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博而能一:《文心雕龍》對建構中國創(chuàng)意寫作學的啟示

      2022-11-19 22:59:50吳中勝
      寫作 2022年4期
      關鍵詞:陸機文心雕龍人民文學出版社

      吳中勝

      創(chuàng)意寫作源于西方,近些年來在中國比較興盛,但基本上還是西方話語。今天,我們有必要建構中國本土的創(chuàng)意寫作學,這就不僅要吸收外來經驗,更要傳承本土智慧。中國古代文章學里面就有很多可資借鑒的理論資源,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文心雕龍》就是一本專門探討寫作的理論著作。劉勰在《序志篇》里說:“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彼?,《文心雕龍》有許多關于創(chuàng)作的理論和方法,如“神與物游”(《文心雕龍·神思篇》),“三準說”(《文心雕龍·熔裁篇》),“入興貴閑”“江山之助”(《文心雕龍·物色篇》)等等,學界對這些理論和方法已有很多的闡發(fā)。這里就談談其中一個大家關注比較少的:“博而能一”。“博而能一”有久遠的文化傳統(tǒng),涉及意與物、言與意等方面的辯證統(tǒng)一。

      一、文本義涵與思想資源

      “博而能一”出自《文心雕龍·神思篇》:

      是以臨篇綴慮,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貧,辭溺者傷亂,然則博見為饋貧之糧,貫一為拯亂之藥,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①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494-495頁。

      黃侃說:“四字最要。不博,則苦其空疏;不一,則憂其凌雜。于此致意,庶思學不致偏廢,而罔殆之患可以免?!雹冱S侃撰、周勛初導讀:《文心雕龍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第133頁。吳林伯串講這段說:“說作者當行文構思時,總有兩種毛病,一是情理晦暗不明,而苦于貧乏;二是文辭沉滯不清,而傷于紛亂。那么,增廣見聞,就像給情理的貧乏以糧食;串通主題,就像拯救文辭紛亂的藥石?!雹趨橇植骸丁次男牡颀垺盗x疏》下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84頁。黃侃和吳伯林都是在材料與構思之關系的維度來理解“博而能一”,切合文本義涵,卻是不夠的。下面試從意與物、言與意等多方面來闡釋其文章學意義。

      “博而能一”處理的是“博雜”與“單一”即多與一的辯證關系。早在先秦時期,先賢們就思考過這一對關系。因此,可以說,“博而一”有久遠的文化傳統(tǒng)。

      道家主張“抱一”以應對博雜的世界:“載營魄抱一。”(《道德經》第十章)“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保ā兜赖陆洝返诙拢┻@個“一”即“道”。這個“一”非常重要,它是構成天地萬物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保ā兜赖陆洝返谌耪拢暗郎??!保ā兜赖陆洝返谒氖徽拢┰诶献涌磥?,“‘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萬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發(fā)動者(The primordail natural force),它具有無窮的潛在力和創(chuàng)造力。萬物蓬勃的生長,都是‘道’的潛在力之不斷創(chuàng)發(fā)的一種表現(xiàn)。從萬物生生不息、欣欣向榮的成長中,可以看出‘道’有一種無窮的活力。”③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版,第5頁。在這里,“道”與“天地萬物”的關系就是“一”與“博”的關系,天地萬物看似混亂博雜,但究其根本還是要歸之于一。

      儒家主張“吾道一以貫之”,其思維向度也是在處理“博”與“一”的辯證關系?!墩撜Z》記載了孔子與子貢的一次對話: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

      子貢等人以為孔子的博學多才靠的是“多學而識之”,這是“博”。但實際上孔子并不是靠多學多記,孔子靠的是始終如一地堅守自己的“道”,這是“一”。“一”具體是指什么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孔子始終如一地堅守的是忠恕之道??鬃釉凇安迸c“一”之間,選擇的是“一”。何晏注曰:“善有元,事有會。天下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知其元,則眾善舉矣。故不待學而一知之?!焙侮趟鲎浴吨芤住は缔o傳》:“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東晉易學家韓康伯注曰:“茍識其要,不在博求,一經貫之,不慮而盡矣?!薄笆馔尽薄鞍賾]”是“博”,“同歸”“一致”則是“一”。面對紛紜復雜的天地萬象,圣賢采取的應對方略是以不變應萬變,道通萬象,一以貫之。

      劉勰顯然深受先賢們“博”與“一”辯證思想的影響,并且將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到文學思想的闡釋當中,生動地闡明“博”與“一”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安┒芤弧奔纫安┮姟庇忠柏炓弧保安┒芤弧北砻嫔仙婕安牧吓c構思的辯證關系,但實際上,這四個字涉及意與物、言與意等多方面的辯證統(tǒng)一,并貫穿于在《文心雕龍》的諸多篇目。

      二、意物之間:紛回與閑靜

      從思維與世界的角度來說,人類的心靈和外在世界之間,也即意與物之間往往是不對等的關系。世界紛紜復雜,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保ā兜赖陆洝返谑拢拔迳薄拔逡簟薄拔逦丁敝复姅_復雜的天地萬象,這是”博”,它們令人“發(fā)狂”“行妨”,如何才能使人安定專一呢?圣賢的做法是“為腹不為目”“去彼取此”,也即摒去外在物欲的干擾,這樣才能達到內心的安定專一?!肚f子·達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說的也是這一意思。

      對于紛紜繁雜的世界,陸機已有充分認識,他說:“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詠世德之駿烈,誦先民之清芳。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雹訇憴C:《陸機集校箋》上冊,楊明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1、17、7-8頁。四時之萬物、先民之文章,足以使人“思紛”、詠嘆,面對紛紜繁雜的世界,作家的心意容易動蕩馳騁,從而無法準確把握外界,即所謂“恒患意不稱物”②陸機:《陸機集校箋》上冊,楊明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1、17、7-8頁。?!绑w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③陸機:《陸機集校箋》上冊,楊明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1、17、7-8頁。。那么,作家的主體思維如何才能恒定專一呢?陸機認為,此時此刻作家要“收視反聽,耽思傍訊”④陸機:《陸機集校箋》上冊,楊明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1、17、7-8頁。,也就是要擺脫一切世俗的干擾。陸機顯然受玄學思想的影響,這跟老莊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不過《陳仲子》場燈剛亮,大家就發(fā)現(xiàn)舞臺兩側“氣勢浩大”,左邊廂慣例是樂隊的位置,但規(guī)模似有所增;右邊廂則是現(xiàn)在平素演出不多見的幫腔團隊。

      對于紛紜變幻的世界,劉勰也有深刻認識。從自然界來說,“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瓪q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⑤陸機:《陸機集校箋》上冊,楊明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1、17、7-8頁。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93、671、493頁(《文心雕龍·物色篇》)春秋代序、物色紛回,足以搖蕩性靈,所以得江山之助也。從世道人生來說,朝代興亡、世情變幻,足以“風動于上,而波震于下”⑥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93、671、493頁。(《文心雕龍·時序篇》),治世則人心安以樂,亂世則人心怨以怒,亡國則人心哀以思。紛紜變幻的世界與作家心態(tài)需要持守之間似乎形成一對矛盾,從“博見”角度來說,要求作者見多識廣、博覽群書。見多識廣,包括豐富的社會閱歷、江山之助;博覽群書,指廣泛學習,要傳承經典。但同時,人的心思容易受外界干擾,甚至隨波逐流、喪失自我。面對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作家必須心態(tài)恒定、持守始終。這就要處理好“博”與“一”的辯證關系。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處理好外在世界的“博”與心靈世界的“一”之間的關系呢?劉勰說: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氣統(tǒng)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樞機方通,則物無隱貌;關鍵將塞,則神有遁心。是以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瀹五藏,澡雪精神。⑦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93、671、493頁。(《文心雕龍·神思篇》)

      劉勰的主張顯然受陸機《文賦》的影響。文思可謂遠矣,可以跨越時空,“神與物游”,但世界是豐富復雜的,如風云卷舒,變幻無窮。這是世界的“博”。這個時候尤其要“凝慮”,要“志氣統(tǒng)其關鍵”,要“陶鈞文思,貴在虛靜”。這是作家主體思維的“一”。劉勰又說:“是以四序紛回,而入興貴閑?!雹俜段臑懀骸段男牡颀堊ⅰ废聝裕本喝嗣裎膶W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494、493、615-616頁。(《文心雕龍·物色篇》)四季景物“紛回”,這是世界的“博”,作家心態(tài)要“閑”,這是主體的“一”。

      三、言意之間:萬途競萌與乘一總萬

      在“言”和“意”之間,也有一個“博”與“一”的辯證關系。作家剛進入創(chuàng)作狀態(tài)時,頭腦中有許多素材,思維也很活躍,可謂文思如泉涌,但也難免頭緒繁亂,這就是“博”。如何理出一條線索、樹立一個主腦把這些頭緒貫穿起來,這就是“一”。

      對于“言”與“意”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陸機擔心的是“文不逮意”,作家胸中有“百世之闕文”“千載之遺韻”,更受外界“朝華”已披、“夕秀”未振的感化,思維繁雜,這就是世界的“博”。如何才能“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呢?關鍵就是要有“一”,這樣才能“選義按部,考辭就班”②陸機:《陸機集校箋》上冊,楊明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7-8頁。。傳承陸機在這方面的思考,劉勰作了進一步的闡發(fā):

      夫神思方運,萬途競萌,規(guī)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矣。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則無際,疏則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養(yǎng)術,無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也。③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494、493、615-616頁。(《文心雕龍·神思篇》)

      “神思方運”之時,“萬途競萌”,情意充盈于山海之間,胸中多少才情,可與風云并驅,此時正是“氣倍辭前”,這是心緒之“博”。這個“博”掌控得好則“密則無際”,不好的話則“疏則千里”。那么如何才能掌控好呢?劉勰提出兩點。一則“秉心養(yǎng)術”,吳林伯認為,也即“秉養(yǎng)心術”,“心術”者,心情也④吳林伯:《〈文心雕龍〉義疏》下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77頁。。二則“含章司契”,漂亮的言辭如工匠之司刻,“契,同栔,刻也”⑤吳林伯:《〈文心雕龍〉義疏》下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477頁。?!氨酿B(yǎng)術”主心意,“含章司契”主言辭,兩者相互配合、連貫,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心意之“博”和言辭之“一”的關系。具體體現(xiàn)在材料與思想、材料與結構技法等方面。

      就材料與思想層面來說,眾多的素材要有一條思路串接起來。作家寫作,當然要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積學”才能“富才”。劉勰說:“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雹薹段臑懀骸段男牡颀堊ⅰ废聝裕本喝嗣裎膶W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494、493、615-616頁。(《文心雕龍·神思篇》)《文心雕龍斟詮》說:“前三句論平時準備工夫;謂平日總須多讀書,累積學識,以儲蓄寶藏;多體驗,斟酌情理,以豐富才力;多觀察,研精閱歷,以窮徹照鑒。此三者相需相濟,有其一貫性?!倍嘧x書、多體驗、多觀察,目的都是為了文章寫作時材料的“博”?!榜Z致以懌辭”就是順著作者的思維情致組織恰當的文辭,這是把平時準備的廣博的材料貫穿起來的“一”。

      逮及漢魏以下,文士撰述,必本舊言,始則資于訓詁,繼而引錄成言,(漢代之文幾無一篇不采錄成語者,觀二《漢書》可見。)終則綜輯故事。爰至齊梁,而后聲律對偶之文大興,用事采言,尤關能事。其甚者,捃拾細事,爭疏僻典,以一事不知為恥,以字有來歷為高,文勝而質漸以漓,學富而才為之累,此則末流之弊,故宜去甚去奢,以節(jié)止之者也。然質文之變,華實之殊,事有相因,非由人力,故前人之引言用事,以達意切情為宗,后有繼作,則轉以去故變新為主。陸士衡云:雖杼軸于予懷,怵他人之我先,茍傷廉而愆義,故雖愛而必捐。豈唯命意謀篇,有斯懷想,即引言用事,亦如斯矣。是以后世之文,轉視古人,增其繁縟,非必文士之失,實乃本于自然。今之訾謷用事之文者,殆未之思也。且夫文章之事,才學相資,才固為學之主,而學亦能使才增益。故彥和云:將贍才力,務在博見。然則學之為益,何止為才裨屬而已哉?然淺見者臨文而躊躇,博聞者裕之于平素,天資不充,益以強記,強記不足,助以鈔撮,自《呂覽》《淮南》之書,《虞初》百家之說,要皆探取往書,以資博識。后世《類苑》《書鈔》,則輸資于文士,效用于聞,以我搜輯之勤,祛人翻檢之劇,此類書所以日眾也。惟論文用事,非可取辦登時,觀天下書必遍而后為文,則皓首亦無操觚之事。故凡為文用事,貴于能用其所嘗研討之書,用一事必求之根據,觀一書必得其績效,期之歲月,瀏覽益多,下筆為文,何憂貧窶。若乃假助類書,乞靈雜纂,縱復取充篇幅,終恐見笑大方。蓋博見之難,古今所共,俗學所為多謬,淺夫視為畏途,皆職此之由矣。又觀省前文,迷其出處,假令前人注解已就,自可因彼成功,若箋注未施,勢必須于翻檢。然書嘗經目,翻檢易為,未識篇題,何從尋討?①黃侃撰、周勛初導讀:《文心雕龍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第269-270頁。

      黃侃認為,漢魏以來作者或“資于訓詁”,或“引錄成言”,或“綜輯故事”,有的甚至以專拾“細事”“僻典”為高,這樣就出現(xiàn)“學富而才為之累”的“末流之弊”,所以要“去甚去奢,以節(jié)止之者也。”這是很有見地的。黃侃說到《漢書》《呂氏春秋》《淮南子》等書的得失,分析得很透徹。就拿史書來說,面對千百年的歷史,如此繁多的人物和事件,如何才能“彌綸一代”呢?劉勰提出“尋繁領雜之術”:

      至于尋繁領雜之術,務信棄奇之要,明白頭訖之序,品酌事例之條,曉其大綱,則眾理可貫。然史之為任,乃彌綸一代,負海內之責,而贏是非之尤。秉筆荷擔,莫此之勞。遷、固通矣,而歷詆后世。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ā段男牡颀垺な穫髌罚诜段臑懀骸段男牡颀堊ⅰ废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287頁。

      劉勰認為,“尋繁領雜之術”的要領在于“明白頭訖之序,品酌事例之條,曉其大綱,則眾理可貫”。所謂“序”“條”“大綱”“可貫”云云,即要使博雜的人和事歸之一定的框架和條理。就其要旨,依然是處理好“博”與“一”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

      就材料與結構技法來說,眾多的材料要通過彌綸一體的結構框架、語句建構起來。劉勰說:

      何謂附會?謂總文理,統(tǒng)首尾,定與奪,合涯際,彌綸一篇,使雜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須基構,裁衣之待縫緝矣。……凡大體文章,類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辭會義,務總綱領,驅萬涂于同歸,貞百慮于一致;使眾理雖繁,而無倒置之乖;群言雖多,而無棼絲之亂。扶陽而出條,順陰而藏跡,首尾周密,表里一體:此附會之術也。①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50、570、657頁。(《文心雕龍·附會篇》)

      作文就像做房子,要把許許多多的磚瓦一一結構起來。也像做衣服,要把一塊塊零碎的布料縫緝起來。這樣,“眾理”就“無倒置之乖”,“群言”就“無棼絲之亂”,從而達到“博”與“一”的對立統(tǒng)一。這就要靠文字的聯(lián)結、排比和組合。美國文學理論家勒內·韋勒克說:“文學家是聯(lián)想(‘機智’)、斷想(‘判斷’)和重新組合(以分別體驗的因子組成一個新的整體)的專家。他應用文字作為自己的媒介。”②[美]勒內·韋勒克、奧斯汀·沃倫:《文學理論》,劉象愚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頁。劉勰引用《周易·系辭傳》“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來說明附會之理,前面我們說過這是“博而能一”的重要思想資源。劉勰又說:

      夫設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聯(lián)字以分疆;明情者,總義以包體:區(qū)畛相異,而衢路交通矣。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為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畢矣。③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50、570、657頁。(《文心雕龍·章句篇》)

      章句就像人住的房子,可以安置情感。人的情感如衢路交通、四通八達,章句則可以“分疆”“包體”,從而“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畢矣?!边@就把“區(qū)畛相異”的情感統(tǒng)歸一處,“章總一義,須意窮而成體?!保ā段男牡颀垺ふ戮淦罚﹦③恼f:“乘一總萬,舉要治繁。思無定契,理有恒存?!雹芊段臑懀骸段男牡颀堊ⅰ废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50、570、657頁。(《文心雕龍·總術篇》)文術多門,舉要治繁則是關鍵之術。

      四、后世影響和當代啟示

      劉勰的“博而能一”,對于后世文章學理論有很大影響,對于今天我們的文章寫作(包括創(chuàng)意寫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為越到后世,書籍越多,可資引用的材料也就越多。如何處理好“博”與“一”的關系就越來越成為問題。

      多讀書固然重要,但一味強調“讀書破萬卷”也未必就能寫出好文章。有人稱飽讀詩書卻不會作詩的人為“書廚”“書樓”“書肆”?!赌鲜贰り懗蝹鳌罚骸俺萎斒婪Q為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苯鸫朔Q無書不記的人為“著腳書樓”:“趙元考彥若,周翰之子也。無書不記,世謂著腳書樓。然性不伐,而尤恭謹。”⑤胡傳志:《金代詩論輯存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81頁。清代人稱這種人為“書肆”:“文無神思,雖才富辭繁,僅同書肆。古來名手能于虛際行文,政其思力高妙也。”⑥黃霖:《文心雕龍匯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頁。為什么飽讀如“書廚”“書樓”“書肆”了還寫不好詩文呢?因為這些人只有“博”沒有“一”,這個“一”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思路、語言和章法。清代李漁《閑情偶記·詞曲部·立主腦》:“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眲⑽踺d:“文固要句句字字受命于主腦,而主腦有純駁平陂高下之不同,若非慎辨而去取之,則差若毫厘,繆以千里矣?!雹邉⑽踺d:《藝概注稿》上冊,袁津琥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199頁。劉熙載又說:“《文心雕龍》謂‘貫一為拯亂之藥’,余謂‘貫一’尤以泯形跡為尚,唐僧晈然論詩所謂‘拋針擲線’也?!雹賱⑽踺d:《藝概注稿》上冊,袁津琥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07頁。(《藝概·文概》)強調劉勰“貫一”思想的重要性。劉熙載又說:“治勝亂,至治勝治。至治之氣象,皞皞而已。文或秩然有條而轍跡未泯,更當躋而上之。”②劉熙載:《藝概注稿》上冊,袁津琥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207頁。“秩然有條”就是劉勰所說的“博而能一”中的“一”。近人李剛己評《答李翊書》:“昔歸熙甫論為文之法,謂如兒童放紙鳶,愈放愈高,要在手中線索牢,此文中幅歷敘平生為學之方,一層深一層,即所謂愈放愈高也。而其行文則一線穿成,半絲不亂,即所謂手中線牽牢也?!雹鄹卟藉{釋、陳廷燁整理:《唐宋文舉要》上冊,武漢:崇文書局2019年版,第211頁?!耙痪€”也是“博而能一”中“一”的意思。

      “博而能一”對于當代文章寫作也有指導意義。據報道,2021年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寧指出,當前社會上出現(xiàn)碎片化閱讀流行、寫作能力和漢字書寫能力嚴重滑坡、邏輯思考能力降低等普遍現(xiàn)象④陸航:《全國政協(xié)委員劉寧:重視教學新技術不合理使用對學生寫作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網,網址:http://www.cssn.cn/zx/bwyc/202103/t20210307_5316014.shtml,發(fā)表日期:2021年3月7日。。這個建議可謂切中時弊。我們已經進入讀圖時代,碎片化、圖像化無處不在。手機成為人的“器官之一”基本上“機不離身”,碎片化的信息成超級幾何級數涌來,處身繁亂的信息海洋,人類心神不寧、心緒繁亂,所以,更需要“博而能一”這個拯亂之藥。單就寫作來說,今天的信息化時代,各種檢索引擎日益先進,信息檢索輕而易舉,所以人們寫文章可以廣泛引證。但同時又出現(xiàn)另一種現(xiàn)象,文章材料引證多多,但就是沒有作者自己一以貫之的思想和主張,常常出現(xiàn)“只見材料不見人”的現(xiàn)象。這樣的文章看起來引經據典,學問高深,實質繁亂失統(tǒng),甚至沒有思想主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有材料,又有“我”呢?劉勰“博而能一”的觀點對指導當下的寫作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陸機文心雕龍人民文學出版社
      黃耳傳書
      論《文心雕龍》象喻批評的邏輯建構特征
      《文心雕龍》選讀
      月讀(2016年10期)2016-11-05 18:51:09
      《文心雕龍》: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文藝理論巨著
      月讀(2016年10期)2016-11-05 18:50:06
      劉勰《辨騷》再認識
      張潔主要作品目錄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淺論陸機詩歌中的時光意識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0
      老馬
      多看善疑
      讀書(1998年1期)1998-07-15 05:30:14
      独山县| 平罗县| 北辰区| 徐汇区| 东平县| 万州区| 巩义市| 开平市| 洛隆县| 屯留县| 余江县| 洪洞县| 长沙县| 宣汉县| 海淀区| 云林县| 古浪县| 宜兴市| 东乡族自治县| 达尔| 莱西市| 扎赉特旗| 大理市| 临猗县| 洪泽县| 周口市| 商都县| 韩城市| 鸡西市| 淄博市| 即墨市| 淮北市| 河东区| 体育| 兴化市| 辰溪县| 哈巴河县| 缙云县| 南开区| 景泰县|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