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習近平用典》中“立德”思想的古文典籍翻譯策略研究

      2023-09-11 14:49:00王文婧
      關(guān)鍵詞:外宣翻譯翻譯策略立德

      王文婧

      摘 要:本文以《習近平用典》及其英譯版為語料,通過闡釋“立德”的初衷、本源及其途徑,探析文本中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立德”思想的古文典籍翻譯策略。研究表明,直譯、直譯+意譯、直譯+增譯等翻譯方法,可巧妙地將古文典籍翻譯與現(xiàn)代執(zhí)政思想相結(jié)合,有效傳達中國古典文化中的豐富內(nèi)涵,以達到跨文化交流和政治外宣的目的。

      關(guān)鍵詞:立德;翻譯策略;外宣翻譯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8-0061-04

      本文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立德”為主題,以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中關(guān)于“德”的用典及其英譯本為語料,選取了總書記常用的“德者,本也”“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等典故,從“立德”的初衷——崇德:德者,本也;“立德”的本源——明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立德”的路徑——修德: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三個維度闡述政治文獻《習近平用典》中關(guān)于“德”的重要論述。對其相應(yīng)英譯版的分析,對向世界英語注入中國特色表述,構(gòu)建中國特色話語體系,增強文化自信有著重要意義。

      一、文獻綜述

      (一)政治外宣翻譯

      政治文獻是重要的外宣材料,具有用詞規(guī)范、結(jié)構(gòu)嚴謹?shù)忍攸c。作為對外宣傳的官方渠道,政治文獻是傳達和貫徹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權(quán)威窗口。在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的重要講話和文章中,無論是談治國理政的重大問題,還是在國際場合闡明中國的原則、觀點、立場,抑或是在基層和干部群眾傾心地交談,總書記經(jīng)常引用一些中國的經(jīng)史典籍中的華章佳句。做好對這些經(jīng)史典籍的翻譯工作對傳播我國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正確外宣有著積極的作用。

      外宣翻譯是一項要求譯者具備高度責任感、敏銳政治感的工作。政治文獻翻譯有其特殊性,除了必須遵循“信、達、雅”這一基本翻譯原則外,還需遵守“外宣三貼近”原則,即貼近中國發(fā)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

      (二)翻譯理論綜述

      不同的民族造就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語言背后蘊含著不同的文化背景。翻譯是實現(xiàn)兩種不同語言文字間轉(zhuǎn)換的橋梁。交際翻譯論認為,譯文應(yīng)以目的語讀者為中心,根據(jù)文本性質(zhì)不一采用不同的翻譯方法,以使譯文對目的語讀者產(chǎn)生和源文對源語讀者同樣的閱讀效果[4]。目的論堅持翻譯的目的決定了譯文所采取的方法。當源語中蘊含的文化現(xiàn)象無法直接通過文字表面進行轉(zhuǎn)換時,就涉及到了文化因素的傳播。在進行文本類型分析、選擇不同的翻譯方法的同時,不能忽略文化因素的分析。特別是涉及極具民族特色的語言表達和相關(guān)文化背景知識時,應(yīng)將“語言、文化、翻譯”三者進行有機結(jié)合,使源語信息準確傳達,目的語讀者成功領(lǐng)悟源語思想內(nèi)涵,這是文化翻譯理論的核心內(nèi)容。翻譯家Bassnett和Lefevere指出,翻譯研究不僅要關(guān)注語言層面上的互異,更需著力于深層下的文化因素不同,應(yīng)全面地從文化視角探究源語、譯語、作者、譯者和讀者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翻譯活動不僅涉及兩種語言文字之間的轉(zhuǎn)換,更是其所代表的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流,是一種典型的跨文化交流。

      二、習近平總書記“立德”思想的古文翻譯策略

      系統(tǒng)梳理《習近平用典》中有關(guān)“立德”思想的論述,認真比對相應(yīng)的英語譯文后,發(fā)現(xiàn),“立德”思想的古文的翻譯策略靈活多樣,主要包括直譯、直譯+意譯、直譯+省譯等。

      (一)采用直譯策略,傳播原汁中國文化

      2013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fā)表講話,在談到為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時,引用“尚賢者,政之本也”,出自《墨子·尚賢》。意為崇尚賢能的人,是為政的根本。譯者將其直譯為:“Exaltation of the virtuous is fundamental to governance.”“尚”是崇尚、重用提拔的意思,對應(yīng)譯文中的名詞性短語“Exaltation of”。“賢”是賢能且道德高尚之人,譯文直接選用“the+virtuous”表示賢能且品德高尚的這一類人。譯文全句采用“主語+系動詞+表語”的句型,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準確地向目的語讀者傳達了在對待回國人員的就業(yè)問題上,要重用賢才的執(zhí)政理念。此種直譯法符合許淵沖先生所倡導的古詩翻譯應(yīng)遵循的“形美”“意美”的翻譯要求。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發(fā)表名為《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話中,在談到當代社會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以保持生命力和影響力時,引用“德者,本也”,出自古代散文《禮記·大學》。很顯然,簡短的四個字,說明了一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是其立身之本。譯者直譯為“Virtue is the root”。原引述延續(xù)了古文的傳統(tǒng)句式,省略了系動詞,簡潔明了。相應(yīng)地,譯文采用“主語+系動詞+表語”的句型結(jié)構(gòu),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同樣簡明扼要地點明了美德的根本地位,即立德的初衷,符合許淵沖對古文翻譯“形、音、意”三美的要求。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關(guān)于《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相關(guān)論述中,引用“夫孝,德之本也”,來提倡尊敬老人,關(guān)愛老人,出自春秋時期孔子及其弟子所作的議論文《孝經(jīng)·開宗明義章》。譯者同樣采用直譯法將其譯為: “Filial piety is the root of morality.”譯文采用和原句相同的“主語+系動詞+表語”的句型結(jié)構(gòu),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達到了黃友義先生所倡導的外宣翻譯三原則中的“貼近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的翻譯要求。此譯文完整地傳達了原詩詞的具體內(nèi)容和形式,符合許淵沖先生對古文翻譯要達到的“形美”和“意美”的翻譯要求,也向目的語讀者傳播了引文背后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傳遞尊敬老人、關(guān)愛老人這一傳統(tǒng)社會美德。

      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發(fā)表名為《在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中實現(xiàn)香港、澳門更好發(fā)展》的講話時引用“恩德相結(jié)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出自明朝馮夢龍的小說集《警世通言》,意思是說,因為恩德而相知相交的兩個人,是知己,而彼此了解,心心相印的兩個人,才是知心朋友。譯者在深入理解原文含義的基礎(chǔ)上,同樣采用直譯法,將其翻譯為:“People drawn to each other by kindness and virtues make good friends; people who hold together with a meeting of minds make bosom friends.譯文完整地傳達了原文的具體內(nèi)容,延續(xù)了原文并列句的句型,符合許淵沖先生對古文翻譯要達到的“形美”和“意美”的翻譯要求。且譯文和原文都是由目的語讀者所熟悉的“主語+謂語動詞+賓語”的句型結(jié)構(gòu)構(gòu)成,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達到了黃友義先生所倡導的外宣翻譯三原則中的“貼近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的翻譯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此句古詩詞旨在于強調(diào)港澳同胞與內(nèi)地人民之間同心協(xié)力、血濃于水的同胞之情。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藝術(shù)界、社會科學界委員聯(lián)組會議上,提出各位作家、藝術(shù)家、社會科學家的創(chuàng)作要以明德引領(lǐng)風尚的要求,并引用“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出自春秋時期的著名散文《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人生最高目標是樹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業(yè),再次是著書立說。德、功、言三者關(guān)系密不可分,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本前提,而立功、立言是立德的自然結(jié)果。“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本義是遵循自性本心,順應(yīng)自然之道,彰顯人倫價值。具體而言,“德” 涵括仁義、誠信、溫良、恭敬、禮讓、謙和等美好品行。因此,譯者采用直譯法將直譯為:“The highest attainment is to exemplify virtue; the second highest is to perform great deeds; the third highest is to put forth noble ideas.”“立德”被直譯為“to exemplify virtue”“立功”被直譯為“to perform great deeds”“立言”則對應(yīng)譯文“to put forth noble ideas”, 達到了原文與譯文在詞性與詞意上的統(tǒng)一。符合許淵沖先生對古文翻譯要達到的“形美”和“意美”的翻譯要求。此譯文不僅完整地向目的語讀者傳達了原文的具體內(nèi)容,也向目的語讀者傳達了其背后的哲學思想。

      (二)采用直譯+意譯,靈活傳達古文含義

      2013年的五四青年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同社會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的座談會上,他號召當代青年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時,引用了出自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周語下》中的一句古話“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釋義為:人向善良的方向發(fā)展猶如登山一樣艱難,而從惡就如山崩一樣快速。比喻學好難,學壞極易。從:順從、跟隨;登:登山;崩:崩塌。譯者并沒有對其進行直譯,而是靈活采用直譯+意譯的翻譯方法將其譯為: “Virtue uplifts, while vice debases.”省略了原文中比喻修辭的兩個語言點。譯文中的兩個名詞“virtue”和“vice”分別對應(yīng)原語中的“善”和“惡”,譯者為了強調(diào)高尚道德的重要性,其中的“善”被意譯為“virtue”,而非“kindness”,此處翻譯體現(xiàn)了譯者的主觀能動性。動詞“登”和“崩”分別被直譯為英語動詞“uplift”和“debase”。原文中的四字格表述,簡潔精煉,譯文也采用目的語讀者所熟悉的“主語+謂語”的句型結(jié)構(gòu),中間添加“while”,連接前后兩個并列句,并形成轉(zhuǎn)折關(guān)系,向目的語讀者指明,向善與從惡這兩者不同行為所要經(jīng)歷的不同發(fā)展道路,以及不同選擇所帶來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此種譯法不僅保留了原文的具體內(nèi)容,同時也向目的語讀者傳達了其背后所蘊含的深刻文化內(nèi)涵。

      2014年五四青年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談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才能齊心協(xié)力地為民族復(fù)興、國家昌盛這個大目標奮斗,并且引用了春秋時期的散文《禮記·大學》中的一句古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贝司涔盼牡囊馑际亲鲋螄舶钸@種大學問的方法在于,發(fā)揚崇高的德行和德政,親近民眾、體察民意,追求至善至美。其英譯為:“the way to great learning is to manifest bright virtue and to treat the people as ones own family, thereby arriving at supreme goodness.”其中的“大學”就是大學問,在古代大學問即是關(guān)于治國安邦的學問,對應(yīng)譯文中的“great learning”?!暗馈本褪欠椒ǎ緩奖恢弊g為“the way to”?!懊髅鞯隆?,第一個“明”作動詞,為提倡、發(fā)揚之意,對應(yīng)譯文中的“manifest”。第二個“明”作形容詞,為正大光明之意,就是譯文中的“bright”?!暗隆本褪堑滦泻偷抡?,對應(yīng)譯文中的“virtue”?!坝H”就是親近,體察;“民”就是民眾,引申為民意、民情。“在親民”被意譯為“treat the people as ones own family”,從對待民眾的態(tài)度來體現(xiàn)親民的特征?!爸辽啤本褪巧频淖罡呔辰纾粗辽浦撩?,直譯為“supreme goodness”。“止”就是停住。“止于”就是“當目標實現(xiàn)時停止”,引申為“以……為奮斗目標”,“止于至善”就是以至善為奮斗目標。采用直譯+意譯的翻譯策略,不僅符合目的語讀者閱讀習慣,又向其傳達了古文背后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即“立德”的本源。

      (三)采用直譯+增譯,豐富傳達古文內(nèi)涵

      同樣在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大師生的座談會上發(fā)表名為《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話中,在談到當代社會所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以保持生命力和影響力時,引用了先秦散文《管子·牧民》中的“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其中“四維”指“禮義廉恥”,禮儀是一個社會的根本行為準則,廉恥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底線?!岸Y義廉恥”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行的四個基本要素。譯者采用直譯+增譯的翻譯方法將其譯為:Prosperity,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a sense of shame - the four anchors of our moral foundation, and a question of life and death for the country.譯者將“禮義廉恥”分別直譯為“Prosperity,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a sense of shame”,并且增譯“the four anchors of our moral foundation”來解釋此“四維”的作用。譯者通過使用“anchors”這個詞,映射了社會和個人的“禮義廉恥”就如同固定船的錨一樣,是這個社會和個人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約束。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此古文的目的在于呼吁當代青年要以古代智者做人處事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并積極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努力貫徹當代社會所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他還引用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的一句名言“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fā)達,適足助其為惡”,意思是如果一個人不具備基本的道德品質(zhì),那么即使擁有強壯的身體和超高的智商,也只是危害他人和社會的幫兇。譯者同樣采用直譯+增譯法將其翻譯為:“He who is strong physically and talented but has no virtue will end up on the side of vice.”譯者采用直譯+增譯法,增譯了主語“he”,后加who引導的定語從句,進一步解釋主語的身份,意在強調(diào)上述一類人會得到的結(jié)局。此文強調(diào)“德”在一個人的人生發(fā)展道路上所發(fā)揮的重大作用,它是一個人成功的方向和指明燈。如果不具備基本的道德,即使再優(yōu)秀的人才也會迷失正確的方向從而導致毀滅。

      通過直譯法,譯文可原汁原味地傳達原文內(nèi)容,幫助目的語讀者獲得類似于源語讀者的閱讀效果。在譯文中,詞語的選取應(yīng)盡量與原文的詞語在詞性和詞意上保持一致,應(yīng)遵循原作的文體,使譯文既要體現(xiàn)“形美”,又要體現(xiàn)“意美”。在交際翻譯理論的指導下,譯者靈活運用直譯+意譯或直譯+增譯這一翻譯手法,通過增加譯文主語或連接詞,使譯文更加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

      結(jié)語

      本文從文化翻譯視角,總結(jié)黨政文獻《習近平用典》中體現(xiàn)“立德”思想的典籍翻譯策略。研究發(fā)現(xiàn)譯文采取的翻譯方法靈活多樣,主要有直譯、直譯+意譯、直譯+增譯等。這些翻譯方法既保留了源語的語言表達特點和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又符合西方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有助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走出去并達到有效外宣的政治目的。

      參考文獻:

      〔1〕Bassnett, S. & A.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Pinter, 1990/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黃友義.漢學家和中國文學的翻譯——中外文化溝通的橋梁[J].中國翻譯,2010(06).

      〔3〕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06).

      〔4〕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5〕Newmark, P. (1988).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6〕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習近平.習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

      〔9〕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4.

      〔10〕Xi 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I.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17.

      〔11〕許淵沖.翻譯的藝術(shù)[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73-81.

      〔12〕張錦蘭.目的論與翻譯方法[J].中國科技翻譯,2004(02).?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Li De" in Political

      Literature——Xi Jinping Yong Dian

      WANG Wen-jing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translation work, political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gateways for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literal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 free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 amplification can skillfully combine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lassics with modern governing thoughts, effectively convey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publicity.

      Keywords: Li De; Translation Strategy;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猜你喜歡
      外宣翻譯翻譯策略立德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的實踐探索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yǎng)路徑
      國際傳播視閾下的外宣翻譯特點探析
      江西省高校門戶網(wǎng)站外宣翻譯現(xiàn)狀研究
      《作者自述》兩個譯本的對比賞析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12:28
      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原則與策略研究
      漢語疊詞及其英譯
      國際會展用語特點及口譯策略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39:43
      跨文化意識下河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外宣翻譯的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25期)2016-05-26 19:15:00
      灵山县| 栾城县| 漳平市| 尚志市| 唐河县| 璧山县| 浮山县| 铁力市| 武夷山市| 卢氏县| 梁山县| 胶南市| 沅江市| 濮阳县| 民权县| 香港| 滨州市| 淮阳县| 临安市| SHOW| 凭祥市| 罗山县| 三江| 长寿区| 蚌埠市| 江城| 保山市| 济宁市| 昌图县| 拉孜县| 五大连池市| 武宁县| 淮北市| 保康县| 巩留县| 海口市| 晋江市| 珠海市| 华坪县| 黄山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