在對小組合作教學認知不足的情況下,部分教師容易把握不好合作教學的節(jié)奏,導致學生的討論占用了很大的時間,甚至影響到了整節(jié)課的進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不影響整體教學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討,并采用具有開放性的問題進行提問,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當小組合作討論能夠得出預期目標的時候,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得到不小的提升,甚至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預習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課文內容,并要求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時,解決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學生進行自主預習不僅有利于鍛煉學生獲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還有利于整合想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進而在小組討論中進行邏輯清晰地表達。當學生預習完畢之后,語文教師讓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來回答提出的問題,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其他小組可以在該名同學表達完畢之后進行簡明扼要的補充和糾正,教師及時進行教學總結,讓學生能夠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加深認知。
結束語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和學習模式,有利于發(fā)揮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老師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引導合作學習進行,課前科學設計,科學分組、分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學評價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陸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J].小學生(中旬刊),2021(07):42.
[2]劉曉雪.小學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新課程,2021(19):167.
[3]汪楊.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