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活用地方紅色資源,延展學校德育路徑

      2023-04-04 23:49:23蔣小波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5期
      關鍵詞:紅色德育資源

      [摘要]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在立德樹人教育中,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不容小覷。在以地方紅色文化資源為載體的學校德育中,方法、渠道、環(huán)境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因素,對學生具有廣泛且深遠的影響。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聚焦這三要素來延伸學校德育路徑,以活用地方紅色資源為指引,讓“紅色基因”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自然生長,為他們埋下愛黨愛國的種子。

      [關鍵詞] 地方紅色資源;小學德育;德育路徑

      習近平強調“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如皋市作為紅色革命老區(qū)之一,擁有深厚的紅色歷史、眾多的地方紅色資源,為學校開展紅色教育提供了最佳的教育資源。

      一、借助多元方式,開展紅色教育

      紅色文化教育的價值與效果,最終要體現在學生的行為實踐上。學校通過多元方式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滋養(yǎng)心靈,成為紅色精神的優(yōu)秀傳承者。

      1.組織觀看紅色電影

      觀看“紅色電影”能夠幫助學生更直觀地學習黨史,在獨特的情境中去感知和體悟“紅色精神”,從而汲取奮進力量。學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篩選出百部紅色經典影視,組織學生在劇院或教室集中觀看。觀影后組織學生撰寫觀后感、繪制紅色電影海報,促進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

      2.積極踐行雷鋒精神

      雷鋒精神是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是社會主義各項建設的精神引領。安定小學在傳統(tǒng)的學雷鋒精神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微創(chuàng)新,組織學生尋找“身邊的雷鋒”,講述如皋“活雷鋒”的故事。學校還組織學生踐行雷鋒精神,為同伴、為社區(qū)做一件好事。學生在學校指導下利用假期進行實踐,有的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wèi)生,有的為社區(qū)撿拾垃圾……學校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將雷鋒精神內化到自己的行動中。

      3.創(chuàng)新開展紅色活動

      紅色基因傳承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學校進行長期的、常態(tài)化的教育和引導。安定小學創(chuàng)新開展多種不同主題的活動,努力促進紅色基因的傳承。低年級開展“爭做少先隊員,我在行動”“我是小小紅領巾”等活動,利用入隊儀式,指導少先隊員行隊禮、唱隊歌、莊嚴宣誓。學生牢記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用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立下高舉隊旗跟黨走的堅定信念。中高年級在追逐中國夢的過程中,開展“共讀紅色經典,點亮愛國童心”“紅色記憶,永存心中”等主題活動。學生或慷慨激昂地高唱紅色歌曲,或激情澎湃地吟誦紅色詩歌,或情真意切地講述紅色故事。多元的教育方式讓紅色教育具體化、形象化。

      二、拓展多種渠道,提升紅色認知

      紅色教育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表層,要不斷追求入腦入心的實際效果。學校應當積極拓展多種渠道,努力提升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知水平。

      1.學科融入紅色教育

      課堂永遠是德育的主要陣地。教師要充分挖掘國家及地方課程中的紅色教育資源,讓紅色教育能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中得以滲透。為提升教育效果,學校德育部門還組織語文、道德與法治、音樂及美術等學科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及教學骨干教師等強化教學科研,從教材等資源中整理出與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相關的元素,借助角色扮演、紅色吟唱等形式讓紅色文化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起來。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教師通過《劉胡蘭》等課文讓學生了解諸多革命先輩的奮斗故事;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中國有了共產黨》《奪取抗日戰(zhàn)爭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等黨史內容;音樂教材中,有《義勇軍進行曲》等經典紅歌。這些學科與紅色教育融合的模式讓學生能明確愛國的真正含義。

      2.學生尋訪紅色故事

      學校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暑假游歷紅色遺址、尋訪紅色英雄、聆聽紅色故事、學習紅色精神。例如,學生在暑期中開展尋訪活動,尋訪紅色博物館、紀念館,就某一陳列物品詳細地了解,講述背后的紅色故事;或者就爺爺奶奶年輕時使用過的某一物品,追憶崢嶸歲月,講述奮斗故事,感受時代變遷、社會發(fā)展?;顒又?,學生通過紅色故事、紅色物品了解革命英雄事跡,在內心深處埋下紅色的種子。

      3.學校搭建活動平臺

      在對學生實施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應使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內涵等基本知識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參觀“紅色場館”,觀看“紅色視頻”,講述“紅色故事”。通過具體生動的實物、文字、視頻等將地方紅色文化傳遞給學生,積極搭建活動平臺,深化師生對紅色教育的認知。例如,指導學生繪制“紅色故土”主題手抄報;師生一同觀看主題短片《如皋紅色記憶》;利用清明節(jié)組織學生參觀烈士紀念園。

      三、活用地方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地方紅色資源是指地方的革命先輩在追求解放和自由的歷史進程中留下的物質、制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遺產。它作為一種寶貴的德育資源,具有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學校要加強校園的紅色文化建設,特別是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地方紅色文化學起,深入地開展小課題研究,將紅色教育推向深入。

      1.打造紅色校園文化

      “紅色元素”是實現校園情境設置的最基本部分,長期的耳濡目染最能激發(fā)學生對黨、對人民的樸素熱愛。學校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優(yōu)良的紅色文化環(huán)境對學生具有熏陶作用。安定小學利用校園文化長廊,打造了長達200余米的紅色文化墻。墻上的每一個革命故事,每一張英雄圖片,都彰顯出頗具特色的紅色印記;各班級則通過黑板報或者墻報等形式來展示學生的紅色文化主題習作、繪畫等作品,用手中的筆來表達自己對黨和國家的深厚感情、對先輩們的敬意。學生浸潤在這樣的紅色情境下,感悟鮮活的紅色文化,積淀濃厚的紅色情感。

      2.推動開展紅色研學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提出:“目睹他人的偉大、崇高,德育才有了萌發(fā)的可能。”身邊的“紅色資源”能讓學生產生親切感,紅色事跡活靈活現,教師借此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紅色研學,在多元化的紅色環(huán)境中體驗紅色精神。教師在班級中充分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鼓勵家長利用節(jié)假日,以小組為單位,帶學生到如皋市紅十四軍公園、革命老區(qū)江安鎮(zhèn)等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了解烈士們的英雄事跡,感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紅色精神根植心底。

      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通過以上幾種路徑,以地方紅色資源為載體,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教育。學生在活動中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讓紅色基因融入血液,努力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賈蕓蔚.拓展紅色教育,涵養(yǎng)家國情懷——小學德育融入紅色教育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25).

      [2]陳麗.浸潤“紅色經典”,塑造“紅色基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紅色教育”的有效途徑[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09).

      蔣小波? ?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

      猜你喜歡
      紅色德育資源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紅色是什么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紅色在哪里?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資源回收
      追憶紅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吉林省| 唐河县| 综艺| 澎湖县| 永靖县| 九龙城区| 马关县| 噶尔县| 巴里| 景德镇市| 泰顺县| 乾安县| 横山县| 左云县| 苗栗市| 澎湖县| 徐水县| 西畴县| 潞西市| 织金县| 罗田县| 两当县| 监利县| 社旗县| 海城市| 蓝田县| 海阳市| 冀州市| 宜都市| 威宁| 南川市| 阳高县| 宁蒗| 堆龙德庆县| 威远县| 柏乡县| 枞阳县| 永川市| 屯门区| 益阳市|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