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王宇廷 張楊
摘 要:近幾年,為了順應國家的教育政策,全面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我國的中小學越來越注重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把體育教學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目標,學校在開展體育活動的同時,還引入了諸如足球等運動項目。
關鍵詞: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教學;教學路徑
前言
為了提高國民體質,為了適應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把足球作為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之一。足球的教學非常靈活,可以通過游戲、多媒體等手段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趣味足球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方式,它能促進學生的體質和興趣的養(yǎng)成。在體育足球賽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有關的策略,讓學生在比賽中體會到樂趣,進而提高自己的足球技術。
1、提升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作用
首先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發(fā)展特點來看,小學生正處于大腦尚未完全成熟的發(fā)育階段,極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轉移注意力。也就是說小學生的專注力較低,想要讓他們專注一件事物,就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另外,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教學中采用趣味性教學,能夠更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專注課堂。同時趣味性的內容可以更好的調節(jié)學生的狀態(tài),緩解由于外因導致的疲憊和焦慮,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其次,“玩”是最能開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手段”,通過趣味性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更加的“大膽”,從而更有助于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開發(fā)和鍛煉。在玩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更好的體會團結協作,培養(yǎng)集體意識。最后,提高小學體育足球教學的趣味性,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小學生在玩中鍛煉身體,促進生長發(fā)育?,F如今的教育讓學生的學習負擔十分繁重,家長更是為了防止學生輸在起跑線而不顧學生的意愿為其報名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學生的自由時間大大的縮減,因而體育課成為了孩子唯一放松、解壓和鍛煉的時刻,而足球運動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參與性,并且靈活性大,對學生的吸引力強,如果再增加一些趣味性,學生就會更愿意參加,從而實現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
2、提升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策略
2.1 加強教學設施的投入
在小學足球教學過程中,學校要為足球教學設施的配置提供可靠保障。相較于其他體育項目,足球對教學設施的要求較高,除了一塊較為專業(yè)的足球場之外,還需要相應的熱身器材、專項訓練器材等等。對此,學校應該合理安排在各個體育項目教學方面的投入,并依照自身發(fā)展情況,努力達到標準。尤其對于一些偏遠地區(qū)的小學,國家應該適當加大足球教學設施的投入,讓這些學生也能體會到足球運動所帶來的快樂,這能在增加足球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促進我國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fā)展。
2.2 創(chuàng)設更加專業(yè)的教學環(huán)境
首先,在小學足球教學中,學校應該聘請專業(yè)的足球教師任教,為學生制定更科學的教學計劃,同時也保證學生能接受更加系統(tǒng)、專業(yè)的足球訓練。其次,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足球學習環(huán)境,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足球教學管理機制。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諸多小學的足球場建設并沒有達到標準,甚至部分小學根本就沒有足球場,再加上其他體育項目教學的經常性占用,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這嚴重阻礙了足球教學質量的提高?;诖?,學校可以在足球場周圍建造防護網,并在全校范圍內發(fā)出公告:除極特殊情況外,與足球教學或比賽無關的師生不得入內??茖W完備的教學管理機制和專業(yè)的足球教師是提高小學足球教學趣味性的重要保證,這不光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同時還能促進小學足球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2.3 利用游戲教學完成日常訓練
在進行日常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趣味游戲來完成,例如“另類丟手絹”游戲,全班同學圍成一個圓形,讓一個同學通過帶球跑的方式進行“丟手絹”,在選定目標后用腳定球,將球定在目標身后開始逃跑,目標起身追趕,若在對方跑到位置前抓不住,則成功,若為追趕成功則繼續(xù)帶球跑,進行新一輪“丟手絹”。在這個游戲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跑步能力,同時也鍛煉了運球和定球技巧。學生們在游戲中收獲了快樂,同時也完成了訓練。
2.4 利用多媒體講解理論知識
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想要提高趣味性,教師可以將課堂從戶外轉移到室內,然后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成視頻播放給學生,例如在進行足球訓練前,教師可以通過中國古代的游戲“蹴鞠”來進行引入,通過動畫的形式像學生們展示古代人的“蹴鞠”游戲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將“蹴鞠”與足球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討論這一問題,并且選擇一個代表進行發(fā)言,表現最好的一組同學將成為后續(xù)的小組組長,通過這樣自由討論和評比的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讓學生更有參與感。
2.5 組織比賽培養(yǎng)團隊意識
如果只是單純的重復一個訓練和動作,學生們就會失去興趣,從而產生懈怠感。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基礎的訓練轉化為游戲,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進行兩點間運球訓練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游戲比拼的方式來完成:以小組為單位,從組長開始依次將球傳遞給自己的組員,傳到最后一個人開始第二輪傳球,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通過這種競技比拼,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鬧的過程中完成了訓練,收獲快樂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技能。
3、結語
提高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響應國家“校園足球”的號召,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等工具,從理論指導,動作解析,日常練習,以及實戰(zhàn)練習等多維度出發(fā)豐富課堂內容,全方位的引導學生熟練動作要領,提高專業(yè)技能,并通過實踐比賽培養(yǎng)團隊意識以及“勝不驕,敗不餒”的體育競技精神,在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和綜合素質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精神。
該論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吉林省省直中學校園足球開展現狀調查》,課題批準號GH181146
參考文獻
[1] 張鵬程. 提升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路徑分析[J]. 基礎教育論壇,2021(25):57,59.
[2] 方樂安. 增強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路徑探索[J]. 文淵(小學版),2020(8):53.
[3] 周科. 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提升方法[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2):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