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聰
摘要: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年代,智能手機正逐步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由于人們利用智能手機獲取的信息和休閑活動日益增多,形成了一種“手機依賴”。一些初中生因為其特殊的年齡和心理因素而形成“手機依賴”,從而使他們沉溺在“智能手機”的泥潭之中。文章從初中生“手機依賴”的現(xiàn)狀、原因和危害等方面闡述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初中生;手機依賴;心理分析;應對策略
前言
雖然學校里已經完全不允許使用手機,但也有不少的同學,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將自己的手機,帶進了學校。手機是學生、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媒介。但隨著手機的普及,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初中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這不但對他們的學業(yè)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對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響。怎樣使學生們從對手機的依賴性中解脫出來,使其更好地使用,從而使其更好地發(fā)揮其積極的功能,就成了目前許多初中老師和父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手機依賴的危害
初中生正確地運用手機,對他們的學習、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但如果運用得不好,造成了一定的精神依賴性,就會造成很多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對學業(yè)造成了一定的負面作用。初中生正是學習知識的緊要關頭,要是一直用手機,肯定會縮短他們的學習進度,從而降低他們的學習效率。二是對學生的人際交往產生了一定的干擾。有很多的手機交友程序,通過這些交友軟件,學生們可以體驗到“網友”的網絡生活,長期地適應這樣的社會交往,會使他們在實際的社會交往中不知所措。三是對學生的身心和心理素質有一定的不利作用。網上有很多的學習資料,但也不乏一些不好的信息,很輕易地就會被那些壞消息所迷惑,如果長時間的沉溺于這些負面的內容,會對他們的三觀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對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產生很大的傷害。
二、初中生手機依賴的心理分析
(一)攀比從眾心理
初中生很可能會被主流的大眾文化所迷惑,因為他們已經養(yǎng)成了與他人相同的習慣,如果和其他人不同會使他們失去安全感。所以,如果是有同學拿著自己的手機,那么別人就會因為攀比而要求家長幫自己購買,用不了多久,教室里就會有人蔚然成風,時間長了,同學們還會互相比價格高、配置好,一來會讓家庭的經濟壓力大,二是這樣的作法會使學生產生以錢為尊的思想,重視物質。
(二)滿足心理需要
對學生而言,手機可以幫助他們在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別是那些住宿的人。有的學生一待就是一個多月,而初中生正是充滿活力和好奇心的年紀,因為他們想要和外面的世界溝通,所以他們把自己的手機當成了通訊工具,天天看著新聞,和校外的朋友閑聊,可以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很大的滋養(yǎng),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適應這樣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學校里,手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這些,如今的手機擁有很多的游戲特性,所以才會出現(xiàn)很多的青少年使用,初中的時候,學校里沒有什么娛樂項目,由于在學校里住久了,他們無法得到充分的娛樂需要,手機游戲可以很好地彌補。
三、解決初中生手機依賴的對策
(一)提升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徹底消除初中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要提高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首先,向同學們說明使用手機成癮的危險,父母和老師不能以居高臨下的口吻來解釋,而是要把自己代入到他們的立場去解釋。其次,老師和父母要使他們意識到他們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在學習,這是他們目前最重要和最緊迫的工作,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學業(yè)上去。最后,父母和老師應該讓孩子們反思一下,讓他們認識到,手機僅僅是幫助我們的日常,并非我們生活的唯一的一部分。在未來,他們會看到成千上萬比手機有意思的事物,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這樣他們將來就會有機會去體驗那些事情,從心理上給他們設定一個更大的目的,讓他們可以將自己的精力從手機上移開。
(二)家長盡到監(jiān)督責任
在學校以外,家庭是最多的時間,所以父母的監(jiān)管就變得非常的關鍵。首先,父母要給他們一定的財務上的約束,在他們的基本需求得到了保證以后,不能過于縱容他們,任憑他們的脾氣去做,要讓孩子懂得賺錢的艱辛,這樣才能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花錢習慣,避免與人攀比。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父母要多和子女交談,一是要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二是要讓他們有機會與外界溝通,因此,他們對手機的心理需要就會減少。最后,要教會小孩如何正確地用手機,不要對手機上癮。就拿我們周圍真實的生活來說吧,告訴他們,一個朋友的兒子,因為太喜歡玩手機,戴著眼鏡,也有可能是班上排名靠前的學生,因為玩游戲而掉到了班上后幾名,讓他們感覺到危險,然后就會主動離開手機。
(三)校方建立手機使用制度
有不少同學都是在學校住宿,所以為了和家人交流,隨身攜帶的手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這絕不能讓孩子們隨意地玩手機,應該在校園里設立一個完善的手機制度。老師們會適時地組建父母的微信群,讓他們幫助老師做好自己的工作,老師們在微信群中適時地清點了一下同學們隨身攜帶的手機。然后老師們按照父母的意見把學生的手機放到一起,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當同學們通過手機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時,要從班主任那里取回手機,用后,再將手機交給老師。為了避免一些同學偷偷存錢買手機而不被父母知道,嚴禁使用手機進入課堂,一旦發(fā)現(xiàn),將會受到嚴肅的批評。
結語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智能手機正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然而,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更多的人,特別是初中生陷入了“手機依賴癥”的困境。不過,我們也許會意識到,“手機依賴”對初初中生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只要我們學校、家長、社會通力合作,認識到“手機依賴癥”給學生帶來的危害以及與之有關的各種因素,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的氛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減少學生對“手機依賴癥”的心理,使其真正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丁冬泉.初中生“手機依賴癥”的早期干預研究[J].考試周刊,2012(46):180-181.
[2]陳思.農村初中生手機成癮的原因及對策探究——以湖南省T學校為例[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2):97-100.
[3]湯建軍,郝加虎,韓慧等.蚌埠市初中生手機使用依賴與傷害發(fā)生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6(2).
[4]董海軍,楊榮輝.初中生手機依賴與需求的實證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4(4).
[5]馬燁.初中生對手機媒體的使用與滿足分析一基于對北京市24名初中生的深度訪談[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1.
[6]鄭雅雙.初中生手機依賴癥的心理分析及早期干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3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