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燕
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發(fā)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有些學生的作文學習興趣并不高,作文水平也不理想。要想解決這類問題,讓高年級學生愛上語文寫作,創(chuàng)作出更多高質量的作文,教師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個性化作文教學。本文對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年級? 個性化作文教學
部分小學生對于語文作文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興趣不高,寫出來的作品質量不高,除了語言構建能力不足、文章結構安排不合理等問題之外,作文缺少新意和情感問題也十分突出。要想讓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獲得明顯提升,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的語文、思維、認知水平以及學生的興趣點等,據(jù)此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語文作文教學更具有個性化,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本文主要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個性化作文教學的開展策略展開探討。
一、了解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能
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差異,興趣、特長也存在較大差別,而作文是以生活為基礎、原形開展的文字創(chuàng)作,因此面對同一寫作主題的時候,他們應當從自身的生活經驗、興趣特點等方面出發(fā),創(chuàng)作出富有個性化的作文。針對這一問題,實際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在分析學生興趣特點的基礎上,制訂個性化教學方案,使其更具趣味性,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如教學小學語文部編版(五四制)五年級上冊《習作:我想對您說》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書信”這一寫作形式,并能夠針對具體的人用文字表達真情實感,且要確保敘述有條理、語句連貫。要想順利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除了要教授寫作知識和技巧,明確寫作方向之外,還要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確定作文中的“您”這一角色。之后,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表達與“您”相關的事件,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作文中做到“有物可寫,有感可發(fā)”,不再寫一些假大空的話,而是表達出真情實感,且寫作內容各具特色。這樣的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和潛能,使學生可以寫出更富有個性、具有可讀性的作文。[1]
二、開放教學方式,豐富寫作實踐
語文寫作的一個最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學生在學習了各類寫作知識和技巧最后,教師要及時為他們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將相應知識、技巧應用在自己的作文之中,從模仿開始,逐漸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個性化作文教學模式下,教師要轉變教學思路,讓作文教學更具多樣性、開放性,讓學生有更多自由創(chuàng)作的機會,給他們帶來更多文字創(chuàng)作的樂趣。例如,可以讓學生自由結組,通力合作編寫小故事、廣告語,圍繞某一寫作主題,小組同學集思廣益,列舉與寫作主題相關的名言警句、歌詞、經典詩句等;也可以限定一個寫作方向,讓學生自由確定寫作題材、體裁等,使學生在寫作中有更多選擇權。[2]另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日常練筆的好習慣,讓學生準備一個“隨記”本,將生活中的觀察發(fā)現(xiàn)、難忘的生活經歷、突然產生的靈感、閱讀中看到的好詞句等隨時記錄下來,使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對于學生“隨記”本,教師也要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將其中一些好的內容在班級中分享,以此增強學生的寫作學習成就感和信心。
三、優(yōu)化作文評價,促進共同進步
以往的語文作文評價主要是由語文老師來完成的,新時期,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也能參與到作文評價中來。首先,教師要對學生作文精心批改,需要標明學生作文存在的不足,通過評語或面批的方式,指導學生修改,對于學生作文的閃光點也要及時指出,給予肯定。其次,可以在班級中傳閱學生作文,進行互評,互相指出不足,相互學習優(yōu)點,通過取長補短,實現(xiàn)共同進步。另外,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讓學生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和語言建構能力。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評,反復推敲,自主修改,讓學生對待寫作更加認真、嚴謹。多元化的作文評價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總之,小學高年段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突破寫作障礙,教師要了解學生特點,踐行個性化教學,讓教學內容更富有趣味性,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教學方式和評價形式更加多元化,從而促使學生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巖.小學高年級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策略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20(18):61.
[2]黃彩鳳.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個性化作文教學的開展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