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促進學生發(fā)展思維品質(zhì)、語言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文章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At weekends”為例,探討了在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中促進學生提升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品質(zhì);綜合板塊
作者簡介:俞春妹(1982—),女,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斜塘學校。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綜合板塊包括“Sound time”“Culture time”“Cartoon time”“Fun time”和“Che-ckout time”等板塊。這些板塊以不同的形式涵蓋了各單元的語言知識點,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本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At weekends”為例,探討如何在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7的教學分為4個課時。本文以第3課時為例,課時話題為“Different seasons, different weekends”,主線是了解“Cartoon time”板塊中Billy的周末活動,并幫助Billy重新規(guī)劃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周末活動,與同學和教師交流各自的周末活動情況。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要能夠用英語談論自己的周末活動,還要能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周末活動。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符合單元主題,還能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英語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
一、創(chuàng)設語言活動情境,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
(一)進行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思維的敏捷性是指善于迅速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思維特征。課前,教師要在深度研讀教材、掌握學生學情的基礎上,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找準切入點,設計與本課主題相關的教學活動,在真實交流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其思維的敏捷性。
課堂伊始,筆者播放了一個小視頻“On Satur-day”。視頻中,主人公小熊利用周末時間和爸爸一起做各種家務勞動。小熊做家務勞動的畫面瞬間調(diào)動起學生關于家務勞動的記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了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筆者引出了本單元的主題“At weekends”,并引導學生快速說出自己所儲備的關于周末活動的英語詞組,接著將周末活動與季節(jié)聯(lián)系起來,順利引出“Different seasons, different weekends”這一課時主題。
(二)巧用白板功能,發(fā)展觀察與分析能力
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后,筆者借助白板的蒙層功能,逐一出示一把鋤頭、一朵玫瑰花和一大片玫瑰花,引導學生運用句型“Do you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猜測教師的周末活動。這樣的趣味教學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推理,提升思維品質(zhì)。
結束猜測活動后,筆者由自身喜歡在周末種玫瑰的活動引出教材中“Sound time”板塊的內(nèi)容—Mr.Rose也喜歡在周末種玫瑰;接著,引導學生朗讀該板塊chant部分中含有字母s的單詞always、has、his、music、rose,讓學生知道這些單詞中字母s的發(fā)音為/z/;
最后,組織學生運用希沃白板開展競賽游戲,兩個學生同時上臺,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在希沃白板上找出s發(fā)/z/的音的單詞,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準確找出全部單詞的學生獲勝。
在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猜測教師的周末活動,并讓學生在朗讀chant的過程中掌握單詞的正確發(fā)音,再通過游戲鞏固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朗讀的精確度和流暢度,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深度挖掘教材圖文信息,發(fā)展思維品質(zhì)
(一)巧用圖片信息,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語言學習需要有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作為支撐。教材中的插圖往往與文本信息緊密結合,是最直觀、最簡便的教具和學具。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插圖資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和預測能力。
在教學完“Sound time”板塊之后,筆者出示了一個謎語:“Mr. Rose has a friend. He has a big nose and two big ears. Who's he?”,以猜謎的方式,引出“Cartoon time”板塊的卡通人物Billy。接著,筆者通過出示Billy的插圖(見圖1),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Why is Billy so fat? What does he usually do at weekends in different seasons?”。
學生大膽猜測:“Maybe he eats a lot of sweets.”
“He likes eating.”“He doesn't like sports.”“Maybe he often eats hamburgers and watches TV at home.”
“Maybe he always eats and sleeps.”。在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大膽預測之后,筆者再引導學生結合教材中的插圖和文字,了解Billy的周末活動。
筆者在把控好教學主方向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并解讀插圖信息,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生活閱歷,做出合理的預測和推理。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想象力等能夠得到有效鍛煉。
(二)挖掘文本信息,培養(yǎng)推理能力
語言學習是一個處理信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能只停留在尋章摘句的層面,還要對文本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和推理,挖掘隱藏在關鍵信息背后的深層含義,借此提高思維能力。
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得出了“Billy always watches TV and eats a lot.”這一信息。針對“eat a lot”,筆者引導學生推測Billy經(jīng)常吃的食物是什么,并以句型“Maybe he eats a lot of...”進行回答。教師將學生回答的各種食物拖拉至希沃白板的屏幕上,借由形象的圖片讓學生深刻理解“eat a lot”的含義,從而推理出“Billy is fatter and fatter”這一結果,使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水到渠成。
三、適度拓展教學內(nèi)容,提升思維品質(zhì)
(一)模仿對話,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思維
結合“Cartoon time”板塊的結尾部分,筆者引導學生就“Bobby和Sam還會邀請Billy做些什么呢?”這一話題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大膽地揣測,目的是讓學生幫助Billy重新規(guī)劃周末生活。筆者引導學生用本課所學的三個句型進行多樣化創(chuàng)意表達,體會語言表達的靈活性(見圖2)。比如,有學生回答:“Let's go swimming.”“Let's go and play basketball”。在真實、特定的主題情境中,學生發(fā)揮想象,運用所學句式模仿人物對話,不僅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性思維,還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
(二)上臺展示,發(fā)展批判性思維
英語學習不僅是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過程,還是評價、質(zhì)疑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質(zhì)疑和釋疑的意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學生幫助Billy重新規(guī)劃合理的周末生活之后,教師鼓勵學生上臺展示。其中一位學生上臺寫道:“Billy always flys kites in spring with his friends.”。其余學生為其糾錯并分析原因:這個句子是一般現(xiàn)在時,動詞fly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應該是把y變成i再加es。這樣的講評非常有效,能夠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充分凸顯英語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三)全面回顧課堂,拓展思維深度
語言和思維密不可分,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呢?教師不能拘泥于文本表層信息,還應該引導學生深入研究文本,發(fā)現(xiàn)和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內(nèi)涵,拓展思維深度。
在本節(jié)課上,筆者組織學生回顧所學內(nèi)容,“What's the topic of this lesson?”。學生回答:“Different seasons,different weekends.”筆者:“Yes,we talk about your weekends, my weekends, Mr.Rose's weekends and Billy's weekends in different seasons.Which part do you like best?”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認為最為感興趣的是“Cartoon time”版塊,他們都認為Billy需要樹立健康的生活觀念,培養(yǎng)健康的興趣愛好。
緊接著,筆者引導學生用一個單詞來表達自己想要的周末生活,“What is important of the weekend?”學生回答道:“meaningful”“healthy”“colourful”“happy”。筆者引導學生思考:“How can we have a healthy, colourful and meaningful weekend?”。學生的答案豐富多彩:“Help my parents to do housework.”“See my grandparents and share some weekends with them.”。經(jīng)過學習,學生認識到,周末生活十分寶貴,需要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才能讓每個周末都變得健康向上、有意義。
本節(jié)課上,教師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內(nèi)涵,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還能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觀念。
四、優(yōu)化課后作業(yè),挖掘思維生長點
針對這一課時的內(nèi)容,筆者設計的第一項課后作業(yè)是背誦“Cartoon time”的內(nèi)容,將背誦視頻上傳到信息化平臺上,或是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Cartoon time”內(nèi)容的演繹。
筆者設計的第二項作業(yè)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善有益于Billy身心發(fā)展的活動計劃,將其制作成活動小繪本,并在班級中展示。
筆者設計的第三項作業(yè)是記錄自己與家人的周末生活,并根據(jù)周末生活情況,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寫(見表1);結合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對家庭周末活動展開思考:自己和家人的周末生活是否合理?是否有益于身心?
結語
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的,而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教師在重視語言知識傳授的同時,也需要致力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開展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時,教師應該立足于單元話題,深入分析、解讀教材,優(yōu)化各板塊的組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顯性和隱性信息,創(chuàng)設合理的語言活動情境,設計真實有效的教學活動,引領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合作,經(jīng)歷學習探究的全過程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英語思維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茅君.指向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活動設計:以譯林版《英語》四(上)Unit 8 Dolls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0(33):40-42.
[2]嚴育平.基于學生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讀寫課:以PEP《英語》五(上)Unit 6 Read and write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0(30):37-39.
[3]黃柳柳.吳瓊執(zhí)教“Pet Heroes”中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賞析[J].小學教學設計,2020(21):24-26.
[4]吉桂鳳,姚婷.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中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20,43(9):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