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婷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微課作為全新的課堂教學手段應運而生,對于推動有效學習起到積極作用。美術是中小學階段的藝術類學科之一,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載體,挖掘微課的多元功能,整合豐富的教育素材,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在真切的視聽感知中獲得啟發(fā),讓美術課堂煥發(fā)活力與生機。因此,本文研究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借助微課的交互性、開放性、個性化特征,推進直觀、生動、高效的美術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深受美術教育熏陶,潛移默化提高美術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美術;核心素養(yǎng);微課設計
微課的設計與應用以信息技術為工具,更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與興趣偏好,整合碎片化、結構化的教學資源,增添教學的趣味性、拓展性與實用性。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抓住微課的基本特征,發(fā)揮微課優(yōu)勢,服務于新課程改革,彌補傳統(tǒng)美術課堂的教學弊端,借助微課營造美術課堂氛圍,帶給學生個性、趣味、愉悅的學習體驗,提升美術教育實效性,激發(fā)學生美術興趣與美術靈感,提升美術教育實效性。
一、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微課即整合碎片化的知識點,制作8-10分鐘左右的短視頻,生動呈現知識要點與難點。微課短小精湛、個性鮮明,深受小學生歡迎,并且借助微課能夠清晰地講解美術知識點、強化美術訓練活動,對于優(yōu)化美術教學起到重要作用??傮w來看,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諸多,主要表現為:
首先,微課有利于營造課堂氛圍。小學階段是美術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但是在以往的美術課堂上,由于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學生難以提起興趣。借助微課教學模式,引入更多精彩有趣的音樂元素、故事元素、文化元素等,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各種方式呈現知識內容,學習過程更有趣,課堂氛圍濃厚,學生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其次,微課有利于喚醒創(chuàng)新精神。在美術活動中,每個學生表現出差異性特征,為了讓他們體驗美術的魅力,激發(fā)自主學習興趣,借助靈活多樣的微課,呈現知識、布置任務,成功調動藝術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保持探索激情。再有,微課有利于化解學習難點。美術課程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創(chuàng)造應用能力提出較高要求,教師遵循實情,合理設計微課,分解知識點,能夠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提高效率。
二、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一)微課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在一節(jié)美術課上,導入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利用微課導入課堂活動,能夠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結合教學主題,向學生清晰地展示相關背景知識,為課堂有效學習活動做好鋪墊。由于微課短小、精悍、有趣,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認知水平,教師精心設計微課,增添課堂趣味性與體驗感。比如學習《識別公共標志》時,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設計微課,展現各種公共場合的標志,并選擇一些常見的標志圖形讓學生想一想:“這個標志代表了什么?”“如果讓你設計一個公共標志,你會用到哪些圖案、設計什么顏色?這個公共標志的意義是什么?”生動的導入,幫助學生了解各種標志,并順利導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二)微課在情境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很難在課堂保持長久注意力,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教師應抓住微課的優(yōu)勢與特色,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好奇心與探索欲。比如學習《泥捏器皿》時,泥巴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而且?guī)缀趺總€學生都玩過泥巴,對于用泥巴塑造各種造型非常感興趣;而器皿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利用微課視頻展示各種各樣的器皿,觀察不同的花色、不同的造型,學生在鑒賞泥塑作品的同時深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產生積極的情感;在此基礎上觀察泥捏器皿的制作過程,學習“手捏法”的運用,并構思泥捏器皿的造型特征、紋飾特征等等,加深美術感知力,為接下來動手實操做好準備。
(三)微課在傳授知識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小學生以直觀思維為主,學習美術的經驗不足,生活閱歷有限,為了讓他們更及時、更深入地理解美術知識,消化吸收,學以致用,在美術課堂應用微課直觀、形象地展現知識重點與難點,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美術知識的領悟與理解,提升美術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比如學習《對剪花樣》時,低年級的小學生對剪紙手工很感興趣,但是如何制作“對剪花樣”卻有一定的難度,應用微課展示各種對剪花樣的作品,并詳細地演示剪紙細節(jié),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剪紙技巧,并上網收集更多有趣的對剪花樣教學視頻,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并躍躍欲試地動手實踐,提高學習有效性,樹立學習自信心。
(四)微課在生活體驗環(huán)節(jié)的應用
眾所周知,生活是美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倡導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借助微課為載體導入更多生活化資源,打破傳統(tǒng)美術課堂的時間與空間束縛,給學生帶來更多有趣的美術元素,拓展美術思維,激活創(chuàng)作靈感。比如學習《質樸智慧的民間玩具》時,我國民間玩具種類多樣、造型獨特、色彩鮮明,而且制作材料就地取材,貼近生活,非常有趣。在課堂上通過微課視頻展示各種民間玩具,并從美術視角出發(fā),指導學生從“形”和“色”等角度感知民間玩具的魅力,如宮燈、風箏、布袋木偶、紙翻花、竹蜻蜓等等,了解民間玩具的各種材質以及制作工藝,拉近生活與藝術的距離。
總之,見微知著、小中見大,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具有積極意義。小學美術教師要把握微課應用特征,立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挖掘微課的多元功能,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新穎的美術課堂,成功調動學生美術探索興趣,在自主學習與深入探索過程中保持興趣、深化情感體驗,利用微課技術優(yōu)化美術教學活動,讓美術課堂充滿童真童趣,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沈沁.運用微課開展小學創(chuàng)意美術拓展課教學的思考[J].參花,2021(2):101-102.
[2]孫華春.微課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及實踐方法[J].美術教育研究,2021(1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