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剛 高敏 張曉剛
摘要:線上線下融合教育是指將以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載體的線上教學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優(yōu)勢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通過兩種教學形式的有機結合,形成一種基于現(xiàn)代信息教育技術的教學模式,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入深,引向深度學習。
關鍵詞:線上線下 ? ?融合教育 ? ?教學模式
一、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的特點
線上線下融合式的教學模式是將線上資源和線下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該模式充分結合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優(yōu)點,融合創(chuàng)新,使教師能夠更好地設計有意義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理解和應用相關的化學知識。
(一)線下教學的特點
1.教師可以實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對授課方式和進度做出調整。
2.可以通過提問等方式及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采用模型等教學手段,便于學生直接觀察,提高教學效果,例如使用化學掛圖、分子模型等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認識微觀化學世界。
4.學生與教師進行面對面溝通答疑,時效性強。
但線下教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受空間、時間、教育環(huán)境的限制,授課效果不佳,上課模式單一,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線上教學的特點
線上教學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進行教學,學習時間、地點不受局限,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調整學習進度。
1.線上教學利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和復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2.線上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學習內容。
3.學生可以通過課中、課后測試題了解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于不理解的知識可以在討論區(qū)與同學展開討論,或單獨給教師留言提問。
線上教學也存在一定問題,例如線上教學多為單獨學習,學習氛圍欠缺,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且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實驗內容不適合線上教學。
二、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的建立
線上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借助在線資源的整合與信息技術的支持,通過傳統(tǒng)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融合、自主式與探究式學習方式的融合、在線測評與線下紙筆測評的融合,形成一種能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兼顧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
(一)傳統(tǒng)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融合。在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獲得新的解題思路,拓展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微視頻的教學內容要比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內容更為突出,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集中,提煉出教學內容的精華,使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更明確、思路更清晰。
(二)自主式與探究式學習方式的融合。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相結合,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yōu)椤爸鲗А黧w相結合”的教學結構。[1]這種結構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探究數(shù)學知識,同時所學情境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融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碳單質”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利用希沃白板的線上活動,讓學生通過游戲,了解不同碳單質的性質與用途,使得學生對碳的性質理解更深刻。
(三)在線測評與線下紙筆測評的融合。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考核評價采取多元化評價方式,有別于以往單一的評價方式。這種評價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而且也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便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時對教學策略做出調整,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通過傳統(tǒng)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融合、自主式與探究式學習方式的融合、在線測評與線下紙筆測評的融合方式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在課前借助在線資源搭建學生學習新知的“腳手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線下課堂教學時,教師可應用導學案等教學輔助材料進行教學,同時可以借助網(wǎng)絡資源進行課前導入。在課后,教師利用在線平臺,及時發(fā)布課程相關知識點的微課資源,學生自主利用資源進行復習鞏固,查漏補缺。
三、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效果分析
采用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可通過學生課前自主線上預習、討論,課中教師的個性化引導以及課后知識鞏固和補充(拓展性問題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化學教學效果。
新時代教育理念提倡教師嘗試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借助信息化的教學平臺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線上線下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提升教學質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理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