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萍
“一個民族的閱讀史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發(fā)展史。”促進兒童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近十年我一直在踐行的工作,這期間讀了很多關于兒童閱讀指導的心理學與閱讀活動開展的理論書籍。還有幸與愛閱公益閱讀營結緣,這段時光,是自己一段心性沉淀的旅程。在反觀自身不足中漸漸地修身、修行、修心。逐漸認識到人性的弱點與人類的渺小。尋找生活的意義與追求幸福的意愿一天天增加,也逐漸領悟到松居直先生說的:“幸福,即使人幸福的過程?!?/p>
記得2018年4月去云南楚雄州××特殊學校做公益閱讀活動前,我們先去了解孩子和預約時間?;貋砗?,不知道為7—10歲的智障孩子們(心智成熟度大約在23歲)選擇什么繪本,問我3歲多的兒子,他說:“媽媽,《點點點》最好玩。”我聽了孩子的推薦,給智障孩子選了《點點點》,給盲生孩子選了《獾的禮物》,給聾啞孩子選了《小黃和小藍》。我和幾個大學生志愿者一起設計“后背上劃字猜字游戲”給盲生孩子;“色彩魔術”給聾啞孩子;設計了“會變魔術的書”給智障孩子。帶孩子們身臨其境地走進了繪本故事里,一起玩繪本。至今還忘不了孩子們羞怯和驚喜的眼神,也讓我看到了不同孩子們身上特有的光芒。
以《點點點》為例談談我對圖畫書結構的理解。這本書的圖文是法國的埃爾維·杜萊獨自完成的。這是一本在設計上非常有創(chuàng)意、在閱讀過程中能讓書與閱讀者之間互動非常強的圖畫書。用一個手指和一雙手就可以讓書和人完全聯(lián)結在一起。這本書的開本是比較特殊的22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構圖總體以橫向為主,但有2頁的插圖是要旋轉(zhuǎn)成豎向閱讀的。插圖的顏色以紅黃藍為主,色彩對比鮮明,很適合低幼兒童的視覺刺激原理。圖形由大小各異的圓點和少數(shù)幾個圓圈組成,簡單而又柔和。以圖形為主,文字為輔,圖文結合度高,插圖對文字的詮釋及文字對插圖閱讀的引導真是互不可缺,就像一對親密的精神伴侶。翻開書只要手指跟著文字動起來,就有種停不下來的感覺,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從頭到尾,又可以從尾至頭翻轉(zhuǎn)玩。我很欣賞這個有著三個孩子、頑童似的作家,他喜歡給人驚喜,也非常有愛心,用溫暖、明快的色調(diào)給人開心之余,還不忘給出一點小小的波折。在中間部分互換了兩個不同顏色點點的位置,考驗一下孩子們的眼力與專注度。最后在熱烈的掌聲中讓澎湃的心回歸原點。孩子們最后用手中的蠟筆與裝訂好的白紙自己設計了一本屬于自己的點點書,智障孩子們作品的創(chuàng)意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們拿著自己畫出的作品,從他們的笑容里,他們自己體驗到了一種莫大的成就感。
最后分享我閱讀理論書籍的基本線索是:首先了解繪本閱讀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如《幸福的種子》《共讀繪本的一年》《朗讀手冊》等;其次,認真掌握兒童閱讀推廣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總結的書籍;如《書語者》《閱讀的力量》《打造兒童閱讀環(huán)境》《閱讀、創(chuàng)意、互動——繪本閱讀推廣的多元化策略》《繪本閱讀時代》等;然后閱讀各類推薦經(jīng)典繪本書目相關的書籍;如《長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書》《親愛的天才》《圖畫書寶典》《關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來自童書》《圖畫書閱讀經(jīng)典(上、下冊)》《孩子成長必讀的180本經(jīng)典圖畫書》等;最后閱讀關于繪本活動開展與繪本講讀技巧方面的書籍;如《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每日七分鐘——讓繪本滋養(yǎng)孩子的頭腦和心靈》等。但紙上讀來終覺淺,最終還是要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落實到兒童繪本閱讀推廣的各類活動中去,從此,我堅定地走在了兒童繪本閱讀推廣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