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緒柱
摘要:本文將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概念,對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特點以及初中生的群體特征,以復習教學為切入點,依托文獻查閱、案例分析等方法獲取有關資訊,圍繞“聚焦核心素養(yǎng) 構建九年級化學復習新課堂”一題撰寫,針對初中化學復習課堂中存在的生本資源開發(fā)不到位、引導維度不高等問題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議,希望能夠對各同行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初中化學? 復習課程? 教學策略
引言:所謂“核心素養(yǎng)”,可以被理解為學生基于一門課程所具有的主動學習、思考、應用意識和能力,以及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能動學習習慣。新課程改革可以說是我國初中教育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在核心層面上體現(xiàn)出對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綜合學習能力以及個性化學習條件的考查。初中化學是一門內(nèi)容豐富、考查維度多元且十分強調(diào)實踐應用素養(yǎng)的學科,對于初中化學的復習應當切實把握培養(yǎng)學生能動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要點,同時還要做好對學生差異性學習條件的尊重和整合,這樣才能對前端知識、技能內(nèi)容形成有效的梳理并為后續(xù)階段的復習工作提供良好的開展條件。[1]在筆者看來,若要順利達成以上幾方面目標,初中化學教師應當以下列幾方面措施為主要抓手推進相關工作。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
九年級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維條件已經(jīng)趨于成熟,且有著比較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已然具備了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所有知識內(nèi)容都已在前端教學中得到了有效講解,這就使得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條件更為成熟。因此在復習課堂上,初中化學教師要將課堂資源更多地交還給學生,結合課程內(nèi)容和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趣味方向,提出一些發(fā)散性的問題供學生思考、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利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機會。[2]這項工作的開展還可以配合小組學習模式進行,讓學生在集思廣益之下進行思路和技法交流,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對于“化學與社會發(fā)展”這一單元內(nèi)容的復習,教師可以將這樣一道題提供給學生:“塑料是常見的物品制材,其主要成分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已知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化學性質(zhì)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高溫下的分子活性和與酸、堿溶液的反應速率,那么如何利用家中常見材料完成對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制品的簡單辨別?”這道題的場景代入感很強,而且涉及到的元素相對較多,討論的空間也很大,就比較適合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
二、引入“大單元”教學模式
正如筆者在前文當中所提到的,初中化學的知識點非常多,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方式也非常多樣、復雜。在進入復習階段后,學生需要在短時間之內(nèi)完成對三年來所有知識內(nèi)容的深度復習,這就意味著初中化學教師必須要采用更具認知感和條理性的策略來開展教學?!按髥卧苯虒W是對傳統(tǒng)的以課時為基本單位的教學形式的突破,主張打破知識之間的課時壁壘,以知識點的核心方面為線索,將所有關聯(lián)知識點按照教學次序、承接邏輯和難度等順序有機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知識脈絡,讓學生能夠通過觀察這條脈絡而對不同方面的知識形成縱向的清晰認知,從而使學生的復習工作更有條理性和把握感,也更便于學生在實際解題中對知識和技能內(nèi)容的精準運用。[3]
比如在進行關于“酸和堿”這一內(nèi)容的復習時,教師可以按照有關知識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的遞進次序,先后將“酸和堿的概念”“酸和堿的共性”“常見的酸、堿及化學反應”以及“酸和堿的常規(guī)應用”等設為不同的知識模塊,再輔以一些經(jīng)典的考查酸堿方面知識內(nèi)容的例題作為連接線,設計出一幅完整的思維導圖。在制作導圖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動態(tài)展示,以便學生更好地了解各個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和作用過程。
除了以上兩方面外,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復習指導之前,還要對每個學生的整體能力和個性化優(yōu)缺點做充分調(diào)查,從而形成完整的學情檔案,在復習中既要結合學生的普遍能力制定合理的復習策略、形式以及評價標準,又要對不同學生進行“對癥下藥”式的查漏補缺,以便提高復習工作的針對性和效率。
結束語:復習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內(nèi)容重復,而是在前端學習基礎的前提下進行能動的整合、提升、提煉,是一種“量變”引發(fā)“質(zhì)變”的飛躍過程。初中化學教師要真正認識到這一點,在帶領學生開展復習的過程中緊抓生本資源開發(fā)、“大單元”串聯(lián)應用這兩大主題,幫助學生以靈活、務實、宏觀的手段去完成既有學習成果的多元整合和深度融合,并體現(xiàn)出對學生自主復習、應用素養(yǎng)的有機塑造,從而讓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進一步得到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鄧瑋.聚焦核心素養(yǎng) 構建九年級化學復習新課堂[J].天津教育,2022(14):87-89.
[2]鄭志廣.淺析打造九年級化學高效復習課堂[J].學苑教育,2019(15):70.
[3]嵇寶林.關于九年級化學復習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2(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