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茹?許乃文
[摘要] 為了落實“雙減”政策,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這是農村小學教育的有益補充與延伸。文章針對“雙減”政策下“體驗式”托管服務的現狀、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探究,以學生為活動主體,積極構建可以長足發(fā)展的“體驗式”課后服務課程體系,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實現減負增效,將課后托管服務變成真正的惠民工程。
[關鍵詞] 農村小學;“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實施策略
近年來,如何有效改善小學生放學后的“監(jiān)管空窗期”,已成為教育領域乃至全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在經濟發(fā)展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qū),由于留守兒童、進城務工子女較多,課后托管服務顯得尤為重要。課后托管又稱教育托管,是指在正常教學時間之外,家長、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由學校負責對學生實施看護、輔導和教育等一系列服務性活動。文中所說的“體驗式”托管服務則是指基于滿足農村小學生在正常教學時間之外的看護、輔導和教育的需求,讓小學生親身體驗、經歷多元化的課后托管服務課程的過程,從而獲得并建構多樣化知識,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聚焦“雙減”政策,作為創(chuàng)新教育的服務模式,農村小學開展“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绑w驗式”課后托管服務是農村小學教育的有益補充與延伸,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綜合素養(yǎng),促進農村小學教育的繁榮和發(fā)展。
一、“雙減”背景下“體驗式”托管服務的現狀及問題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小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進城務工子女的托管渠道變窄,但家長對孩子在正常教學時間之外的看護、教育、輔導的需求意愿依然強烈,這就導致了農村小學生在課后出現“看護難”“輔導難”“教育難”等系列問題,農村小學生托管問題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當下,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農村小學開展“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勢在必行,但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托管服務師資力量不足
在農村小學開展“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師資力量不足。首先,農村小學受區(qū)域所限,導致學校存在資源匱乏、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結構相對單一、教師專業(yè)水平有限等問題,學校對于開展藝體、科技類課程缺乏相關的技能、知識和經驗。其次,由于農村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課后托管服務的薪酬待遇相對不高,難以吸引教師專心投入托管服務,甚至有些教師不愿意參與課后托管服務工作。
(二)托管服務經費有限
農村小學的課后托管服務經費普遍有限,這給課后托管服務的質量與效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首先,經費有限使得課后托管師資培訓受到限制,托管老師缺乏相關專業(yè)技能,難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影響了“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的質量和效果。其次,經費有限使得場地設施無法得到改善。一個良好的課后托管服務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沒有良好的課后托管服務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空間也會受到影響。
(三)托管服務形式內容單一
當下,由于農村小學各方面條件受到限制,難以開展多樣化的課程和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導致學校的托管服務形式、內容相對單一,主要以看護、輔導作業(yè)為主,且僅限于各科作業(yè)的完成,只能停留在老師能力范圍之內的看管及輔導,這就限制了學生興趣發(fā)展的多元化,無法滿足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求。
二、“雙減”背景下“體驗式”托管服務的實施策略
“雙減”背景下,農村小學開展“體驗式”托管服務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以體藝、科普、勞動教育等為主要內容,以主題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為主要形式,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同時為家長解決后顧之憂。因此,要想更好地開展“體驗式”托管服務,首先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一)強化托管師資體系建設
強化托管師資體系建設是解決托管師資力量不足問題的關鍵舉措之一。首先,根據托管課程的需求,鼓勵并支持教師多參加研修活動,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及教學技能,以提高教學水平,并將其應用于“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教學中,打造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的多元化課程;同時,可以為教師提供專項培訓,幫助其在特定領域內進行深入學習,增加專業(yè)知識,從而豐富“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教學內容。其次,建立托管教師獎勵機制,如多勞多得,按照教師所服務的班級數、課程數、課時數進行核算;再如等級補貼,即根據每個月的課后托管服務的考核評價結果進行等級分類并核算。通過提高酬勞,激勵教師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專業(yè)能力,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后托管服務。
(二)采用多元托管服務形式
“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課程重點在于“體驗式”,即以學生為主體,以體驗為交流,構建開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課程參與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加深認知感悟,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深入思考、自主學習。為了提高農村小學“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的質量,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課后托管服務模式。一是增加藝體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解和體驗相關課程的可能,如音樂興趣小組、舞蹈興趣小組、繪畫和手工興趣小組、戶外探險小組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和自信心;二是開發(fā)設計特色課程,如手工制作、烹飪、農作物科普等,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勞動樂趣,同時也能豐富學生的生活技能;三是創(chuàng)新“科技+”課程,開展機甲戰(zhàn)車格斗挑戰(zhàn)賽、環(huán)保機器人普及賽、創(chuàng)芯造未來普及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需求,讓學生切身感受科技的精彩和魅力,同時也能培養(yǎng)未來的科技人才。聚焦“體驗式”托管服務,開展多元化的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綜合素養(yǎng),更好地拓展學生視野,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三)積極籌措托管服務經費
為了更好地開展“體驗式”課后托管服務課程,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作為支撐,讓教師有更多空間來提高“體驗式”課程的質量,學生也能夠獲得沉浸式的體驗。因此,足夠的經費很有必要。首先,省教育廳對農村小學課后托管服務有專項財政撥款,解決了部分資金短缺問題,可以用于支付托管服務老師的報酬、購買教學資源、改善場地設施等??h教體局可以根據課后托管服務的實際需求和發(fā)展規(guī)劃,適當增加財政撥款。依據上級文件精神,對于參加課后托管服務的學生每人應收取相應的費用。通過多方籌措,確保課后托管服務能夠正常開展并提供優(yōu)質的托管服務。
其次,對于撥付到學校的托管服務經費,教育主管職能部門還需要建立健全經費使用和監(jiān)督機制,確保經費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制定相關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和規(guī)定,明確課后托管服務經費的使用范圍和標準;建立監(jiān)督機制,加強對托管服務經費的監(jiān)督和審計,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規(guī)范性。通過每學期的財務報告和審計檢查,對課后托管服務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和監(jiān)督。教育主管職能部門應該加強對托管服務經費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腐敗問題的監(jiān)測、糾正和
打擊。
三、結語
綜上所述,聚焦“雙減”背景,開展“體驗式”托管服務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農村小學要努力構建符合不同學情、注重學生參與和感悟的“體驗式”托管服務課程方案和策略,提高學校托管服務的實踐能力,真正實現減負增效,將課后托管服務變成真正的惠民工程,實現學生健康成長和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學會“十四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雙減’背景下農村小學開展‘體驗式’托管服務的實踐研究”(批準文號:22A15QTSQ168)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林文文,彭正.課后托管落地,服務質量增效——以合肥師范學院附屬實驗小學課后服務為案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3(01).
[2]鞏銀萍.校內延伸托管應重在服務——基于南京市棲霞區(qū)某小學“彈性離?!睂嵤┈F狀的調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2(05).
[3]項建達.小學生課后托管服務質量的現狀調研及對策探析[J].中小學校長,2022(02).
曹靜茹 許乃文? ?江蘇省泗洪縣梅花中心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