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霞
摘要: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彰顯著學生的閱讀基礎與語文整體水平。本文通過簡要論述讀寫結合方法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性,從積累習作素材、尋找習作方法和樹立習作自信心三方面進行分析,探索了運用讀寫結合方法指導小學語文習作的策略。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一、讀寫結合方法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性
習作是教師檢測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學生表達自我觀點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自古以來,讀與寫二者是分不開的。如同清乾隆時蘅塘退士孫洙所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文教師運用讀寫結合的方法來指導小學語文習作,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大量優(yōu)秀的習作題材,而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通過提煉寫作手法來提高學生的表達技巧,注重學生在讀寫過程中的情緒與心理,設置合理的教學評價,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創(chuàng)作的自信心,促進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提升。
二、運用讀寫結合方法指導小學語文習作的策略
(一)結合語文教材,從閱讀中積累習作素材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錄的文章多屬于名家上乘之作,文章在語言風格、字詞運用、布局謀篇和脈絡結構上有著極大的參考與借鑒意義,是提升語文寫作水平的有利資源。教材中所涉及的文章,均按照不同的主題被劃分為不同的單元,而同一主題之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相關閱讀來發(fā)散自身的習作思維,收集到有利于創(chuàng)作的新穎素材,應用于習作中去。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老舍的《他像一顆挺脫的樹》這篇課文時,學生們將文中涉及人物心理描寫、外貌描寫和修辭手法整理好后,學生已對祥子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此時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上篩選幾個人物畫像,然后詢問學生祥子應該是哪一位。學生在說出準確的答案之后,教師再相機告訴學生,我們之所以能夠迅速地發(fā)現(xiàn)他就是祥子,是因為作者高超的人物刻畫水平,那么你們想知道祥子在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嗎,他又會遇到什么樣的人呢,那些人也如同祥子一般生動直觀嗎。本節(jié)課后我們可以通過閱讀《駱駝祥子》來揭曉答案。語文教師從教材出發(fā),將課文內(nèi)容延伸到相關的閱讀素材上,使學生有了閱讀的動力與興趣,從閱讀中積累人物寫作的素材,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二)指導閱讀方法,提供具體的習作鍛煉途徑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學生物質水平的提高,學生能夠輕易地獲得閱讀資源,但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雖然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籍,但當要求學生進行寫作時,學生仍舊會感到困難而難以下筆。這是因為小學生的思考方式較為單一,他們認為閱讀與寫作是兩個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如果要提高寫作水平,他們更多依賴于各式各樣的作文書,而不知道從廣泛的閱讀中尋找寫作的手法。因此為幫助學生的習作更具特色和閱讀的有效性,語文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應當設置具體的習作鍛煉途徑,引導學生將閱讀與習作結合起來。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內(nèi)容是縮寫故事,本單元涉及的是民間故事,其形式與內(nèi)容都是學生較感興趣的,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相關的課文時,結合本單元的習作內(nèi)容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能夠正確掌握縮寫這也技能,這其實也是在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能夠使學生抓住文章的詳略與整體脈絡,明確如何突出文章主題,使學生明白在寫作過程中要詳略得當,主題鮮明。
(三)注重過程評價,幫助學生樹立習作自信心
任何優(yōu)秀的語文習作都是內(nèi)驅力與外驅力結合所產(chǎn)生的,因此教師在運用讀寫結合方法幫助學生進行習作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習作自信心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寫、愿寫,在內(nèi)外驅動之下所創(chuàng)造出的寫作作品,能夠鼓舞他們繼續(xù)深入地學習寫作知識與本領。比如,在教學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心愿”時,教師可以請學生以匿名的方式書寫自己的心愿,這樣能夠使學生以開放與大膽的姿態(tài)參與到習作中,而教師因為不知道這些文章的小小創(chuàng)作者是誰,所以能夠不帶主觀判斷去評價與認可學生的習作。按照這樣的方式來寫作有關心愿的題材,能夠使學生通過發(fā)揮想象力,抒發(fā)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文字間流露出長久的渴望。值得注意的是,在該類題材的習作評價過程中,語文教師更多地是就學生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進行點評,而對學生們天馬行空的心愿,主題是否深刻具有深度不應過度吹毛求疵,這是因為大多數(shù)小學生正處于外驅力發(fā)展階段,他們十分看重自己每一次創(chuàng)作在教師眼里的認可度,教師的評價能夠影響到學生創(chuàng)作的動力與激情。學生通過教師帶領,閱讀匿名創(chuàng)作者的文章,使他們以新的眼光與心態(tài)去認識他人的寫作方式,進而提高寫作水平。
三、結語
讀寫結合方法能夠為小學生提升自身寫作水平提供適宜的學習途徑,如果說閱讀是輸入,那么寫作便是輸出,但二者其實是一個整體,是互相影響與發(fā)展的。小學語文教師通過讀寫結合方法使學生放寬寫作的眼界,從廣泛的閱讀中去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與動力,在持續(xù)的習作鍛煉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文武.從閱讀走向習作——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的方法與途徑探討[J].新教育,2021(13):34-35.
[2]伏艷敏.小學高年級語文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習作能力研究[J].新課程,2021(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