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臺
孩子啥時候能對學習上點心呢?為什么他情愿把精力用在玩游戲這等沒用的事上呢?
12歲的小浩是手機游戲高手,班里的同學都叫他“浩隊”,因為他在組隊游戲中是隊長的不二人選。
小浩的媽媽魏女士嗤之以鼻:“游戲玩得好有什么用?他在班里僅僅是一個中等生,中考這關(guān)能不能過都不知道,有什么好得意的?他要是把玩游戲的心思分一半到學習上,考試排名至少能進全班前十。”
魏女士透露,周末,小浩玩起游戲來特別專注,整整一下午坐在那里不挪窩,連口水都不喝??墒?,一做作業(yè),他就注意力渙散,做完兩道題,愣上十分鐘,作文剛寫出一段,又跑去廁所蹲半小時……
“看小浩磨蹭的樣子,我心里格外煎熬。”魏女士感嘆,“他啥時候能對學習上點心呢?為什么他情愿把精力用在玩游戲這等沒用的事上呢?”
小浩這樣的孩子,生活中很常見。他們喜歡玩游戲,不喜歡學習,經(jīng)常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好逸惡勞、沒有責任心的孩子。其實,這實在是冤枉了他們。
讓我們從心理學對注意力的定義聊起。
被動注意力過強,會削弱主動注意力。也就是說,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往往學習成績不佳
在心理學上,“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現(xiàn)象,是伴隨著感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的心理特征,而集中注意的能力便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力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jīng)過它才能進來?!?/p>
注意力分為主動注意力和被動注意力。
被動注意力是指沒有預定,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力,是人類對外界刺激的簡單的原始性反應,是注意力的初級形式。
被動注意力的對象主要是簡單的事物,不需要努力就能集中注意力,而且事物本身的刺激越強,就越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孩子專注地看電視、玩手機游戲,集中的是典型的被動注意力。手機游戲集艷麗的畫面、優(yōu)美的聲音、刺激的情節(jié)、及時的獎賞和簡單的操作于一體,使孩子沉迷其中。畫面越艷麗、操作越簡單,就越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為被動注意力實際上是對外界信息的照單全收,不需要選擇。
主動注意力是指自覺的、有預定目的的注意力,是主動獲取和組織信息的一種高級注意形式,一般處理的是相對復雜、陌生的事物。
以孩子學習為例,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教材內(nèi)容多為色彩豐富的圖片加文字,課堂教學也較輕松,以吸引孩子的被動注意力為主,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三年級以后,教材內(nèi)容逐漸以文字為主,對學生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學生主動地、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這時候孩子使用的就是主動注意力。
主動注意力保持時長,隨年齡的增長而延長:上幼兒園的孩子,保持時長只有5~15分鐘,7~10歲的孩子能保持20分鐘左右,10~12歲的孩子能保持30分鐘左右。
研究顯示,被動注意力過強,會削弱主動注意力。也就是說,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往往學習成績不佳。
如果孩子到了七八歲,其注意力仍以被動為主,保持主動注意力的時間處于較低年齡水平,家長要給予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孩子增強主動注意力,否則孩子在學習上會遇到障礙。
美國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觀看電子屏幕超過2小時的兒童,思維和語言測試的得分較低;而每天觀看電子屏幕超過7小時,兒童的大腦皮層會出現(xiàn)顯著的變薄現(xiàn)象。
孩子過早和長時間地看電視、玩手機,會出現(xiàn)注意力障礙問題,影響成長發(fā)育。因此,家長要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chǎn)品的時長。
教育家蒙臺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奔议L應當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
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注意力,家長要遵守尊重原則和榜樣原則。
尊重原則:尊重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不要隨意打斷孩子。
好奇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隨著感官、骨骼、肌肉的發(fā)育,孩子會不斷主動探索未知世界。此時是孩子發(fā)展主動注意力的關(guān)鍵期,如果孩子總是被限制、打斷、責備,就會形成“我不行”的條件反射,長大后做事容易半途而廢。
比如,孩子在花園里專心致志地玩泥巴,只要他不把泥巴放到嘴里,家長就不必制止。等孩子玩完了,家長可以幫孩子清洗全身,詢問孩子泥巴好不好玩,了解孩子的感受,順便告訴孩子注意衛(wèi)生就行了。與衛(wèi)生相比,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注意力更重要,家長切忌用成人的標準約束孩子的行為。
再比如,孩子在家學習時,家長總是以關(guān)心為名打擾孩子,一會兒送過去一個蘋果,一會兒送過去一杯開水,一會兒提醒孩子坐直,一會兒批評孩子寫錯了字,弄得孩子心煩意亂。這也是對認知規(guī)律的不尊重。
教育家蒙臺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奔议L應當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
建議家長不要陪讀,在孩子學習時保持安靜,不要讓孩子注意到家長在做什么。如果家長能與孩子同步讀書、學習,則善莫大焉,既營造了家庭學習氣氛,也能讓孩子耳濡目染,逐漸增強主動注意力。
榜樣原則:增強孩子的注意力,要從改善家長行為開始。
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果,家長是孩子的根。如果根出現(xiàn)問題,那么果很難甜美。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專家所做的注意力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的專注時長與陪伴他的成人的專注時長密切相關(guān)。實驗發(fā)現(xiàn),在與孩子互動時,成人專注度高的,孩子的專注時長是其他組的4倍。所以,專家認為,注意力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而是保護出來的。增強孩子的注意力,要從改善家長行為開始。
如果家長陪伴孩子時心不在焉,缺乏耐心,那么孩子的主動注意力就會處于較低水平。所以,家長要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以免給孩子做出壞榜樣。
有了明確的任務(wù)和完成任務(wù)的時間,孩子學習起來就有了目標和動力,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注意力,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堅持閱讀。
閱讀是培養(yǎng)孩子主動注意力最自然的方法。為什么這樣說?當孩子看電視的時候,他是被動的,電視節(jié)目里有應接不暇的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他只要看和聽,畫面和聲音就會高潮不斷地抓住他的注意力。閱讀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不停地思考,才能與作者對話,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且還需要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根據(jù)文字去想象作者描述的場景。所以,閱讀是培養(yǎng)孩子主動注意力的好方法,建議家長在孩子1歲以前就陪孩子讀繪本,然后逐漸過渡到純文字閱讀,并堅持下去。
第二,多帶孩子玩訓練類游戲。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把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注意力作為一個重要內(nèi)容,予以重視??梢酝ㄟ^游戲、設(shè)立目標、精神鼓勵加物質(zhì)獎勵等方式增添樂趣,引導孩子接受訓練。
對學前兒童,建議家長用“舒爾特方格訓練法”來增強孩子的主動注意力。
方法是:在一張白紙上畫上5X5共25個方格,每一格內(nèi)任意填寫上阿拉伯數(shù)字1~25中的一個。然后要求孩子用手指按順序找出25個數(shù)字,同時誦讀出聲,家長則在一旁記錄所用時間。所用時間越短,表明孩子的主動注意力越強。
“舒爾特方格訓練法”可以作為家庭游戲一直玩下去。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難度可以增大,比如孩子上了小學三年級,家長可以制作10X10的方格,讓孩子找出1~100共100個數(shù)字。
除了“舒爾特方格訓練法”,諸如串珠子、走迷宮、找不同、拼圖等也是不錯的訓練類游戲,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喜好加以選擇。
第三,要求孩子限時完成作業(yè)。
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緊迫感。家長可以根據(jù)作業(yè)量,給孩子完成作業(yè)規(guī)定一個確切的時間:“你做作業(yè)時可以不用心,但你必須在晚上8點之前完成作業(yè),否則,周末就不能去動物園了?!庇辛嗣鞔_的任務(wù)和完成任務(wù)的時間,孩子學習起來就有了目標和動力,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注意,家長不能要求孩子長時間做同一件事,否則會導致孩子注意力渙散,不利于培養(yǎng)主動注意力。
第四,善于利用睡覺前后的黃金時段。
研究顯示,良好的睡眠是增強主動注意力的基礎(chǔ),而善于利用睡覺前后的黃金時段則是增強主動注意力的秘訣。
簡而言之,孩子早晨起床后背古詩和英語單詞效果較好,是因為之前處于睡眠狀態(tài),大腦和神經(jīng)不受抑制,注意力不受干擾。早上學習相當于在一張白紙上寫字,顯得特別醒目,所以是記憶的黃金時段。
睡覺前,如果孩子處于學習狀態(tài),比如解一道難題不成功,然后入睡,大腦和神經(jīng)不受抑制,注意力會延續(xù),有可能在夢中繼續(xù)解題。所以,睡覺前半小時也是學習的黃金時段。
同理,午休對孩子意義重大。調(diào)查顯示,主動注意力較弱的孩子,大多沒有午休的習慣,下午上第二節(jié)課時往往昏昏欲睡,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課。所以,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午休的習慣,給孩子的大腦一個“重啟”的機會。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