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 冬
要認(rèn)的字:狼 猩 蛇 鶴 鴿 羚 蚯 蚓 螃 蟹 蝦 蠶
本“識字加油站”共編排了10 種動物名稱,包含了12 個生字,其中11 個是形聲字,只有1 個“蠶”是會意字。漢字的字形和字義密切相關(guān),特別是形聲字,掌握形旁表義、聲旁表聲的特征,就可以進行字義和讀音的推測。一些字及部件的形義,如“蠶”以及“鶴”字的左旁“隺”有一定的難度,只要依據(jù)字理進行適當(dāng)?shù)奈鼋獗憧苫y為易。
1.狼
狼,形聲字,從犬,良聲。特指性情兇惡的狼,引申為兇惡,兇狠。常用詞如:豺狼、狼狗、狼吞虎咽、狼心狗肺、鬼哭狼嚎?!袄恰迸c“狠”字形接近,形義可識記為:
這字像狠,比狠多點。
外形似狗,比狗兇殘。
2.猩猩
猩,形聲字,從犬,星聲。猩猩也叫人猿、紅猩猩、紅毛猩猩,與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沒有尾巴,能用手或腳拿東西。猩猩與人類十分相近,平均壽命大概40 年,是一種非常珍稀的靈長類動物。紅毛猩猩與大猩猩及黑猩猩一起常常被稱為“人類最直系的親屬”。詞義可識記為:
家住美麗大森林,擅長爬樹動作靈。
行動像人很聰明,喜怒哀樂有表情。
3.蛇
4.白鶴
鶴,形聲字,從鳥,隺(hè)聲。鶴是鶴科禽類的泛稱,古人認(rèn)為鶴是長壽的仙禽,所以常用“鶴齡”“鶴壽”“松鶴延年”等詞語去祝頌長輩長壽。又因為鶴的腳、頸皆長,與雞相比更是高出一大截,故有成語“鶴立雞群”,又以之喻指人的才德出眾?!苞Q”的聲旁“隺”由“隹”和“冂”(jiōng,作部件寫作“冖”)組成,“冂”《說文》析解為“遠(yuǎn)界也”,即都邑的遠(yuǎn)郊。“隺”即“隹”往極高處飛,“冂”在這里也可識記為“天似穹廬”,“鶴”正張開翅膀直飛云天,所以“隹”左上的“ノ”要穿過“冖”寫成“隺”,不能拆分為“宀”和“隹”,因此,“隺”既表音,也兼表義。本課詞語是“白鶴”,因其羽毛色白故名。白鶴生活在濕地,常在淺灘覓食。形義可識記為:
隹冖組成隺,加鳥便成鶴。
羽毛非常白,所以叫白鶴。
5.鴿子
鴿,形聲字,從鳥,合聲。指鴿子,品種很多,翅膀大,常成群飛翔,有的經(jīng)人工馴化后能夠傳遞書信?!杜f約·創(chuàng)世紀(jì)》記載,上古洪水淹沒了大地,有幸留在方舟里的諾亞放出一只鴿子,讓它去探測洪水的情況。上帝讓鴿子銜回橄欖枝,已示洪水退盡,人間尚存希望。諾亞由此知道洪水已開始退去,平安就要來到。從此,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和平。形義可識記為:
鳥合組成鴿,名叫和平鴿。
飛在藍(lán)天里,好似飛機過。
送信達(dá)千里,象征無戰(zhàn)禍。
6.羚羊
羚,形聲字,從羊,令聲。哺乳動物,形似山羊,四肢細(xì)長,蹄小而尖,有角,尾長短不一,多生活在草原或沙漠地區(qū)。“羚”字左右結(jié)構(gòu),左旁的“羊”為使字的結(jié)構(gòu)工穩(wěn),中間的“丨”變形為“丿”。形義可識記為:
羊旁加令組成羚,羚羊可愛又伶俐。
奔跑速度如追風(fēng),動作敏捷又輕盈。
7 蚯蚓
“蚯”和“蚓”都是形聲字,從蟲,分別以丘、引作聲旁。蚯蚓是常見的一種陸生環(huán)節(jié)動物,生活在土壤中,晝伏夜出,以畜禽糞便和有機廢物垃圾為食,連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攝食植物的腐爛莖葉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進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人們根據(jù)其體形及終年在泥土中生活,又稱其名為“地龍”。形義可識記為:
細(xì)細(xì)長長一地龍,天天躲在沃土中。
沒手沒腳會爬動,鉆來鉆去把土松。
8.螃蟹
“螃”和“蟹”都是形聲字,從蟲,分別以旁、解表聲。螃蟹全身布滿甲殼,足五對,最前一對呈鉗狀,橫著爬行。螃蟹種類繁多,可分為淡水生的河蟹以及海水生的海蟹兩大類,淡水蟹中洪澤湖出產(chǎn)的大閘蟹最為有名。螃蟹又簡稱“蟹”?!绑π贰泵謥碓从卸喾N說法,其一是說幾千年前,當(dāng)時江河湖泊及田間有一種雙鰲八足、形態(tài)兇惡的甲殼蟲,它不僅挖洞使稻田失水,還會用鰲夾人,所以人們叫它“夾人蟲”。傳說,當(dāng)年大禹在江南治水時派他的干將名叫巴解的去監(jiān)工,夾人蟲的侵?jǐn)_嚴(yán)重地影響了工程的進展,后來巴解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深挖壕溝并灌進沸水,夾人蟲過來時紛紛掉到溝里被燙死了,且全身通紅,溢出香味。巴解好奇地將甲殼掰開,大著膽子咬了一口,味道好極了!于是,讓人畏懼的夾人蟲便成了一道膾炙人口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于是用“解”字下面加個“蟲”組成“蟹”來指稱夾人蟲,意思是巴解征服了夾人蟲,是天底下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詞義可識記為:
身披鐵甲顯威風(fēng),橫行旁走逞英雄。
遇到犯者決一戰(zhàn),緊緊鉗住不放松。
9.蝦
蝦,形聲字,從蟲,下聲,俗稱蝦子。蟲也可表示水族中的動物,所以“蝦”用蟲表義。又可靈活作會意字識記為:“蝦”是在水“下”生活的一種“蟲”類水生動物。形義可識記為:
此蟲專在水下跑,腳爪細(xì)長彎著腰。
下鍋馬上變紅色,肉質(zhì)細(xì)嫩味道好。
10.蠶
天蟲為蠶,從天到地。
吃的是葉,吐的是絲。
織成絲帛,輕爽如意。
三、教法提示
1.以上的生字形義析解,作為教師要有所了解,教學(xué)時可依據(jù)學(xué)生的實際情況,簡要提示或靈活采用其他方法講解。本課的生字基本上是形聲字,因此,在教學(xué)中可以采用形旁串字、以一帶十的方法,以提高學(xué)生自能識字的能力。一些形旁已經(jīng)學(xué)過,仍可引出作簡要提示,以便更好地學(xué)習(xí)本課相應(yīng)的形聲字。學(xué)習(xí)這類形聲字也可適當(dāng)?shù)嘏匝訑U展,如“犭”旁的字大都跟犬或者獸類動物有關(guān),這不難理解,而“侵犯”的“犯”本義是指狗侵犯人,“勇猛”的“猛”本義是指強壯有力的健犬,引申義也都是與其本義“犬”有關(guān)系。再如“蟲”旁的字大都跟昆蟲有關(guān),而“彩虹”的“虹”古人認(rèn)為像蟲的形狀,所以還是與其本義“蟲”有關(guān)。
2.了解詞語的形義后,可以讓學(xué)生把動物按照他們認(rèn)為合理的方式進行歸類。例如,依據(jù)活動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依據(jù)飲食習(xí)慣的不同,可分為食肉的、素食的、雜食的;依據(jù)腿腳的數(shù)量來分,有兩只的,有四只的,有四只以上的等等。只要分類的方法能言之成理即可,不需要完全從科學(xué)的角度嚴(yán)格要求學(xué)生進行單一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