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言研究的民俗學視野和方法

      2023-06-30 16:46:53段寶林黃龍光
      語言戰(zhàn)略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民俗學口頭語言學

      段寶林 黃龍光

      [編者按]語言和民俗關系緊密。語言是民俗的重要載體,民俗也反映著語言的變遷;對語言類民俗的搜集、整理與闡釋,在語言學和民俗學兩個方面都是重要的研究內(nèi)容?;仡檶W科史,歷史比較語言學直接催生了比較神話學,語言學研究范式對民俗學口頭程式理論、表演理論也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本期特邀4位民俗學者暢談語言與語言生活,旨在進一步厘清民俗學與語言學的學科淵源,啟發(fā)民俗學與語言學跨界研究的多種可能性。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是民俗傳承的媒介。民俗傳承離不開語言參與,語言演化離不開民俗土壤。語言與民俗存在天然的有機聯(lián)系,民俗學與語言學交叉明顯。

      在語言和民俗的研究方面,羅常培較早從語言探究文化心理、親屬制度,從文化接觸論述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李方桂指出,語言學是民俗學的重要工具,民俗學者特別關心語言在社會上的功用。馬學良細論民俗語言,認為語言和民俗可以相互考究,倡導建立一門交叉分支學科——語言民俗學。之后,曲彥斌在自己的民俗語言學研究基礎上,又建立了語言民俗學的基本框架。孟慧英梳理了歷史比較語言學對民俗學的影響,尤其是神話的比較研究、自然神話學派等。黃濤將民間語言置于具體民俗情境進行動態(tài)分析,突破了一般語言學對語詞的形式研究。王志清從語言(類)民俗探討民族文化的變遷,提供了一個語言學和民俗學交叉研究的典型個案。還有學者就相關民俗語言門類做了搜集、匯編研究。

      這些研究成果,都重視語言與民俗之間的緊密關系,但對于語言民俗和民俗語言、民俗語言學與語言民俗學的具體表述和使用問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需要深入剖析,以加強系統(tǒng)性。隨著當代人文社科領域對跨學科研究呼聲越來越高,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厘清語言研究的民俗學視野和方法。

      在進化論學派眼中,民俗被視作一種文化遺留物,這使原本鮮活的民俗在某種程度上被符號化,進而脫離了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民俗,本是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最符合當時當?shù)厝嗣裥枰摹⒆蠲篮玫纳罘绞?,是在社會生活中世代傳承、相沿成習的生活文化,它是一個社群在語言、心理和行為上的集體創(chuàng)造和傳承的慣習,它的本質是生活美。民俗在歷史長河中,隨著社會的變遷,不斷創(chuàng)新、淘汰,其生活美的內(nèi)容不斷豐富發(fā)展,其中過時的、落后的東西就消失了,而美好的、有用的東西則傳承至今。民俗是一種綜合性的生活文化,主要以口頭和身體實踐進行傳承,是一種需要面對面參與、體悟的文化創(chuàng)造和社會實踐。

      民俗的口頭性及口承性,是民俗和語言內(nèi)在有機聯(lián)結呈現(xiàn)出來的民俗的重要特征(按:不是民俗本質特征,其本質應該是其內(nèi)容——生活美)。任何民俗的表征和傳承,都離不開語言的參與。語言與民俗的有機聯(lián)系,自然內(nèi)生出語俗,即語言(類)民俗。語言民俗包括民俗語言與口頭文學,即民間文學,也稱民俗文學,可歸入文藝民俗。

      民俗語言,即涉及民俗的口碑語言、民間語言,主要指在民間情境下創(chuàng)造和使用的口頭習用語及其表達習慣和運用方式等,包括方言、俚語,親屬稱謂、擬親屬稱謂,俗語、歇后語、諺語、行話、切口、謎語、吉祥語、禱辭、禁忌語、咒語等民間熟語,手勢語、體態(tài)語,以及有關民俗的圖文符號,等等。民俗學強調民俗語境對語言意義和功能的決定作用,將其視為民俗事象,進行文化闡釋,而不是像語言學那種對語言形式做孤立分析。

      民間文學內(nèi)部有著神話、史詩、歌謠、傳說、民間故事以及民間歌舞等體裁,它們都是以語言或借助語言進行口頭藝術創(chuàng)作的民俗事象,都在特定的民俗生活場景吟誦、講述、歌唱和演出,都有民間特定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藝術表達和社交習慣。對它們不僅要以民間文學、民俗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也需要語言學方法的借鑒。

      從一種嚴格的邊界來審視,并不是所有的語言和語言現(xiàn)象都是民俗和民俗現(xiàn)象。只有那些與民俗緊密結合,并用來承載、表達民俗信息與價值的言語符號、言語現(xiàn)象和言語實踐,才屬于民俗學視野中的語言對象。窄化語言民俗,會限制民俗學研究的想象力;泛化語言民俗,則會模糊邊界,進而造成誤認民俗學為全科全能的幻象。

      18世紀西方語言學界對語言標本的廣泛采集,為19世紀的歷史比較積累了語言材料。歷史比較語言學先驅拉斯克首創(chuàng)以語法對應和原始詞對應為原則的語言描寫分析和結構比較的方法。經(jīng)博普、格林等考證,雅利安系各民族語言和古波斯語族語言同出一源。歷史比較語言學所用的材料、證據(jù)大多源于古神話文本,對古希臘神話神靈名稱的考證無法離開語言學的支撐,這直接催生了比較神話學。其中格林兄弟對歷史比較語言學和比較神話學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曼哈爾德更是將語言比較延伸到風俗比較來解釋神話。

      20世紀初,將窮盡式搜集、比較神話異文的方法加以推廣,便形成了芬蘭學派的歷史-地理方法,民間故事類型學由此孕育而生。從 AT 分類法到故事形態(tài)學,到艾伯華、丁乃通、鐘敬文、萬建中、王憲昭等人對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神話母題劃分等的研究,都可以看到對比較方法的借鑒。針對故事類型學比較分析對故事異文數(shù)量的要求,及其對純粹文本的孤立比較,段寶林在《中國民間文學概要》中提出民間文學研究方法有:描寫研究、比較研究、理論研究等;劉守華結合中國民間敘事的特點,提醒要重視故事文本的類型源流。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對個體在歷史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作用的重視,索緒爾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中對語言和言語的區(qū)分,戴爾·海姆斯從言說民族志到交流民族志的倡導,帕里-洛德口頭程式理論對史詩口頭文本比較分析,等等,都是美國民俗學家理查德·鮑曼表演理論的重要淵源。表演理論特別強調言語交流在口頭藝術展演中的作用,是以事件為中心結合語境的一種動態(tài)研究范式。表演理論研究,要求對口頭藝術表演者與受眾之間語音的長短、高低,措辭、語序、語體、語態(tài)以及伴隨言語交流的情勢、情態(tài)等進行精細化描寫,旨在對口頭藝術民俗表征及其意義指向的深描,這種深描式研究要求具備相應的語言學基礎。表演理論的影響如今早已超越民俗學而擴展到藝術學等學科。但是,對于民間文學的研究來說,僅有表演理論還是遠遠不夠的,段寶林提出的立體描寫理論,就是從語言學的描寫研究借鑒而來的。這種立體描寫不僅要求對故事的表演方式進行精細的描寫,而且要求對整個流傳環(huán)境、流傳中的變異都進行描寫記述。所以中國的理論比表演理論要豐富得多。

      總之,民俗作為一種時空連續(xù)文化體,集中表現(xiàn)為文化的歷時傳遞和共時傳播相結合,這其中語言作為媒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民俗研究既要聚焦各類民俗體裁在代際間的傳遞,也要關注具體體裁在地理空間的流布,民俗歷時共時比較、點面結合的立體研究,已經(jīng)成為民俗學的新視野和方法。對民俗的共時描寫和闡釋,除了注意民俗內(nèi)在結構外,還要注意其即時性和創(chuàng)新性問題,這和言語表征息息相關。故而借鑒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對民俗學研究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歡
      民俗學口頭語言學
      口頭傳統(tǒng)所敘述的土爾扈特遷徙史
      總括*
      《六十種曲》中元宵習俗的民俗學、戲曲學意義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1:21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口頭傳統(tǒng)新傳承人的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
      ——新一代江格爾奇為例
      試論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民俗學意識
      劍南文學(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30
      口頭表達一點通
      民俗學研究的多元維度——“中國民俗學會第八屆代表大會暨2014年年會”會議綜述
      語言學與修辭學:關聯(lián)與互動
      當代修辭學(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fā)展趨勢
      会泽县| 平果县| 游戏| 贵港市| 宁城县| 深州市| 藁城市| 永靖县| 湘乡市| 景东| 阜康市| 河曲县| 山丹县| 沭阳县| 嘉鱼县| 仁化县| 富源县| 金湖县| 保康县| 阳春市| 肇东市| 绥宁县| 克什克腾旗| 合阳县| 耒阳市| 怀集县| 德保县| 贞丰县| 浙江省| 临夏市| 高州市| 边坝县| 星子县| 和田市| 大荔县| 漳州市| 铁岭县| 喀喇| 霍山县| 津市市|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