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婷 汪瓊 楊雄豪
摘要: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在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集束化護理,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 觀察組滿意度高達97.5%,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感染發(fā)生率為3.75%,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導管留置時間為(67.37±3.44)d,對照組為(46.73±2.19)d,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數(shù)據(jù)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fā)生率,保證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保證透析安全。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患者生命。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確保血液透析安全的關鍵條件[1]。目前來講,自體動靜脈瘺是最佳的血管通路,在一些情況下,如患者自身質量較差、內(nèi)瘺功能失調時,就要采用中心靜脈置管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重要的血管通路,但在治療過程中,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非常常見,這也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因此,針對這類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需實施合理的護理措施。集束化護理以循證護理為基礎,整合相關護理措施,為患者制定最佳的護理方案[2]。本研究旨在探討集束化護理在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1.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指標;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屬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合并其他器質性功能障礙者;處于妊娠、哺乳期女性;存在惡性腫瘤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4 方法
對照組接受臨床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解,在實施血液透析前,也應及時告知患者以及家屬,透析過程中需要注意事項。并且在透析結束后,也需要不斷指導患者按時服藥的意義,讓患者多休息,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數(shù)據(jù),在醫(yī)囑下,予以相應的藥物護理。
觀察組患者則實施集束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實施護理前,對護士進行專業(yè)化的培訓,相關領導需要通過講座、分組以及視頻學習等方式,提高護理人員對集束化護理干預的理解,并對集入化護理中的重點、要點進行分析,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的工作素質和素養(yǎng),以便患者享有更好的護理[3]。
(2)由本科室的護理人員組成集束化護理小組,并由護士長擔任本小組的組長,帶領相關護理人員進行集束化護理工作。首先小組成員要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同時結合患者家庭以及經(jīng)濟等實際因素,制定最為恰當?shù)淖o理方案。在相關護理措施實施的過程中,還要跟主治醫(yī)師達成一致,讓醫(yī)生也能進行護理配合。對患者以及家屬講解整個治療以及護理方案,讓患者和家屬也能積極的配合護理工作,在護理過程中,也需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的監(jiān)測,記錄好相關的護理記錄,及時掌握其病情的變化,同時也需要隨時更改患者的護理措施。如果在護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會影響患者治療的危險因素,也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需要注意手部的消毒工作。
(3)根據(jù)患者病情、年齡等基礎信息,制定相關集束化護理計劃,同時要求患者進行定點和定時的訓練,確?;颊哂幸粋€健康的體魄,但是在整個訓練的過程中,其強度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jié),防止患者出現(xiàn)訓練損傷等不良現(xiàn)象,還應隨時和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對訓練的想法,并不斷改善[4]。
(4)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適當?shù)臏贤ê徒涣鳎私馄湫睦砘顒?,針對出現(xiàn)不良情緒的患者,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促進身體的康復。另外,根據(jù)患者的情況,應進行科學的飲食和作息指導,及時調整飲食結構,總體需要以營養(yǎng)高、易消化的食物為主[5]。
(5)護理人員需要將無菌操作理念貫穿在整個透析治療過程中,以最大程度確?;颊咧委煹臒o菌性,避免患者之間的相互感染。在透析時需要將患者之間進行隔離,而在透析結束后,也需要按照相關標準,對透析設備等進行消毒和清洗,降低交叉感染的發(fā)生率?;颊咄肝鲞^程中,護理人員在執(zhí)行相關操作時,也應該佩戴無菌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在患者留置血液透析管后,也需要注意手部的衛(wèi)生,嚴格遵守七步洗手法。為了確保工作人員的無菌意識,醫(yī)院的相關負責人員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無菌考核,針對出現(xiàn)不良的情況需及時糾正[6]。
(6)在整個護理過程中,為了確?;颊叩囊缽男?,需要對患者和其家屬進行科學的健康教育,重點講解疾病的概念,對于患者和家屬出現(xiàn)疑問的地方也要及時解答,使其能積極配合,最大限度地確?;颊叩闹委煱踩?/p>
(7)為了避免出現(xiàn)感染情況,護理人員需加大感染監(jiān)測,每天測量患者體溫,并準確記錄,通過視診和觸診評估穿刺部位,了解穿刺部位是否出現(xiàn)紅、腫、痛等癥狀,一旦出現(xiàn)異常,要及時進行處理。
(8)定期更換敷料時,應觀察敷料是否有組織液、血液等滲出情況。
1.5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導管性相關血流感染發(fā)生率、導管留置時間以及生活質量。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高達97.5%,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導管性相關血流感染發(fā)生率及導管留置時間比較
觀察組導管性相關血流感染發(fā)生明顯低于對照組,導管留置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理狀態(tài)、家庭狀態(tài)、情感狀態(tài)、功能狀態(tà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血液透析在實際的臨床中,用于急性腎損傷、慢性腎衰竭等治療,雖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是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在治療后也會出現(xiàn)較多的并發(fā)癥,如肌肉痙攣、頭痛、皮膚瘙癢以及體外循環(huán)凝血等[7]。
針對上述并發(fā)癥,臨床應秉持著及早處理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臨床操作中,為了確保血液透析的順利實施,需要對患者建立一個有效的血管通路,但是血液透析的整體治療時間較長,因此需選擇一個最佳的留置導管方式。靜脈留置導管能有效減少患者的穿刺次數(shù),受到患者和醫(yī)護人員的推崇,還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患者的血液質量,但是如果操作不當或者其他因素影響下,也會造成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出現(xiàn)感染后,不僅會大幅度降低患者治療效果,嚴重的還會危及患者生命,為了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需要進行有效的護理措施。
集束化護理干預是將循證醫(yī)學和臨床護理模式相結合的一種護理方案,其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本研究中將集束化護理應用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感染的因素進行重點分析,并結合患者自身情況,制定最佳的護理方案,將無菌理念充分應用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確?;颊咧委熜Ч耐瑫r降低感染發(fā)生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度高達97.5%,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感染發(fā)生率為3.75%,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導管留置時間為(67.37±3.44)d,對照組為(46.73±2.19)d,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數(shù)據(jù)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集束化護理干預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讓患者在最佳的狀態(tài)中完成治療,避免患者因素導致的感染,同時相關工作人員也充分重視無菌理念,在生活、飲食等方面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提升患者整體護理質量,進一步減少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對實施血液透析的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fā)生率,保證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保證透析安全。
參考文獻
[1] 宗海燕.集束化護理對ICU血液透析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預防效果[J].透析與人工器官,2021,32(4):81-82,84.
[2] 程文蕓,賀靜,郭濤,等.血液透析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21):3875-3878.
[3] 孔敏.集束化護理預防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效果[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21,13(8):35,37.
[4] 王立群,宋志弘,黃鶯.集束化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影響[J].醫(yī)療裝備,2021,34(6):139-140.
[5] 黃苑,吳春霞,李水蓮,等.PDCA循環(huán)管理在預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的應用[J].華夏醫(yī)學,2020,33(3):122-125.
[6] 李方圓.血液透析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護理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0,36(16):160-161.
[7] 吳金仙.血液透析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及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