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順
摘要:文章簡述幼兒禮儀習慣的內涵,分析培養(yǎng)幼兒禮儀習慣的重要意義,指出幼兒園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從幾個方面探討培養(yǎng)幼兒禮儀習慣的具體策略。作為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要起到榜樣示范作用,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禮儀意識;要通過多種方式,為幼兒創(chuàng)建良好的禮儀教育場所;要注重在日?;顒又袑τ變哼M行禮儀教育;注重家園協(xié)作,將幼兒園的禮儀教育和家庭的禮儀教育結合起來;還要注重幫助幼兒家長改變陳舊的家庭教育理念。
關鍵詞:幼兒;禮儀教育;行為習慣;思想品德教育;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32-0037-04
如果一個人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就很難糾正,就會影響今后的成長,甚至成為人生的遺憾。幼兒時期是一個人自我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因此,幼兒園著手對幼兒進行禮儀養(yǎng)成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能使幼兒傳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禮儀文化,還能使幼兒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具有優(yōu)良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從而為培育高素質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幼兒的禮儀習慣是一項較難的工作,在平時的養(yǎng)成教育中,教師要讓他們反復去學習一些良好的禮儀習慣,使他們逐漸地適應這些禮儀習慣。下面簡述幼兒禮儀習慣的內涵,分析培養(yǎng)幼兒禮儀習慣的重要意義,指出幼兒園禮儀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從幾個方面探討培養(yǎng)幼兒禮儀習慣的具體策略。
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齡,禮儀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幼兒禮儀、青少年禮儀和成年人禮儀。如其名,幼兒禮儀教育是專門針對幼兒進行的禮儀教育。關于幼兒禮儀的定義,藍晟在《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滲透幼兒禮儀養(yǎng)成教育》一文中提出:“幼兒禮儀是幼兒在幼兒園、家庭、社會活動中要遵循的基本禮儀和行為規(guī)范?!崩钣勒湓凇度绾伍_展幼兒禮儀教育》一文中說:幼兒禮儀是指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養(yǎng)成的良好行為和優(yōu)秀品質。而在《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探索》一文中,耿向陽把幼兒禮儀界定為“幼兒在幼兒園、家庭和社會活動中要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認為幼兒禮儀應該成為幼兒的“必修課”。
關于幼兒禮儀的內容,王敏在《幼兒禮儀教育的內容、原則和途徑》一文中提出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生活禮儀、學習禮儀和公共場所禮儀。這些禮儀可以分為三類:飲食禮儀、儀容禮儀、交往禮儀。所謂飲食禮儀,是指幼兒要學會正確的吃飯方式,保持桌面、地板和碗筷的清潔,不造成食物的浪費,不爭搶食物,吃飯時不大聲喧嘩等。所謂儀容禮儀,是指幼兒要有良好的穿著和整潔的衛(wèi)生習慣,學習正確的坐、站、走的姿勢。所謂交往禮儀,是指幼兒要學會基本的交際語言,懂得尊重父母等長輩,懂得以年紀的長幼來稱呼他人。邱紅燕在《基于游戲的幼兒禮儀教育實踐策略》一文中表示:心理學研究顯示,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行為必須經過三個階段:情感、認識、實踐。通過這三個階段,幼兒的禮儀情感、禮儀認知和禮儀行為在不斷積累中逐漸形成穩(wěn)定、良好的禮儀習慣。
習慣影響著幼兒的成長,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禮儀習慣。如果孩子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偉大的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我們要追求一個好的習慣。好的禮儀習慣對人的一生非常有利,而一旦形成不好的習慣,人生就會很累。習慣的威力很大,就像一根繩索,天天用來纏繞,時間一長,就會堅韌起來。從小培養(yǎng)起來的習慣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禮儀習慣是影響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所以,幼兒教師要格外注重幼兒良好禮儀習慣的培養(yǎng),要從各個角度采取各種方法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品德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而良好的禮儀習慣則可以促進人的道德品質的提高。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對于孩子家長和幼兒教師來說是一種早期規(guī)劃,只有讓禮儀習慣早早養(yǎng)成,才能促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前很多幼兒園以全面的素質健康訓練為主,但也有一些幼兒園忽略了幼兒的心理特征,讓幼兒較早地接受小學教育,過早地步入“考試模式”,同時往往忽視禮儀教育,不重視提高幼兒的思想品德素養(yǎng),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很多家長和教師抱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導致不少幼兒園偏重語文、數學、英語方面的教學,使得原本應是輕松、無拘無束的童年生活在這種壓力下被消磨掉。由于缺乏對幼兒的禮儀教育,部分幼兒的禮儀習慣較差,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很多問題。還有一些幼兒園在英語教學中只講述國外的傳統(tǒng)習俗,而幼兒缺少辨別能力,他們所持的普遍態(tài)度就是接納,再加上缺少中華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時間一長便容易造成與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斷裂,難以學習到正確的禮儀習慣,也導致一些良好的傳統(tǒng)禮儀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良好的禮儀習慣將會使一個人終身受用,若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則會影響到以后的學習、生活及工作。禮儀是人類在社會交往過程中所遵循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和標準,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特征,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制定相應的禮儀教育方案。要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幼兒的禮儀學習成效,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以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下面,從幾個方面對培養(yǎng)幼兒禮儀習慣的具體策略進行探討。
1.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當代幼兒心理學認為:幼兒是獨立的、平等的、發(fā)展的個體,教師應當將幼兒視作一個獨立的個體,應當充分地了解幼兒的身體和精神發(fā)展的特征,并對其個性、才能、尊嚴、權利等給予應有的重視。幼兒時期既要為成年做好準備,又有其自身的特點。為此,幼兒園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消除“小學化”傾向,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使幼兒擁有一個健康、幸福的童年。作為幼兒教師,要對傳統(tǒng)的禮儀文化進行深入研究。當今世界的大融合,使得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一定的挑戰(zhàn),但我們必須認識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仁””“義”“禮”“智”“信”等倫理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地向幼兒傳授中華傳統(tǒng)禮儀知識,教育幼兒熱愛自己的雙親,尊敬師長,真誠交友,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這可以使幼兒在與伙伴相處時運用禮貌的話語,學會相互尊重,友好相處。
2.教師起到榜樣示范作用,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禮儀意識
作為幼兒教師,若有良好的言行舉止,就可以更好地教育和感染幼兒,真正做到以身作則勝過千言萬語。所以,在禮儀教育中,幼兒教師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模范作用和表率效應。在幼兒園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被幼兒效仿。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和生活中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提高自己的禮儀修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產生一定的示范作用,讓幼兒通過教師的一言一行明白應該做及不應該做的事,養(yǎng)成禮儀意識。
3.通過多種方式,為幼兒創(chuàng)建良好的禮儀教育場所
意大利知名的早期教育專家蒙臺梭利在其著作《兒童的自發(fā)成長》中提出,要幫助孩子“自發(fā)成長”?!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要在創(chuàng)造與運用中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因此,幼兒園在開展禮儀教育時應按照此原則,注重為幼兒創(chuàng)建良好的禮儀教育場所,有計劃有步驟地營造出一種溫暖的禮儀教育氛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緒,使其“自發(fā)成長”,形成良好的禮儀行為。例如,教師可以在幼兒園里設置禮儀主題墻,配以溫暖而真誠的禮儀插畫,讓幼兒每日都沉浸在禮儀知識的海洋中。還可以在幼兒園的宣傳牌上張貼“學生的禮儀”“家長的禮儀”和“教師的行為準則”,也可以在公告欄上發(fā)布一些禮儀知識。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幼兒、家長和教師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學習到更多的禮儀知識,讓每個幼兒都能把禮儀知識融入自己的行為中。
4.注重在日?;顒又袑τ變哼M行禮儀教育
在幼兒園里,幼兒每日都要參加各種集體活動,與教師、同伴進行語言交流,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游戲場景、生活場景、交往場景等開展禮儀教育,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禮儀習慣。作為幼兒教師,要善于把故事、兒歌等內容融入到游戲活動之中,讓幼兒在游戲中擔任相應的角色,讓他們能夠站在另一種角度去積極分析問題、處理問題,體驗游戲中的情感,了解其他人的需要和感覺,以便更好地掌握與自己的角色相符合的一些行為禮儀準則。作為幼兒教師,還要把握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指導幼兒在日常交際中學會使用禮貌的語言。例如,每日早晨到幼兒園要向老師、小朋友們行禮致意,能夠積極和長者打招呼。又如,得到其他小朋友的幫助要學會表示感謝,不小心碰到他人時要主動向對方賠禮道歉;知道尊敬他人,不隨意打擾別人等。通過對交際語言的了解,幼兒能夠獲得一種成功的經驗,其中最有意義的就是對語言的記憶。因此,豐富多彩的語言交流是最適合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一種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禮儀習慣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平時活動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培養(yǎng)幼兒的禮儀習慣。例如,可以設立“禮儀天使”,讓“禮儀天使”身著校服,系著領結,和其他老師一起在校門口列隊,向家長和其他幼兒打招呼。這不但是對幼兒禮儀的一種訓練,也是對其他幼兒的一種禮儀示范和熱情的問候。這能使平日里很少留意禮儀規(guī)范的家長們看到這種情況后對自己的言行進行檢查和約束,同時還可以為其他幼兒做出良好的示范,使每位幼兒都在為成為“禮儀天使”而默默做著準備。比如,每星期可以選出兩個“用餐小禮儀”作為榜樣,教師可以讓幼兒們學習如何干凈、安靜地用餐,懂得基本的用餐禮儀,并對具有良好的用餐習慣的幼兒進行表揚和獎勵,鼓勵其他幼兒向其學習,從而激發(fā)廣大幼兒學習禮儀的熱情。要通過“禮儀天使”評選,培養(yǎng)幼兒積極進取的精神,讓幼兒知道“講文明、懂禮儀,從我開始”。另外,還可以將每年不同的節(jié)慶活動與幼兒禮儀教育聯系起來。比如,可以在“五一”勞動節(jié)、“六一”兒童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重陽節(jié)、國慶節(jié)等節(jié)日期間開展愛祖國、愛人民、愛親人、愛同伴的感恩教育,讓幼兒明白從身邊的小事情開始,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禮儀習慣。
5.注重家園協(xié)作,將幼兒園和家庭的禮儀教育結合起來
一個人的性格,與其家庭環(huán)境特別是與其父親和母親的言行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幼兒園要加強家園協(xié)作,將幼兒園的禮儀教育和家庭的禮儀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提高禮儀教育效果?!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作為教師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并積極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都需要家長的支持,兩個輪子必須齊頭并進,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而家庭成員之間的合作,則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禮儀習慣,為其未來的發(fā)展打下牢固的根基。作為幼兒園,要為家長定期開設有關禮儀方面的專業(yè)講座,并現場解答家長的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家長對幼兒開展禮儀教育,以達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作為幼兒教師,要通過家訪密切與幼兒家長的聯系,更好地了解幼兒的情況,以便對每個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比如,Y是班級中個子最矮、吃飯最挑食的孩子。他在幼兒園吃早點時,有時一口蔬菜都不吃,湯也不喝,即使喝也很慢。通過家訪發(fā)現,Y一直比較瘦弱,普通食物對他沒有吸引力,奶奶經常會將零食放在他喜歡的地方,而在吃飯的時候,奶奶經常是拿著飯碗四處追著他喂飯,一餐飯往往要吃很長時間。奶奶的寵溺,導致他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生活能力都比較糟糕。Y的媽媽無可奈何,只能聽之任之。得知這個情況之后,保教教師和Y的家長達成如下協(xié)議。一是幼兒園多鼓勵、多夸獎幼兒,一旦有什么進展,及時與家長聯絡。二是在家中家長必須讓孩子定時、定位進餐。三是多喂孩子一些有營養(yǎng)的蔬菜,改變顏色,增加食欲。四是減少Y的零食。在幼兒園,如果Y能多吃飯,或者多喝一杯水,就可以獲得獎勵。而在用餐的時候,教師也會在旁邊給他加油打氣,讓他體會到老師對他很好,幼兒園的食物很有營養(yǎng),多吃點就會更有智慧。隨著時間的推移,Y能吃一些飯,能喝一點湯,氣色也好了很多??吹竭@個可愛的孩子,一家人都很開心,見誰都說“老師出了個好主意”。另外,幼兒園還可以通過小規(guī)模的家長會,針對有共同問題的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幼兒園可以把跟孩子住在一起的爺爺奶奶叫來,通過與他們的交談,告知長輩“袒護孩子”“盲目支持孩子”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危害,使他們明白寵溺行為會造成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這種有目的的家長會,能夠最大程度地改善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不協(xié)調狀況,形成統(tǒng)一的、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
6.注重幫助幼兒家長改變陳舊的家庭教育理念
眾所周知,父母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往往有著各自的觀點和教育方式,這是他們的年齡、受教育程度的差異而引起的。部分父母不重視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導致幼兒難以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部分父母抱著這樣的錯誤觀點:孩子還小,還不懂禮貌,等他們長大了,就會明白了。可見,樹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第一要務,因為家庭禮儀與父母的認知是密切相關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如果錯過了幼兒階段,那么以后就很難再培養(yǎng)。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當行為,如果成了習慣,將會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妨礙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坝變旱乃枷肴纭准垺?,幼兒這一‘白紙’的好壞往往取決于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奔议L是幼兒的啟蒙老師,其言行舉止都會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家長要樹立表率。因此,教師應該引導父母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幼兒園可以在社區(qū)或街道開展“文明禮儀”活動,通過宣傳、指導等方式,引導幼兒家長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才觀、幼兒觀、禮儀觀,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運用先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為孩子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習慣應該從小培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能夠為幼兒未來的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幼兒禮儀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幼兒教師要注重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要起到榜樣的示范作用,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禮儀意識;要通過多種方式,為幼兒創(chuàng)建良好的禮儀教育場所;要在幼兒園的日?;顒又袕娀瘜τ變旱亩Y儀教育;注重家園之間的協(xié)作,將幼兒園和家庭的禮儀教育結合起來;還要注重更新幼兒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這樣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最大程度為幼兒將來的健康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艾秘羽.班杜拉社會學習形式在幼兒禮儀教育中的運用途徑[J].教育觀察,2021(24).
[2]王飛.幼兒禮儀教育:讓文明成為習慣[J].人民教育,2019(20).
[3]陳一瓊,陳岳芬.農村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體驗式禮儀教育的實施策略[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7(06).
[4]王燕.淺談文明禮儀教育在游戲活動中的實施策略[J].華夏教師, 2017(13).
[5]張紅妮.淺談幼兒良好禮儀習慣的培養(yǎng)[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16(02).
[6]于利麗.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提高禮儀教育實效[J].現代教育科學, 2013(02).
Explor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Etiquette Habits
Li Wanshun
(Datan Town Teaching Tutoring Station,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nnotation of children’s etiquette habit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etiquette habits,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kindergarten etiquette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children’s etiquette habits from several aspects. As a preschool teacher, we should set up correct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guide children to develop good etiquette habits; we should play a role of example an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children’s good sense of etiquette; we should create a good place for children’s etiquette education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tiquett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daily activitie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peration of homes, and combine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s with that of families;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helping parents change the outdated concept of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children; etiquette education; behavior habi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