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 要:具身是一種身體動作經(jīng)驗,具身認知以哲學、實驗心理學和腦科學研究為基礎,重新界定了身體與心智的關系。具身學習以具身認知理論為指導,其學習活動具有實踐性、活動性等特征??v觀時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往往局限于書本的世界,無法真正調動兒童的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尤其是低年段兒童所經(jīng)歷的書本世界無法與自身的感官行動聯(lián)結起來。而真正有效的教學,必須能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從而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和接受性。
關鍵詞:具身學習;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課標中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的建議: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fā)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學必須回歸兒童的主體學習,通過一節(jié)課讓學生進行動覺的、合作的、多感知模式的學習,力求使課堂充滿生機。我聯(lián)系《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針對自己聽過的《小水滴的訴說》一課進行課堂實錄分析,旨在更理性地關注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一、活動一:猜謎——增強具身,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屡笥眩銈儾虏滤钦l?
(師配樂朗誦謎語)對!它就是小水滴,出示小水滴卡片(板書:小水滴),它有一肚子的話要給大家訴說,你們想聽嗎?(板書:的訴說)
增強具身指的是利用一個表征系統(tǒng)(水)和一個增強反饋系統(tǒng)(本課中猜謎引出的小水滴),然后將具身的學習者嵌入一個增強的表征系統(tǒng)中。在這一虛擬空間中,學習者(二年級學生)通過一個表征的化身感知了現(xiàn)實,并且強化了學習體驗,“小水滴”這一角色提出,然后導入課題:小水滴的訴說。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代入主體“我”,將學生帶入小水滴的虛擬空間,讓他們想要去了解小水滴究竟要訴說什么。在此過程中,“小水滴”這一角色被提出,也被增強,學生想要去了解小水滴的熱情也得以被激發(fā)。
二、活動二:我很珍貴——直接具身,模擬行動
1. 出示小水滴卡通,播放音頻:大家好,我是小水滴,今天我將和大家開展一場奇妙的旅行,我去過很多很多的地方,今天我?guī)砹艘恍﹫D片給大家,你們快來看看。(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水的地方草長得很多,沒有水的地方草都枯了。有水的地方有很多牛羊,沒有水的地方什么都沒有。
師:大家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看出有水的地方草木茂盛,牛羊成群,沒水的地方寸草不生,十分荒涼。原來水可以滋潤萬物,那水還有哪些用處?我們來靜靜地聽一個小故事(播放音頻)。你聽到了什么?
生:有一滴水要去洗衣服,有一滴水去洗菜了……
師:那在我們一天的生活中水還有哪些作用?
生:刷牙、喝水、洗澡……
師:原來我們生活中這么多地方都要用到水啊,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人不吃飯能撐十天,但不喝水僅能活三天,現(xiàn)在你覺得水對你來說怎么樣?(板書:重要)
2. 出示小水滴卡通,播放音頻:小小的我其實能發(fā)揮很大的作用,但根據(jù)你們人類的統(tǒng)計,我的數(shù)量其實是很少的。
師:咦,明明老師天天看到那水龍頭的水可一直在流,為什么小水滴還會說自己的數(shù)量少?我們來看一看(播放視頻)。通過視頻,你知道原因了嗎?
生:我們能直接用的水太少太少……
師:那我們能用的小水滴到底有多么少,我們來做個小實驗感受一下,地球上的水猶如一萬粒綠豆,(出示一萬粒綠豆)小水滴們占這一萬粒中的多少,誰來猜一猜?(請生猜,勺子舀一舀)小水滴可遠遠沒有這么多,它只占到其中的七粒,(請一位同學數(shù)一數(shù))這一萬粒綠豆相當于全球的總水量,這七粒綠豆相當于我們能夠使用的小水滴,看完這個實驗,你想說什么?
生:小水滴真的太少了!
3. 師:是呀,對于我們人類來說,小水滴真的太稀缺了(板書:稀缺)。小水滴不僅十分重要,而且還很稀缺,看來他真的是很珍貴?。。ò鍟赫滟F)
直接具身完全基于學習者的身體生成所學,以此獲得本體感受經(jīng)驗。學生進入了模擬的生活場景,通過聽覺、視覺、觸覺等多感官、多知覺體驗,獲得了小水滴珍貴的經(jīng)驗。盡管前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珍惜水資源的道德認知,但是進入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后,往往結果會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師設計了一個數(shù)綠豆的小實驗,學生代表來猜一猜、舀一舀、數(shù)一數(shù)。這樣學生在沉浸性的活動中體驗、感悟、思考,學生獲得了完整的感知體驗,鞏固了增強具身的道德認知。
本節(jié)課以具身學習理論為指導,通過激情導入,帶領觀察,暢談體會,學生匯報,師生交流等形式,從認識小水滴開始,了解小水滴的遭遇,找出解決辦法,從而引出節(jié)約水資源。先指導再動手,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自覺掌握,逐漸樹立起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教師選擇教材中的三大環(huán)節(jié)為主線,以想象具身的學習形式為主要載體,作為課堂上的學習重點。
(一)以生為本,暢談感受
整節(jié)課,教師把發(fā)言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們能夠暢談自己的內心感受,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尤其是在活動三——我遭遇了不幸,在代理具身的學習形式下,學生暢所欲言,匯報自己課前的搜集所得,切切實實做了一次調查用水情況的小偵探。
(二)活動多樣,層層遞進
四個活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由增強具身開始,到直接具身,再到代理具身,最后是想象具身。由“我很珍貴”到“我遭遇了不幸”再到號召“快來幫幫我吧”,學生們從認識小水滴開始,通過視頻和匯報等方式知道了水資源的珍貴和節(jié)約用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通過自己的觀察體驗日常節(jié)水行為分類為節(jié)約水資源貢獻的價值。整個過程,學生得到了多感官和多知覺的體驗。
(三)情境帶入,體會差別
從一開始的猜謎增強具身,談話導入,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具體的情景,感受小水滴的角色的到來。之后分別通過學生參與來進行直接具身,鞏固學生的道德認知。第二個活動旨在喚醒學生對于水資源重要性的認識,第三個活動幫助學生認清現(xiàn)實生活中的浪費和污染現(xiàn)象,第三個視頻則是號召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些情境的創(chuàng)設,幫助學生感受行動的力量和對節(jié)約水資源的積極影響。
(四)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道德與法治課堂承載著主要的德育任務,課程教學與學生生活有機結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課前,教師布置學生們搜集現(xiàn)生活中許多污染水資源和浪費水資源的現(xiàn)象課堂上進行小組匯報。這一系列的代理具身,實際上也是使學生了解水資源污染和浪費之多,幫助他們培養(yǎng)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具身學習的運用,讓道德教育獲得了可喜的成果,學生在班級、在學校、在家中都有了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和行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將具身學習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全身心地行動起來,知識認知得到鞏固,道德認識得到強化,實際行動得到保證,如此,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真正目的才算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董芬,彭亮. 身體視域下的體驗學習與具身學習[J]. 教育導刊,2016(04):5-8.
[2] 李楠,王園園. 具身學習探析[J]. 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30(03):14-16.
[3] 楊子舟,史雪琳,荀關玉. 從無身走向有身:具身學習探析[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05):3-6.
[4] 楊南昌,劉曉艷. 具身學習設計:教學設計研究新取向[J]. 電化教育研究,2014,35(07):24-29+65.
[5] 李青,趙越. 具身學習國外研究及實踐現(xiàn)狀述評——基于2009-2015年的SSCI期刊文獻[J]. 遠程教育雜志,2016,34(05):59-67.
(責任編輯: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