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三階段的語文教學有其特殊性,因為復習成為語文教學的主旋律,中考備考也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既要引導學生對語文學科各個板塊的知識進行梳理,還要通過一定的訓練來鞏固知識,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這樣的復習方法會使復習課的趣味性降低,影響復習效率。初三階段時間緊、任務重,提高語文學科中考復習效率就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關注點。對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對教學的嘗試,希望對初中語文教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語文;中考復習效率;現(xiàn)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0-014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49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初三階段的語文教學備受關注,有時候甚至是被“放在聚光燈下”,因為語文學科被稱為“三大主科之一”,如何取得中考的“開門紅”,這是學校在初三階段教學中重點關注的內(nèi)容。這就容易造成初三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的現(xiàn)狀,如何提高初中語文學科中考復習、備考的效率也就成為初中語文教學重點關注的課題。對此筆者結合當前初中語文學科中考復習的現(xiàn)狀,談一談對提高語文學科中考復習效率的認識。
一、當前語文學科中考復習的現(xiàn)狀
第一,經(jīng)驗主義理論依然盛行。初中階段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已經(jīng)從最早的“雙基”目標調(diào)整為后來的三維教學目標,再到今天的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這在新的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有明確的說明。新課標對語文教學要求的新變化意味著初中語文中考復習策略也需要及時調(diào)整,但是從復習教學角度來看,還有部分教師在運用原有的經(jīng)驗,要么以教材為載體按冊依次進行“炒剩飯”的復習,要么是將三年的教材內(nèi)容按照“專題”分類,進行字詞、語法、文言文、現(xiàn)代文、寫作等方面的復習。整個復習過程中完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則相對被動,學習停留在死記硬背的被動學習模式下,復習效率較低。
第二,題海戰(zhàn)術影響學生興趣。教育部門一直強調(diào)要大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逐步摒棄應試教育思想,但是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認為學生只有做題多,視野才會開闊。而從學校角度來說,也希望通過階段性考試來了解學生的復習效果。因此,在初三復習階段,教師會給學生推送各種復習資料,學校也會頻繁組織考試,甚至語文中考復習成為“練習—考試—講評”的重復性復習套路。這會使學生緊張、疲于應付,甚至會變得麻木和厭倦考試。
第三,復習形式單調(diào)乏味。從部分教師的角度來說,希望通過中考復習幫助學生全面梳理知識,教師也希望盡量不要有所遺漏,所以在進行初三復習時基本沿用的是第一階段講授新課的模式,方法與內(nèi)容上變化不大,沒有在學生原有基礎上對教材進行“二次挖掘”,這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重復,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不高,其主體地位自然難以真正發(fā)揮。
第四,復習教學重結果輕過程。從現(xiàn)在中考的變化來看,更加突出對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的考查,所以在中考命題上則體現(xiàn)出要考查學生的積累、運用和創(chuàng)新能力。要想學生在這些能力方面有提升,則需要扎實做好復習的每一步,讓學生在過程中去積累和嘗試。但部分教師在初三復習階段以頻繁的考試來代替學生學習積累的過程,而對學生評價基本上是以考試分數(shù)為主要依據(jù),對學生學習和解答問題的過程則關注很少,并未和學生一起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直接在最后給出學生答案。這樣的復習策略會影響學生的復習效率,還會影響學生最終把復習積累內(nèi)化成語文能力,導致中考語文復習效率低下。
二、提高語文學科中考復習效率的方法
(一)教師思想與時俱進
要想做好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語文教師思想上的與時俱進是必要前提,這樣教師的復習教學行為才會真正發(fā)生改變。
首先,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中考復習教學。當前的初中語文中考考查的是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是把“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這四方面的能力全面融入考查內(nèi)容中。因此,中考語文復習不應該是簡單對已學內(nèi)容進行回顧或者再現(xiàn),而是要以知識的系統(tǒng)化、能力的提升為目標,通過有效的復習幫助學生梳理、鞏固已經(jīng)學習的知識、技能,構建學生自己的較為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體系,從而在知識的復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語文學科的復習特點。語文學科的復習內(nèi)容龐雜,涵蓋了基礎知識、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名著導讀、寫作幾大板塊。需要合理分配時間,分清主次。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著眼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展開復習。
最后,要時刻牢記“生本理念”。復習的過程一定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還要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發(fā)揮教師在復習教學中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作用,其中心是服務于學生的有效復習,通過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梳理、歸納,使基礎知識得到強化;通過在復習過程中針對重點、難點問題的學法指導以及有效的遷移性訓練,提高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獨立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還要認真研讀新的《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等相關指引中考備考的文件,把握備考方向,為高效開展中考語文復習工作做好準備。
(二)一輪復習,立體推進
一輪復習是中考語文復習最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以知識為目標、以教材為主要載體,幫助學生在拓展知識面的基礎上,構建多維、立體的知識體系。但是與傳統(tǒng)一輪復習不同的是,教師一定要重視讓學生“動起來”,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合理應用教材,避免完全依賴教材的教條式復習方式。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鼓勵自主,梳理歸納。學生是語文教學的主體,所以在復習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學生主動性、自主性的發(fā)揮,學生能夠完成的一定要交給學生去嘗試。首先,教師要結合中考考試要求,給學生明確各板塊的復習要求、目標,然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梳理歸納。例如,在基礎知識板塊,可以依照六冊教材的順序,以單元為單位進行重點字詞的歸納;為了尊重學生差異及減少學生負擔,要求每單元60個字詞,可以有差異;為了減少疏漏可以讓學生輪流當“老師”利用早讀和午讀時間進行考查,這樣就能夠以整理帶動復習且能夠以學生為中心,既節(jié)約了時間也提升了復習效率。其次,教師要注意實時反饋,了解學情,針對共性問題要強調(diào),個別問題個別輔導。并且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展重點講解,查漏補缺。這樣的復習策略能夠改變學生被動參與復習的局面,并且更加契合學生的個體需要,有利于教師以點帶面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2.內(nèi)聯(lián)外引,多維拓展。針對當前中考語文更加側重學生能力考查的要求,教師在一輪復習過程中需要合理應用教材開展復習,但是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通過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教材有效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對于教材內(nèi)的內(nèi)容,要打破常規(guī)進行適當整合與比較,從而推陳出新。具體來說,也就是要幫助學生深度思考,尋找教材所選課文的關聯(lián)所在,厘清其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比較分析中獲得新知識也能夠提升學生能力。例如,對同一作家作品進行研讀,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魯迅先生的作品,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阿長和〈山海經(jīng)〉》《故鄉(xiāng)》《藤野先生》《孔乙己》這幾篇文章從主要內(nèi)容、人物形象、寫作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與分析,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加深了對作者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行課外拓展,從而開闊學生視野。在學生熟悉了教材中魯迅先生的作品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xiàn)其課外的作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實現(xiàn)對學習內(nèi)容的融會貫通。這樣的復習方法也能夠減少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枯燥感,從而提升復習效率。
(三)二輪復習,探究拓學
從當前中考語文的內(nèi)容來看,我們發(fā)現(xiàn)固定知識的內(nèi)容越來越少,更加強調(diào)考查學生面對新情境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進入二輪復習后,教師要在了解、把握學情的基礎上,精心選擇練習開展專項訓練,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也要積極參與、大膽質(zhì)疑,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適當拓學,從而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能力。
首先,了解學生,練講結合。從教師常用的中考語文復習策略來看,教師習慣的是先講后練。但是學生在經(jīng)歷了一輪復習后,基本上夯實了基礎,這時教師再泛泛去講針對性就不足,教師要先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再針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講解,教學效率就會提高。因此,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先練再講,一般可以采取診斷性訓練來了解學生復習情況,在此基礎上調(diào)整或者優(yōu)化復習進度,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設新的情境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幫助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逐步實現(xiàn)學習上質(zhì)的飛躍,這樣能夠避免學生在題海訓練中浪費時間,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其次,鼓勵學生勤于思考,敢于質(zhì)疑,提升學生能力。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里的“思”既涵蓋要求學生主動思考的意思,也包含要求學生積極反思的意思。在語文中考復習過程中,題海戰(zhàn)術強調(diào)的是通過大量的訓練來實現(xiàn)對知識的深入認識和鞏固,但是這需要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從而使學生學習疲憊、被動,降低學習效率。而在復習過程中適當?shù)乃伎己头此迹軌蚴箤W生在反思中推進自我教育,提升學習的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要鼓勵學生敢于質(zhì)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減少讓學生被動地記筆記、死記硬背的復習模式,要鼓勵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認識,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肯定學生在思維中的閃光點,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問題,讓學生在建構中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這也能夠提升復習效果。
(四)遞進訓練,提升實效
初三階段的語文備考教學,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去梳理知識,更需要通過必要的訓練來檢驗復習效果,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從學生在初三復習成長過程來看,其復習過程是要經(jīng)歷由量變積累到質(zhì)變提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適當?shù)挠柧毷潜匾?,但是一定要注意其遞進性和層次性,不僅要注意精選精練,還要注意實用有效,最好是由淺入深、由課內(nèi)到課外,從而使訓練成為輔助學生提升的手段,從而使語文復習減少機械性,提升實效性。具體來說,在練習的設計上,第一層的練習可以以教材為依托設置課內(nèi)練習,如重點字詞、古詩文默寫;第二層的練習可以增加分類專項訓練,如側重學生閱讀能力訓練的文言文閱讀和現(xiàn)代文閱讀;第三層就可以增加綜合訓練,把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的專題練習、仿句練習和新題型的練習融入其中;第四層就要開展真題訓練和模擬題訓練,通過讓學生做中考語文真題來了解中考的題型、命題角度、命題特點等,在此基礎上增加最新的模擬題訓練,越來越貼近中考的實戰(zhàn)要求。這樣的遞進式訓練模式,能夠減少學生的畏難心理,讓學生逐步適應訓練的要求,增加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獲得感,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信心也能夠提升復習效率。
(五)優(yōu)化講評,重視方法
在初中語文備課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一定的訓練來檢驗復習的效果,對于訓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講評。講評是中考復習有效的延伸與補充,通過講評能夠矯正教師的復習策略,并且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復習中的不足或者缺陷,從而提高復習效率。但是因為初三階段考試、訓練較多,所以在教師進行講評時一般是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逐題講評,也就是每一道題都講,這樣的講評方法不僅沒有重點還會浪費時間;第二種是給學生發(fā)答案,讓學生自己訂正,有問題單獨問,但是這樣的講評效果完全取決于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不積極、不主動,講評效果也會較差。
對此初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優(yōu)化講評方法,在講評前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大數(shù)據(jù)優(yōu)勢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全面了解學情,特別是注意總結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提升講評針對性,同時要準備好鞏固性練習,真正提升學生解題能力。在講評過程中,既要重視知識更要重視方法,因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過程體驗中提升學生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對重點內(nèi)容進行拓展、延伸,爭取教師講一道題,學生就能夠會一類題。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中考復習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教師的語文教育教學能力要求非常高,需要教師從當前的課程標準要求和學情出發(fā),從各個環(huán)節(jié)著手,優(yōu)化復習教學效果,提升復習教學實效,不斷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邱愛平.初中語文復習方法初探[D].蘇州大學,2012.
[2] 陳愛玲.運用五大策略,提高語文復習課堂的效率[J].考試周刊,2009(37).
[3] 石登學.把握方向 夯實基礎 提升能力——淺談語文中考備考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0(4).
[4] 王國佐.新課改下如何上好中學語文復習課[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4).
[5] 公紹存.初中語文畢業(yè)復習策略[J].語文天地,2009(5).
[6] 聶勇,魏有會.初中語文總復習初探[J].科學咨詢,2010(32).
作者簡介:常社武(1974.2— ),女,漢族,甘肅鎮(zhèn)原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