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忠誠教育維度為切入點,分析了忠誠對于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價值功能,總結了忠誠教育與理想信念培育的內在聯系,梳理了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策略,旨在為公安院校培養(yǎng)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優(yōu)秀人才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建議。
[關鍵詞]忠誠教育;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策略
隨著國家治安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和公安事業(yè)的發(fā)展,公安院校在培養(yǎng)高素質的公安人才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公安院校的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公安事業(yè)的中堅力量,其理想信念對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大意義。然而,當今社會,面臨著多元文化交融、價值觀念多樣化等諸多挑戰(zhàn),公安院校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培育成為一項緊迫任務。忠誠教育作為一種獨特的教育形式,旨在引導公安院校大學生牢固樹立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國家的理念,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職業(yè)道德水準[1]。因此,對于忠誠教育維度下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助于推動公安院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一、忠誠對于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價值功能
(一)導向功能
價值觀是對價值本質的理解,以及對人和事物評價標準、原則和方法的觀點體系,對人們的行為動機具有指導作用。對于公安院校大學生來說,建立健康的價值觀是他們成長與成功的關鍵??蓮恼蝺r值觀和道德價值觀兩個層面,對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價值觀進行科學引導。首先,明確忠誠在政治價值觀中的具體內涵,有助于培育大學生堅定的政治品質。政治價值觀主要涵蓋對意識形態(tài)、政治制度和政治道路的總體態(tài)度。公安院校發(fā)展的要求是政治建設,培養(yǎng)具有堅定政治品格和素質的學生是基本目標。忠誠要求大學生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組織上服從黨的絕對領導,并在行動上成為鞏固共產黨執(zhí)政地位的忠誠力量。其次,忠誠作為道德價值觀的核心,能引導大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價值觀主要包括對基本道德原則和人生道路的總體態(tài)度。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構成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也是培養(yǎng)公安院校大學生良好道德價值觀的關鍵要求。
(二)界定功能
健康的價值觀應該能引導正當的行為準則,但現實中,公安院校的大學生對于何為真正的忠誠,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忠誠這些問題的理解并不明確,導致他們的行為準則出現偏差。人民警察的忠誠應涵蓋政治忠誠和行政忠誠。公安院校大學生應將政治忠誠作為行為準則的基本原則,深入理解和實踐忠誠,樹立“公私分明”的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去除功利性;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為忠誠行為奠定理性和情感基礎;追求“內外一致”,真正做到忠誠內心化和行為化。此外,還需要擴展忠誠實踐的范圍,堅守忠誠的基本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多途徑、多樣化地實踐忠誠[2]。
(三)保障功能
與其他普通院校相比,公安院校的管理體制和課程設置有很大差異,對學生實施軍事化管理,學習和生活紀律要求非常嚴格。在課程方面,公安院校的學生需要學習普通大學生所需學習的基礎課程,駕駛、射擊、游泳等警務技能也是公安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3]。而忠誠闡明了公安院校學生的責任和使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引導他們明確學習目標,相應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以充沛的熱情和堅定的毅力,持續(xù)有效、全面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二、忠誠教育與理想信念培育的內在聯系
(一)共同的價值基礎
忠誠教育與理想信念培育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價值基礎之上,主要體現在對國家、民族、法律和道德的忠誠,以及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堅定信仰。忠誠教育強調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而理想信念培育則著重于激發(fā)學生內心的信仰力量。兩者相互補充,共同促進公安院校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教育目標的一致性
忠誠教育與理想信念培育在教育目標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兩者都旨在培養(yǎng)忠誠于黨和人民、具備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擁有良好職業(yè)道德和執(zhí)法為民意識的優(yōu)秀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標,忠誠教育與理想信念培育需共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和專業(yè)教育等方面的深入融合,提高公安院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相輔相成的教育方式
忠誠教育與理想信念培育在實施過程中,教育方式相輔相成。忠誠教育關注于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等多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素養(yǎng)、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和強烈的使命擔當。而理想信念培育則更注重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實踐中,以身邊事、身邊人為教材,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感悟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信仰力量。兩者相互支持,共同推動公安院校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現狀
1.理想信念意識逐漸提高。隨著國家對公安教育的重視和公安院校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大學生對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們積極投身到公安事業(yè)中,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貢獻力量。
2.專業(yè)素養(yǎng)與理想信念相結合。公安院校在教育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通過專業(yè)課程學習,實踐訓練和實習實踐等環(huán)節(jié),大學生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增強了對公安事業(yè)的信仰和忠誠度。
3.校園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公安院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忠誠教育氛圍。學生在參與這些活動中,不斷加深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感情,增強理想信念。
4.個別學生理想信念培育存在不足。盡管公安院校在理想信念培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仍有少數學生受到一些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理想信念搖擺不定。這些學生在價值觀、道德觀方面存在偏差,需要加強教育引導。
(二)影響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因素
影響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因素多種多樣,以下幾個方面尤為突出。首先,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產生重要影響。家庭教育的引導和價值觀念的傳遞,以及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都對個體的理想信念形成起到關鍵作用。其次,公安院校的教育方式和課程設置也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產生影響。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和教育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然而,單一、過于理論化的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認知過于片面。此外,社會輿論和網絡環(huán)境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對公安院校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產生影響。大學生思想活躍,容易受外界影響,社會輿論和網絡環(huán)境中的各種觀點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對其理想信念產生影響。與此同時,同伴與導師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身邊同學的價值觀念和導師的教育教學風格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安院校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可以看出,影響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因素既包括個人成長背景和教育環(huán)境,也涉及社會輿論、網絡環(huán)境以及同伴與導師的影
響[4]。因此,在培育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過程中,需要關注這些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促進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健康成長。
(三)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面臨的問題
1.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脫節(jié)
在公安院校中,大學生在理論學習方面可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實際應用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問題較為突出。大學生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可能過于關注知識點的掌握,而忽略了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這種脫節(jié)現象可能導致大學生在面對實際問題時,難以將理想信念與具體行動相結合,影響其職業(yè)發(fā)展和社會責任擔當。
2.外部環(huán)境誘惑與價值觀念混亂
當前社會,各種思想觀念交織,各種外部環(huán)境誘惑不斷。公安院校大學生容易受到這些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價值觀念的混亂,理想信念動搖。一些大學生可能受到物質利益的誘惑,對公安事業(yè)的忠誠度產生動搖,影響其成為一名優(yōu)秀公安人才。
3.個體差異導致理想信念培育難度加大
公安院校大學生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包括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個性特點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理想信念的培育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針對不同大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教育者需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然而,實際操作過程中,要達到這一目標并非易事,需要教育者不斷總結經驗、創(chuàng)新方法,以提高培育效果。
四、忠誠教育維度下理想信念培育策略
(一)強化忠誠教育的思想政治引領
在公安院校中強化忠誠教育的思想政治引領,是提升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首先,應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教育全過程,確保大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國家的發(fā)展方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強化公安院校大學生的黨性教育,定期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學習、黨課培訓等活動,讓大學生從思想層面上建立對黨忠誠的信念。同時,還應關注國家法律法規(guī)、職業(yè)道德和公安工作原則的教育,使大學生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始終堅守法律底線和道德準則。此外,教師隊伍建設也至關重要,公安院校應注重選拔具有良好政治覺悟、專業(yè)水平和教育經驗的教師,確保他們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
(二)融入忠誠教育的專業(yè)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中融入忠誠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職業(yè)素養(yǎng)。首先,可以將忠誠教育納入公安基礎課程,通過系統(tǒng)性的理論學習,使學生深入理解忠誠教育的內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其次,在專業(yè)課程中,結合公安實際工作需求,設置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將忠誠教育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此外,公安院校還可以開展跨學科交叉課程,如心理學、法律、社會學等,將忠誠教育與相關學科知識相結合,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創(chuàng)造忠誠教育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
創(chuàng)造忠誠教育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要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協(xié)作的氛圍。學校可以通過開展各類學術講座、主題教育活動、團隊合作項目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同時,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學校可以通過設立紀念館、展覽廳等,展示公安事業(yè)的光輝歷程和英雄事跡,激勵學生以英模為榜樣,錘煉品格、強化使命擔當。此外,學校還可開展豐富多樣的文藝活動,如辯論賽、演講比賽、戲劇表演等,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忠誠教育的內涵。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需求,了解學生的困惑與問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指導。
(四)創(chuàng)新忠誠教育的實踐活動形式
為了提高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實效性,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新忠誠教育的形式。首先,結合公安工作實際,組織學生參與警務實習、社會實踐,讓學生深入了解公安職業(yè)的特點和要求,親身體驗忠誠勤勉的公安精神。其次,加強與基層公安機關的合作,定期舉辦警營開放日,邀請優(yōu)秀公安典型進行現場交流,激發(fā)學生對公安職業(yè)的敬仰與向往。再次,通過校園文化活動,如主題講座、征文比賽、警營知識競賽等,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使命感,強化忠誠意識。此外,鼓勵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如治安巡邏、法制宣傳等,將忠誠精神融入實際行動。最后,建立學生自我管理與監(jiān)督機制,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忠誠教育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忠誠教育氛圍。
(五)完善忠誠教育的教育評價體系
首先,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將學生的道德品質、學術成績、實踐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納入評價體系,全面評估學生的忠誠教育效果。其次,引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評價原則,將忠誠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相結合,形成立體化的評價模式。再次,建立動態(tài)的評價機制,通過定期的學術研討、個人成長檔案、教師評價、同行評價等多種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成長情況,發(fā)現問題并予以改進。此外,加強對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自覺反思、自我調整,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定期對教育評價體系進行總結和反思,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公安院校大學生忠誠教育的需求。
結束語
本研究通過對忠誠教育維度下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探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培育策略。研究發(fā)現,強化忠誠教育的思想政治引領,融入專業(yè)課程設置,創(chuàng)造校園文化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形式以及完善教育評價體系,對于提高公安院校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水平具有積極意義。然而,本研究僅從理論層面進行分析,尚需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實踐和驗證。未來研究可在本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忠誠教育的多維度應用,以期為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胡應翀,楊天勇.公安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及教育對策研究:以貴州警察學院為例[J].貴州警察學院學報,2022,34(6):5-12.
[2]劉凱風,黃慶東.新時代公安院校大學生鐵一般理想信念鑄造的路徑探析[J].新疆警察學院學報,2022,42(1):75-80.
[3]溫開殿.論公安院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22,37(1):114-117.
[4]盧文忠.公安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長效機制研究[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19,33(2):63-67.
作者簡介:楊群(1985— ),女,漢族,安徽滁州人,安徽公安職業(yè)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公安院校忠誠教育維度下習近平關于青年理想信念的重要論述研究”(SK2021A1128);2022年度安徽省科研編制計劃項目紅色音樂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22AH053085);安徽公安職業(yè)學院2021年度校內重點教研項目融媒體時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jyxm20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