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周紅艷
初見郭玉民,是在剛剛過去的春天。午后漫步在環(huán)城公園,遠處青灰色的城墻赫然在目,近處清風(fēng)中的柳枝輕盈搖擺,61歲的郭玉民就站在河堤之下臨水吹曲。一首悠揚的薩克斯曲,不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裝點了這疫情之下讓人略感焦慮的春天。
旋律大師柴可夫斯基說:“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只有音樂能夠說明安靜和靜穆?!边@句話,郭玉民體會很深。從小他就喜歡音樂,只是那個年代條件有限,他只接觸了竹笛,雖然吹得很好,但還是因為一些現(xiàn)實原因放棄了。
此后幾十年,上學(xué)、工作,日子過得忙忙碌碌、行色匆匆,郭玉民曾以為與音樂的緣分就此斷了。可退休前的頭幾年,他偶然看到有人在公園里吹薩克斯,只一眼他就愛上了這個煙斗狀木管樂器。它的聲音時而清新悠揚,時而細膩婉約,竟然久久縈繞在他的腦海無法揮去,這讓他萌生了自學(xué)薩克斯的想法。
說干就干。當時已經(jīng)5 5歲的郭玉民拿起薩克斯,買了一本音樂書開始自學(xué),開啟了獨自摸索之路。不再是背著書包上學(xué)堂的年紀了,學(xué)習(xí)能力和記憶力都在減退,但是心中對薩克斯強烈的熱愛讓他不怕困難。遇到書中看不懂的知識,就在網(wǎng)上下載視頻,業(yè)余時間反復(fù)觀看。薩克斯發(fā)出的聲音很大,初學(xué)者演奏時發(fā)出的聲音也“嘔啞嘲哳”。害怕擾鄰,他總在公園偏僻一角練習(xí),有時天色已經(jīng)很晚,他還在一遍遍不停歇地吹著。
不得不說,郭玉民樂感非常好。兒時學(xué)習(xí)竹笛的積淀,就像在身體里躲貓貓的精靈,被薩克斯一召喚,全部蹦出來了。好多吹薩克斯的前輩都感慨他學(xué)得非???,因為只用了一個星期左右,他就學(xué)會了吹第一支曲子《望春風(fēng)》。
但郭玉民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他知道自己樂感好,因為他吹曲子可以做到不看曲譜,只要他會唱的歌基本上都能輕松地用薩克斯吹出來。但他明白“會吹”和“吹得好”有著云泥之別,心中的熱愛和自身的天賦讓他不甘心單純地做一個“會吹”的人,而是要盡力“吹得好”。
他最常去的是西安興慶宮公園。高大的綠樹下、波光粼粼的小湖邊、芬芳浪漫的花蔭前,總有他傾情吹薩克斯的身影。日子長了,他會吹的曲目越來越多,被他吹出的音符吸引駐足的人也越來越多。無論是吹一曲深情的流行歌曲《傳奇》,還是悠揚的經(jīng)典曲子《那個冬天的茶屋》,都會有圍觀的人拿著手機拍照或錄視頻,這無疑是對他最大的鼓勵和肯定。
正是因為吹薩克斯,郭玉民幾乎沒有感受到退休前后的糾結(jié)和焦慮。他的家人總笑著“抱怨”他不愛著家,“抱怨”他出門吹曲的理由可多了:陽光燦爛是吹薩克斯的理由,天氣這么好怎么能不出去吹曲子呢?天氣陰沉也是吹薩克斯的理由,這么壓抑的天氣不吹曲子怎么能排解心中的悶?心情大好是吹薩克斯的理由,心情不好亦是。
但他知道,家人明里抱怨,實則是非常支持他的。他初學(xué)薩克斯時就夢想著有一把中音薩克斯,配置最好是雅馬哈管子的,但是那種薩克斯價格不菲,要七千多元。得知他的想法,他的兒子毫不猶豫就買下一個送給他做生日禮物。收到來自兒子這么珍貴的禮物,他笑得合不攏嘴,心里暖烘烘的,很感動。至今,他都非常珍愛這把薩克斯,隨身攜帶著它就像帶著兒子對他暖暖的愛。
家人都看得到與薩克斯結(jié)緣之后,他整個人的狀態(tài)變得更健康、更開朗了,這大概和薩克斯這種樂器的特殊性有關(guān)。這個金燦燦、亮閃閃的樂器重量并不輕,高音薩克斯在二公斤左右,中音薩克斯在三公斤左右,次中音薩克斯則大約四五公斤。他抱著這樣的寶貝一吹就是兩三個小時甚至一個下午,不僅練了肺活量,對臂力、對腰部力量也是一個有效的鍛煉。
當然身體的鍛煉還在其次,“唯有音樂最撫人心”,這一點他最有感觸。以前遇到煩心事,他會選擇一個人憋著,時間一長壓力就從身體中體現(xiàn)出來了,腰酸腿疼、頭暈心煩總是難免的?,F(xiàn)在遇到煩心事,拿起薩克斯,騎個單車去公園,對著葳蕤的花草樹木也好,對著碧波蕩漾的護城河也好,將心情浸在曲子里吹一吹,似乎所有煩惱都隨著音符在風(fēng)中消散了。
還有另一件幸福的事不得不提,自從他在各個公園跑場子去吹薩克斯,并且越吹越好,他在親友團中無異于一顆閃閃發(fā)光的文藝之星。朋友家人辦婚禮,總會熱情地邀請他吹上一曲。
當薩克斯快樂的音符在婚禮上空飄蕩,在滿溢著歡喜的人群中,在一張張洋溢著微笑的臉龐上,他看到了簡單、明亮的幸福。這種幸福源于新人的喜結(jié)連理,也源于他吹奏的每一個音符的點綴和感染。薩克斯,讓他遇見了更快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