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西苑小學 戶書杰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但正如許多教師所感嘆的:如今的學生越來越難管理,家長也越來越難溝通。
尤其是現(xiàn)在家庭中由祖輩撫養(yǎng)和教育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教師與祖輩家長溝通不暢,年輕家長對年幼孩子受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容易造成家校溝通不暢,因此隔代撫養(yǎng)教育是當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問題。如何讓彼此之間的溝通有效果,確實需要班主任有相當高的智慧。
首先,班主任要向年輕家長傳達“再忙也要陪孩子”的觀念。隔代撫養(yǎng)的家庭平日多數(shù)是由祖輩與教師直接聯(lián)系,但祖輩因教育觀念相對滯后,溺愛孩子的心理較重,與教師的溝通效果不佳。年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jiān)護人,負有對孩子重大的教育責任。因工作繁忙而將孩子交由長輩撫養(yǎng)的做法情有可原,但完全卸除教育責任,將之托付給長輩,則是對孩子成長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因此,在需要與家長溝通教育問題時,教師仍然要盡量直接與孩子的父母取得聯(lián)系,向年輕父母傳達:再忙也要陪孩子,再忙也要關心孩子,再忙也要有質(zhì)量地陪伴孩子成長。通過多次、反復地與年輕父母溝通,增強他們的教育意識,不讓家庭教育缺位。
其次,善用年輕父母喜聞樂見的網(wǎng)絡方式互通信息。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一方面要對這些忙碌的、工作壓力較大的年輕父母表示理解,另一方面更要學會巧妙且主動地與他們聯(lián)系。如采取QQ留言、寫郵件、發(fā)微信、微博互動等這些年輕家長喜歡的溝通方式,加強互動和聯(lián)系,提升他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度和付出量。也可適時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向他們匯報孩子在校學習和生活的情況,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成長狀態(tài)。
最后,幫助年輕父母認識家庭教育分歧的危害。隔代撫養(yǎng)的家庭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就是家庭教育的分歧。祖輩和年輕父母無可避免地在教育觀念上、各種教育細節(jié)的拿捏上存在不同意見。這會讓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行為導向、思維發(fā)展產(chǎn)生混亂的認知,拿不定主意究竟應該怎么做。
這時,教師一方面要把握時機,主動和年輕父母交流,讓他們認識到家庭教育決定權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分歧對孩子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引導年輕家長反省自身,擔負起教育的重任。另一方面,教師與祖輩交流時,要多傾聽、多體貼、多關心,溝通時盡可能簡化語言,以對方能理解的方式反映孩子的問題,委婉地引導祖輩應明確自身照顧孩子生活的職責,適當放手,把孩子的教育責任盡量移交給年輕父母,避免產(chǎn)生家庭教育分歧,對孩子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美國教育家赫斯伯格說:“學校要變得更好,我們就需要更多積極參與子女教育的家長。參與教育的家長越多,我們的學生、我們的學校以及我們國家的教育都將變得更好?!痹诿鎸Ω舸鷵狃B(yǎng)教育的難點時,溝通是理解的基石,只有班主任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關系,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