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英
摘要:民族音樂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寶藏,有著獨特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是民族文化的一種特有體現(xiàn)。民族音樂的運用與傳承對研究與保護民俗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大力推進精神文明的今天,民族音樂走入了人們的視野,也越來越被重視。初中時期的學生在音樂感知方面有著很強的可塑性,因此教師把民族音樂融入到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中,不僅可以使得民族音樂得以延續(xù)和發(fā)展,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關鍵詞:民族音樂;初中音樂;運用;傳承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推進,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成為了教師新的教學目標。當前形勢下,音樂教育也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把民族音樂與初中音樂結合起來,也成為了教師教學的新模式。民族音樂各具特色、形式多樣,在藝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把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作為自己完成的教學目標之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民族音樂的魅力,使得學生喜愛民族音樂,進而建立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意識,為促進民族音樂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一、分析把民族音樂融入到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意義
民族音樂象征著一個民族的文化,通過民族音樂,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民族的發(fā)展歷史與文明。民族音樂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中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學生在民族音樂的學習當中,不僅可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還可以迸發(fā)出其民族自豪感。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的同時,還可以陶冶情操,建立學生的文化認同感。音樂有著很好的感染力,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對傳承民族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積極地推動作用。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有著很多民族,每個民族都各具特色,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而民族音樂不僅是民族文化的靈魂所在,還是一種民族財富。民族音樂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于生活,是文化的一種延續(xù)。民族音樂能夠很好的反應一個民族的特色與氣質。在現(xiàn)階段教學中,民族文化的運用與傳承越來越被重視,因此教師要把傳承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作為己任,有機地把民族音樂和初中音樂教學結合起來,以此高效地提升初中音樂教學質量。
二、探究民族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與傳承的實施策略
民族音樂教學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有著重要影響,但是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對民族音樂進行授課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跳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范疇,出發(fā)點應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想法燃起起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熱情。
2.1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抱有對民族音樂濃烈的學習欲望,才可以使其積極主動地置身于民族音樂的學習當中。因此要想使民族音樂得以發(fā)揚壯大,教師就要通過有趣的、別出心裁的課堂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一上冊《喀什的春天》授課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提前對喀什地區(qū)的特色進行了解。比如有哪些特產、人文特征、地理位置及四季特點。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述自己所了解到的內容,展開討論。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喀什的風土人情,讓學生通過視頻及圖片充分領略喀什風光。這樣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開啟課堂教學,不僅會降低教學的難度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知能力。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其引導,讓他們主動探索尋求更多的音樂知識。
2.2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初中階段的學生天性活潑、心智不太成熟,正值青春懵懂期,而且喜歡玩游戲。教師應該抓住這個時期學生的喜好特點,可以把游戲貫穿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民族音樂。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二下冊《瑤族舞曲》授課時,教師可以先通過介紹瑤族的歷史及民族音樂特色,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輪流上前進行舞蹈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感悟音樂的魅力。教師還可以針對比賽過程中,表現(xiàn)較突出的小組給出表揚和一定的物質獎勵,進而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如果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專業(yè)講座,讓學生在與專業(yè)人士溝通交流中,擴大知識范圍,加強對民族音樂的學習,使得其音樂素養(yǎng)得以提升。
2.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跟隨著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腳步,網絡教學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內容涉獵也十分廣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使用網絡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主動搜羅感興趣的民族文化,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的見解,然后對此展開討論,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民族音樂大多表述的是生活場景及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使其對音樂內容展開暢想,獲取民族音樂的內涵。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民族音樂融合到初中音樂教學中,不但可以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飛速提高,還可以使得民族音樂得以流傳。因此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把民族音樂教學當作工作重心,使得民族音樂得以傳承。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加強專業(yè)知識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為傳承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張丹.民族音樂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性探析[J].戲劇之家,2022(12):181-183.
[2]張辰.傳統(tǒng)民族音樂文化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滲透[J].藝術大觀,2021(3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