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摘? 要:學風是高校的靈魂與生命線,是高校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新生學風建設是營造濃厚校園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優(yōu)良學習條件的重點工作內容,立足新時期討論如何發(fā)揮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必須要結合時代特色。文章圍繞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學風現狀與高校輔導員在新生學風建設中的作用進行分析,通過實踐與調研,總結出構建多元化模式下全員育人架構、注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學風建設中的應用、全面落實學風建設常態(tài)化3條措施,旨在進一步提升高校新生學風管理水平,真正實現學風建設的常態(tài)化發(fā)展,最終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輔導員;新生;學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3-0173-04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場所,在新生入學階段做好學風建設工作,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提高主動學習、自主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能力,也有助于構建優(yōu)良校園氛圍、環(huán)境。在此過程中,身為高校新生學風建設的重要人才——輔導員,結合新時期的發(fā)展規(guī)律,主動就當前的新生學風建設工作做好實踐研究就成為重中之重。鑒于此,本研究針對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在新生學風建設中的工作實踐這一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新時期高校大學新生學風現狀探討
隨著2021級大學新生入學,各高校全面迎來以“00后”為主體的大學新生。如何引導“00后”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學校開展新生入校教育的首要任務。大學一年級是銜接高中和大學的一個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加強學生的學風建設尤為重要[1]。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當代大學新生雖然聰明好學、學習能力強,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思想發(fā)育還不完全成熟,自主學習能力差,普遍存在從眾心理,依賴性比較強。進入大學后,學習方式的改變使得一些學生感到迷茫,不知為什么學、怎么學。有的學生學習動機不正確,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進入大學后,覺得終于脫離父母的管教,可以好好地放松,便追求吃喝玩樂,談戀愛[2]。部分大學新生為了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盲目地報名參加各種類型的學生社團,天天疲于奔命,穿梭于各種社團活動,空閑時間很少花費在專業(yè)課學習上。
大學可以說是社會的一個縮影,社會環(huán)境必然會影響校園環(huán)境。例如,缺乏誠信,考試作弊;經受不住誘惑,沉迷網絡游戲;還有部分大學新生缺乏社會經驗,上當受騙,造成財產損失和心理傷害。在新生問題的解決方案制定過程中,開展學風建設工作極為重要,這同時也是幫助新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舉措。
二、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在新生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一)幫助端正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
開學階段,想要做好新生的學風建設工作,高校輔導員應該在日常的學風建設中積極開展實踐工作,一方面可以幫助新生端正學習動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掌握更加有效的學習規(guī)律,進而提升個人的終身學習能力[3]。另一方面,第一學期的主要教學重點需集中在培養(yǎng)學生思想、專業(yè)學科的學習意識方面,輔導員參與到新生學風建設工作中,將會顛覆以往高中“刷題”類學習模式,在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之下,新生對學風建設工作的認可度必然也隨之提升。
(二)利于班級學風建設,發(fā)揮班干部及團干部先鋒價值
班級學風建設不僅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校新生學風建設中,輔導員積極參與其中,利于提升班級學風建設的工作成效,且對于班干部能力發(fā)揮也可起到顯著效果。詳細分析之下,輔導員在高校新生學風建設中的介入,可以有效提升班級內班干部工作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效果,促使他們學會在日常學習期間主動幫助同學[4]。對于團干部來講,在為新生介紹學生會、社團等時,應該引導其結合個人的興趣情況去選定,避免因盲目加入社團而消耗不必要的精力。
(三)利于幫助特殊新生群體,促進校園人文關懷理念的推廣
自我國高等教育逐步大眾化以來,高校內家庭困難學生數量以及占比升高。在新生學風建設階段中,輔導員應積極介入教學工作,結合人文關懷理念去幫助家庭困難學生,促使其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專業(yè)學習和個人能力提升方面,以此對經濟困難學生群體的學習條件的創(chuàng)造起到促進作用。新生入學后,輔導員還要注意排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關懷與教育。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由于各類內外因素,普遍存在心理自卑、想法偏激、交往困難、承受能力脆弱、適應力不強等情況,他們的情緒與行為必然會對班級人際關系產生負面影響,也會給教師的教學管理帶來困難。因此,輔導員要經常深入寢室與學生交流,從瑣事上關注他們的言行,通過日常觀察發(fā)現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后,要及時單個約談,通過近距離談話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和定期心理輔導。若遇到個人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可積極尋求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幫助,共同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使新生群體能夠積極、向上發(fā)展,有利于新生學風建設工作。
三、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在新生學風建設中的工作實踐
(一)構建多元化、多角度模式下全員育人架構
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是進行新生學風建設的關鍵時期。新生階段與學生接觸頻率最高的輔導員是連接學生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輔人員從而推進教學工作的重要橋梁,想要做好新生的學風建設工作,就必須以輔導員為核心,構建高校新生優(yōu)良學風建設的實踐活動及管理平臺[5]。與此同時,進入大學之后,面對學習、生活模式的更改,學生往往會出現極多的不適應之處,此時輔導員就應該充分將本崗位的教學、生活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對新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其能夠在入學初期就明確個人的大學學習目標及方向。具體來講,進行學風教學實踐時,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新生學風建設期間,輔導員應該積極與學生的任課教師加強溝通,促使任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主動提升個人的教學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提升帶來幫助[6]。期間,教師還應積極與學生的班主任構建良好溝通關系,并參與到學生的軍訓動員、開學典禮乃至每月班會開辦之中,從而在新生入校階段就可以更加深入地對學生進行了解,為后續(xù)新生學風建設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其二,想要提升新生學風建設工作的質量,輔導員還應該與學生的家長保持順暢的溝通,并幫助家長深入了解新生在校學習節(jié)奏、環(huán)境等,讓家長與學生共同認識到大學與高中學習模式的差異性,做好大學教育的宣傳工作。
其三,教師應該積極動員在校高年級學生面向新生做好“傳幫帶”,發(fā)揮個人的示范作用,借助同齡人之間溝通“無代溝”的優(yōu)勢,構建更加和諧、融洽的校園氛圍[7]。期間,可通過成立學生干部團隊、推廣宣傳優(yōu)秀典范的形式,促使新生在與學長、學姐的溝通和學習中快速且全面地適應大學生活。
其四,想要全面實現上述多元化、多角度的新生學風建設目標,輔導員對新生個人的生源地資料以及家庭信息必須做到一一了解,尤其是在報到時,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線上直播的模式,為新生家長進行答疑解惑[8]。期間,對部分存在特殊情況的新生,輔導員應該為其建立對應的檔案卡,并定期與其面對面談話溝通,在出現問題或意外狀況時,及時與該新生的家長取得聯系,聯合解決問題。
(二)注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學風建設中的應用
高校新生學風建設工作開展的重要目的,就是通過全過程教育的形式,提升高校人才培養(yǎng)過程的完整性,促使學風建設融入學生大學學習的每一環(huán)節(jié)[9]。期間,輔導員應該結合每年學風建設的重點內容以及典型性難題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方案優(yōu)化。方案執(zhí)行期間,應結合時事制訂更契合新生實況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促使新生在入學階段就適應大學階段的學習氛圍及學習規(guī)律,確保新生個人的學習理念、學習意識、學習能力、學習思維在大學階段得到最大限度發(fā)展,最終將大學“以人為本”的學風建設教學價值凸顯出來。在此基礎上,融入“以人為本”人才培養(yǎng)理念時,應該全面做好以下教學管理工作:
新生第一學年的學風建設中,輔導員應該對大學入學教育規(guī)律進行總結和整理,并結合整理結果,為新生總結出更適宜的學風、校園文化、社會實踐、誠信等教育實踐,促使新生在多種類教學活動的推行下,全面提升對大學校園的適應能力[10]。同時,也可幫助新生在入學第一學年段,掌握本專業(yè)的學習前景,并設立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結合個人學習目標去制訂更加詳細的階段性學習計劃。此外,輔導員還應該積極在班級內,以寢室為單位,設置多個學習小組,要求每一小組在面對學習中的問題時相互幫助,形成主動探索、主動求知的優(yōu)良學習風氣。
第一學年段實現學風建設目標后,第二學年段應該就第一學年段的學業(yè)情況進行分析,對部分綜合學習情況不理想的學生,給出對應的學習預警信號,并為其制訂專屬的學習引導計劃,以定點幫扶的形式,培養(yǎng)該部分學生的學風建設意識,提升個人的專業(yè)學習能力。
第三學年階段,輔導員進行學風建設的實踐時需注意,部分學生此階段已經初步形成個人未來的專業(yè)規(guī)劃意識,而部分學生會在該階段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無法明確個人的未來從業(yè)方向及發(fā)展目標。此時,輔導員應該主動邀請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談話溝通,做好教學引導工作,其間應該時刻保持耐心、溫和的引導態(tài)度。對部分綜合學習水平優(yōu)秀的學生,當其處于迷茫期時,輔導員應該鼓勵其主動參與校園或是社會中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鍛煉其在校期間的專業(yè)實踐能力[11]。對部分綜合學習成效不夠理想的學生,輔導員進行學風建設實踐處理時,應該主動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在了解學生基礎信息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訂更適宜其發(fā)展的學習計劃和職業(yè)規(guī)劃。
大學最后一個學年段,輔導員開展學風建設工作時,應該將重點集中在學生的學業(yè)完成情況方面;進行學業(yè)清查之時,應該將精力投放在學分、成績、在校實踐活動參與度、日常表現等方面;發(fā)現部分學生存在畢業(yè)困難時,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一對一溝通,實施有效干預,幫助學生順利畢業(yè)。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四個學年段的學風建設期間,輔導員在其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根據學風建設期間的大量實踐經驗,能夠總結出很多典型性的優(yōu)秀學生案例,輔導員可以將其整理為下一屆新生學風建設的創(chuàng)新點,并借助官網、社交平臺賬號等多個渠道進行推廣宣傳,營造優(yōu)良學習氛圍的同時,對優(yōu)秀學風榜樣建設也可起到顯著促進作用。
(三)全面落實學風建設常態(tài)化
大學求學階段,輔導員想要提升新生學風建設工作的實踐效果,應該將工作重點主動從既有的課堂知識教育框架中延伸出來,實現新生心智、德行以及能力等更多綜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目標。詳細來講,應該從下述幾個方面著手展開:
其一,輔導員進行學風建設時,應該將工作重心延伸至實踐、文化、心理、科研、資助以及網絡等各個層面之上,由此構建多維度的高校人才培養(yǎng)學風,營造鮮明且個性化的校園學習氛圍,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專業(yè)性人才。
其二,輔導員進行學風建設常態(tài)化過程中,應該主動與校外專業(yè)實驗室進行對接,為學生打造更加系統(tǒng)且完善的多元實驗室平臺,為其構建更加優(yōu)渥的教學條件[12]。也可開展專業(yè)相關的專題講座活動,促使更多新生在校園求學階段接觸和了解更多本專業(yè)及其未來發(fā)展前景,借此幫助新生更加快速地理解本專業(yè)內容,為日后的就業(yè)、考研等方向選擇與確認打下基礎。此外,輔導員還可以鼓勵新生積極參與到校園社團中,促使其在社團活動中鍛煉個人的活動組織、協調、合作、溝通等能力,最終在大學校園求學階段全方位提升個人就業(yè)能力。
其三,在大學階段,為了實現新生學風建設成為常態(tài)化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輔導員還應將新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融合“線上+線下”教學模式,開展優(yōu)秀學子典型案例宣傳,還可專門在線上開辟一個用于“在線答疑”的平臺板塊,解決新生“疑難無處問”的問題,此種學風建設模式的常態(tài)化發(fā)展,更加利于學生接受和認可。
相對于線上而言,線下的新生學風建設實踐應該通過主題班會舉辦、邀請優(yōu)秀畢業(yè)生分享、邀請任課教師面對面解答等形式輔助新生學風建設,促使學生在線上、線下、校內、校外感受到濃厚的學風建設以及學習氛圍。
四、結語
在大學新生入校學風建設工作中,輔導員首先應該從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親朋關系的構建方面著手,構造更具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的新生學風建設架構。其次,在日常的學風建設中,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融合于新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促使其在高校求學階段培養(yǎng)自學能力并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此外,新生的學風建設時期,輔導員應該將新生階段的學風貫穿在即將到來的高年級學習中,實現學風建設的常態(tài)化發(fā)展,最終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叢川. 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關于創(chuàng)新實踐教育融入學風建設的思考——以魯東大學財務管理專業(yè)為例[J]. 吉林教育,2020(29):40-41.
[2] 畢清波. “內需型”學風建設新模式構建與創(chuàng)新——輔導員工作案例分析[J].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7(09):98-99.
[3] 徐亞南,程俊輝. 疫情防控背景下輔導員學風建設工作的路徑思考[J].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7(04):117-118.
[4] 晉捷. 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工作和學風建設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J]. 讀天下:綜合,2020(11):1.
[5] 張燕玲. 高校輔導員做好學風建設工作的路徑探析——以北京印刷學院為例[J]. 青年與社會,2020(02):101-102.
[6] 劉穎,陳立瑾,李昱霞,等. 線上學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輔導員工作為著眼點[J]. 現代教育論壇,2021,4(04):66-67.
[7] 紀君燕,尹星星,鄭婷,等. 疫期中外合作高校輔導員工作路徑研究[J]. 山西青年,2020(09):214-215.
[8] 鄧世瓊. 淺析高校輔導員在高校班級學風建設中的方法[J]. 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27):1.
[9] 黃其河. 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及對策研究——以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為例[J]. 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0,33(04):28-30.
[10] 周果子,陳軍.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輔導員加強大學新生學風建設的新舉措[J].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7(01):120-124.
[11] 薛云飛. 高校輔導員班級學風建設控制體系的實踐探索[J]. 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17):1-2.
[12] 王鶴. “三全育人”視閾下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困境與出路[J]. 品位·經典,2020(02):64-66.
(薦稿人:張桂葉,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