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緯華
摘 要:幼兒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比較基礎,但是必不可少,對幼兒行為習慣的規(guī)范以及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影響。許多幼兒園教師從民間工藝中吸取養(yǎng)分,進一步豐富德育的手段及形式,全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凸顯一定的地域特色,確保幼兒園課程更加完善和規(guī)范。在融入德育元素之前,幼兒園教師需要提升自身對民間工藝的理解及認知,了解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標準,以此來實現對癥下藥和與時俱進,保證幼兒能夠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關鍵詞:德育;民間工藝;幼兒園課程
引言
民間工藝是比較特殊的教育教學元素,對幼兒的吸引力比較大,幼兒的接觸頻率較高,能夠產生一定的熟悉感。教師則需要從幼兒的視角出發(fā),深入剖析民間藝術中的德育教育資源,真正實現德育工作的有效拓展及延伸,借助民間工藝來加強對幼兒言行舉止的指導及教育。保證幼兒能夠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以及自主自覺的學習意識。
一、幼兒園德育現狀
幼兒園德育的系統(tǒng)性比較明顯,對幼兒的成長成才有深遠持久的影響。在開展幼兒園德育課程教學工作時,有的教師因為教學時間偏短,教學經驗有限而出現了許多思想上的偏差,忽略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拓展及延伸,沒有著眼于幼兒健康成長發(fā)展的具體規(guī)律制定科學合理的德育課程。實質的課本講述類型比較單一,還未構建科學完善的教育教學體系。教師在德育教學工作上投入的時間比較短,缺乏一定的教學耐心,實質的德育教育質量和效果不夠理想。
二、基于德育的民間工藝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對策
(一)積極豐富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教學活動的實踐性不容忽略,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作用。幼兒教師則需要做好準備,給予幼兒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機會,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主題和元素,鼓勵幼兒主動展示自我。民間工藝的類型比較豐富,教師需要注重合理分配,為不同游戲活動的開展做好準備。比如在開展跳房子、踢毽子、轉陀螺時,教師則可以融入民間元素,營造濃厚自由的文化氛圍和環(huán)境,一方面?zhèn)鞒兄腥A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給予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強化幼兒對民間工藝的認知及理解,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文化自信心,確保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其中提升個人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
(二)全面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
教學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非常直接,教師需要以民主性為基礎,積極活躍整個課堂氛圍,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保障幼兒能夠全身心地參與到各種課程活動中。情境教學非常關鍵,教師需要激發(fā)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將制作精美的民間工藝品擺放在教室中,讓幼兒能夠按照個人的興趣自主欣賞和模仿,主動接受優(yōu)秀藝術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比如很多幼兒對剪紙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主動邀請這方面的專家講解與剪紙相關的制作技巧和流程,強化幼兒對民間工藝的認知。很多幼兒能夠在主動模仿和參與中產生良好的探索欲望及動機,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對剪紙這種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一個全面的認知,進而逐步形成一定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愛國主義情懷。教師則可以通過講述剪紙小故事的形式加強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引導和思想上的熏陶,有效突破教學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豐富德育教育的手段和素材,確保幼兒園教學工作能夠取得新的突破。大部分的幼兒能夠主動參與其中,說出不同的想法及意見,逐步理順個人的學習思路,實現舉一反三和事半功倍。
(三)深入剖析教學素材
教學素材是開展幼兒園德育活動的重要參照和藍本,對教學方向的影響比較直接。教師需要深入剖析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園的新教材,了解其中的育人觀念和育人目標,進而實現對癥下藥。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我國的民間工藝非常豐富,在實現育人目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主動探尋新的教育對策和思路,利用具有一定教育特色的文化教育資源,加強對不同藝術類型的有效分析及總結,提供豐富的教育教學內容,為后一階段的德育工作提供做好準備。趣味性教學活動的開展是重點,教師則可以采取多種現代化的教學對策,生動直觀的展示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文化價值觀以及民族自豪感,強化幼兒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讓幼兒產生一定的家國情懷。民間工藝非常豐富,比較典型的有刺繡、泥塑、皮影、陶彩以及編織,這些民間藝術的實踐性比較強,有助于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教師則可以著眼于當前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從蘇繡出發(fā),利用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教學資源吸引幼兒的眼球,豐富教學素材及內容。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蘇繡的發(fā)展歷史以及制作動畫,彌補幼兒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以上的不足,讓幼兒能夠真實客觀生動的了解蘇繡的來龍去脈和制作流程。大部分的幼兒能動性比較強,同時能夠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自主模仿。教師只需要提前準備好相關的素材讓幼兒自主創(chuàng)新,逐步鍛煉幼兒良好的動手能力和行為習慣,加強對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保證幼兒能夠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會自主規(guī)范和自我反思。
結語
在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民間工藝的出現頻率較高,這種特殊的教育元素有助于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師需要豐富德育內容及形式,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并深入剖析教材,進而提升德育對幼兒的吸引力,確保幼兒能夠主動學習民間工藝,產生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和能動性。
參考文獻:
[1]鮑錦霞.? 將傳統(tǒng)民俗文化融入幼兒園德育工作中的策略與研究[J].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 2021(1):1.
[2]劉晶, 張冬梅, 曹靜.? 茶文化融入幼兒園德育教育的實踐研究——以大班“知茶學禮”活動為例[J]. 試題與研究, 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