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民
摘要:隨著高校招生制度的變革,“3+綜合”的招生制度逐漸轉變?yōu)椤?+6選擇3”。從高考的各個階段來看,語文課程在我國的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其在高考期間更好地進行學習與溝通。本文論述了新形勢下如何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高考改革;高中語文;應對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高校的招生制度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語文的比例增加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語文老師要調整教學策略,使學生在高考中更輕松、更自由地應對。
1、強化高中語文傳統(tǒng)教育
縱觀中國近幾年的高考試卷,可以看出,語文高考的考題一直都是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我們國家和世界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對于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知之甚少。隨著我國對外交往的不斷深入,外來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民族傳統(tǒng)。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肩負著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在高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把傳統(tǒng)的文化知識巧妙地融合進去。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國的語言資源,適當地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舉例來說,勸學”就是一本關于學習的重要論述,并且使人們能夠用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式去學習。本文所闡述的學習原理,對當今的學生也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在影響式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包括荀子的生平故事。在勸學”的文章中,作者鼓勵大家不斷地學習,以此來增長知識、發(fā)展人才、培育品德。在此基礎上,老師們對文中的關鍵字、句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以加深對作者的認識。在課堂上,老師要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使他們能夠記憶全文,這樣既能增加他們的知識面,又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高中語文教學要重視對學生語言習性的培養(yǎng)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習習慣。教師要充分利用早自習的機會,在早上指導學生讀書,重視朗讀。同時,還要讓學生堅持寫日記、論文或閱讀后感想等等,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語文運用和寫作的訓練。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拓展他們的眼界,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的認知能力。在上高中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們一些基本的要求。雖然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語言基礎不夠扎實,但他們還是會有一種從高中時代就開始學習的心理。所以,在第一課、第一天、第一周等階段,老師可以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教學強調積累,特別是高中語文,在語言知識上的積累是很關鍵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寫一個節(jié)選。在平時或課外的時候,他們會發(fā)現一些很好的詞匯和句子。學員要經常消化、吸收所錄之內容。學生們在寫作中積累了大量的有益素材。老師還可以讓同學們寫一份錯誤的問題清單,并定期進行檢討,以便讓同學們能夠把握住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時能避免同樣的錯誤,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3、充分利用獎懲激勵效應,優(yōu)化班級考核體系
在新一輪的高考改革中,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使他們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時,老師的目標并不在于評分,也不在于將其與分數相比較,而在于采用多種方式來正面地評價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和文章的閃光點。在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預習,同時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和不懂的問題都記下來。在教室里,老師可以讓同學們說出他們的學習成果和問題,或者把有代表性的問題呈現給全班同學。透過示范,同學們能有一種自信心與成就感。
例如,在學完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以后,老師就不用再以考題的方式來評判學生了。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舞臺上大聲朗讀,背誦,翻譯,或者是談談對這篇文章的看法以及對本文作者的認識等等。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對其進行正面的評價。如果學生的成績不理想,要鼓勵他們認識自己的缺點,并指導他們學會正確的學習方式。
4、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方法指引
4.1粗略閱讀
“粗讀”是一種快速閱讀、閱讀概要、理解要點的閱讀方式。這樣的閱讀方式可以使學生迅速地理解文章的主題和主題。比賽的時長和正確的理解。這樣的閱讀方法在將來的信息大爆炸和資訊暴漲的社會中是十分必要的。我們每天都要面臨許多有用和沒用的信息。我們不能把所有的書都看得很清楚。所以,現在我們需要用粗略的方式來了解大概的情況,并且了解整個的思想。
4.2精細閱讀
所謂精讀,就是要仔細地讀,仔細地讀懂文章的主旨,掌握每一個細節(jié),對文章的精神有一個深入而又精確的認識。對某些經典作品,采用這種閱讀方式,不要追求速度,只追求精華。精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精讀過程中,有時一個字、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要反復地讀,要不斷地領會作者的用意,并且要更深入地去發(fā)掘字里行間的意思。
5、文化傳承和文化活動的組織
隨著“四信”呼聲的不斷提高,傳統(tǒng)文化在教育中的傳承比重不斷提高,高考中傳統(tǒng)文化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理解、認同和尊重傳統(tǒng)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學中,不但要善于背誦古代詩詞,而且要積極參與各種文化活動,如詩詞朗讀、共享故事等。鼓勵學生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累積傳統(tǒng)文化的知識,并不斷地提升他們對文化的傳承與領悟能力。
結語:
總之,在我國的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為了適應新的高考新形勢,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健全的班級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確保高考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董武斌.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8):186.
[2]石玲芳. 論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趨勢一以 北京市近五年語文高考試卷為考察中心[J].荊楚學術論叢,2015(01 ):105 - 108.
[3]魏燦芬.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建議[J].教育現代化,2018,5 (03): 353-354.
[4]彭玉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J].課外語文2021(07):84-85.
[5]鄭巧慧淺析新高考下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32):24-25.
[6]方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3):106+ 108.
[7]李鳳珠新高考背景下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1(2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