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娜娜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實施,中小學勞動教育也成為現(xiàn)代素質教育的重要板塊之一,且中小學勞動教育能夠為學生德育的培養(yǎng)提供實踐機會。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 ?勞動教育 ?實施策略
在中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生自身成長的關鍵時期,勞動教育對其身心的發(fā)展與人格的健全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應得到教師的全面重視。[1]但目前的中小學勞動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值得改進的問題,學校與教師應當結合教育部的要求,針對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現(xiàn)狀,結合中小學生的成長特點,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勞動教育,助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目前中小學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勞動教育課時少的問題,在目前的中小學中表現(xiàn)較為突出。部分教師對勞動教育的認知不合理,將勞動教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一部分;部分教師安排的節(jié)假日社區(qū)勞動活動,過于重視彰顯學校的辦學特色與辦學實力,要求學生嚴格完成各項勞動任務,對勞動活動背后教育價值的挖掘不足,未對勞動活動做出全面的總結、評價,導致勞動教育實際上并未真正深化、內化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去,限制了勞動教育的效果。[2]
二、提升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按照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勞動教育
在開展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既要考慮學生們身體、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具體情況,又要結合學校的硬件設施、師資力量等條件,制訂適合本校學生的教育策略。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開展勢在必行,中小學勞動教育不能僅停留于形式,要深入落實下去,常抓不懈,重視激發(fā)中小學生對勞動的熱愛,要增強家長、教育者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加強家校聯(lián)系,設置勞動教育專職教師,鼓勵學生每天勞動至少半個小時,給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師要重視開展多樣化勞動活動
對于中小學勞動教育而言,不能僅局限于校園內的勞動教育,教師還可以引入社會資源,既可以讓勞動教育內容更加多樣與豐富,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處于真實的勞動教育環(huán)境中,深入感受勞動的內在含義。除此之外,社會資源與中小學勞動教育的相互結合與滲透,還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當?shù)厣鐣幕l(fā)展歷程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家鄉(xiāng)情懷,增強學生文化自信,進而促進學生人格的進一步完善,同時,在社會性的勞動教育活動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美德,使學生體會到為他人服務的意義。[3]例如:中小學??梢远ㄆ诮M織學生進入社區(qū),幫助社區(qū)環(huán)衛(wèi)工人打掃衛(wèi)生,開展“志愿者”主題活動,讓學生變身志愿者來體會各個行業(yè)的艱辛與不易;教師還可以鼓勵與組織學生進行具有社會性質的公益活動,多樣化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在社會資源整合的背景下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勞動需求,使學生的勞動體驗也更加多樣化,為學生熱愛勞動美德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同時,在勞動教育方面,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有效的評價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在勞動教育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三)基于勞動教育提升學生綜合品質
在開展勞動教育的時候也要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踐,讓學生感受到勞動的魅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勤于勞動、善于創(chuàng)造的民族,正是因為勞動創(chuàng)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擁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4]在開展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特別注重聯(lián)系生活去為學生組織一些實踐活動,這樣才能夠讓勞動真正地落到實處,避免勞動教育流于形式。具體地來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的生活化勞動實踐是非常多樣的,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學生提供勞動活動指導,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勞動的魅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開展農耕活動。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小鏟子、小鋤頭等翻土的工具,深入到田地、菜地去進行翻土、除草。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壟地,有序地推進。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體會到勞動的魅力,培養(yǎng)責任感,明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有效利用勞動教育,將勞動觀念深入到學生的心田。勞動教育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有效的勞動教育能夠切實地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奉獻意識,讓學生能夠在認知行為方面得到提升。所以在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勞動教育的開展是必不可少的。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出發(f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讓學生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踐去感受到勞動的魅力,同時還要完善勞動教育評價。這樣從多個方面出發(fā)才能夠真正落實勞動教育,使學生在勞動教育方面獲得良好的引導,讓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勞動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出發(fā)來引導學生,促使學生參與到勞動教育活動過程中去,幫助學生建立起責任感,使學生以積極的面貌去面對生活和學習方面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王鵬飛,錢永慧,楊帆.新教育視角下的勞動教育理想及其行動路徑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23,(02):8-14.
[2]李云霞.勞動教育促進德育在中小學的實踐探索——以甘肅省秦安縣第一小學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3,(01):87-90.
[3]張晶,姚婷,吳淇.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體系構建:現(xiàn)狀、困境與對策——基于全國105所高校的實證調查[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
[4]黃穎.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彰顯及實踐策略[J].賀州學院學報,2022,38(04):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