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朝霞
【摘要】 目的 探討髖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與應對方式水平的關系。方法 選取湖口縣中醫(yī)醫(yī)院2015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THA患者,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及醫(yī)學應對方式問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評估患者自我效能及應對方式,分析THA患者術后自我效能感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結果 術后6個月THA患者的MCMQ中面對評分、GSES評分最高,其次為術后3個月,術后1個月最低;術后6個月THA患者MCMQ中回避、屈服評分最低,其次為術后3個月,術后1個月最高。不同時間點的MCMQ評分、GSE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THA患者術后GSES評分與MCMQ中面對評分呈正相關(r>0,P<0.05),GSES評分與MCMQ中回避、屈服評分呈負相關(r<0,P<0.05)。結論 THA后患者自我效能與應對方式之間存在密切關系,患者自我效能越高,積極應對方式越好,反之應對方式越消極。
【關鍵詞】 髖關節(jié)置換術;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06-0131-03?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687.4
髖關節(jié)置換術(THA)是治療髖部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人工髖關節(jié)替代已磨損、壞死的髖臼或股骨頭可減輕患者的關節(jié)疼痛,改善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促進患者運動功能恢復。THA為有創(chuàng)操作,且術后髖關節(jié)處和切口處可能會伴有持續(xù)性疼痛,患者進行術后髖關節(jié)訓練時需忍受較大的痛苦,容易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導致患者消極應對,影響術后康復效果[1]。以往臨床研究表明,消極的應對方式會降低THA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延長康復時間,影響患者康復進程。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完成某件事情難易程度的主觀評價,使患者維持良好且穩(wěn)定的情緒,緩解患者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2]。有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與THA患者的康復鍛煉依從性呈正相關,可通過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來改善患者的康復鍛煉依從性[3]。由此推測,THA患者術后自我效能感和應對方式可能存在一定聯(lián)系,但目前相關報道較少?;诖?,本研究旨在探討THA患者術后自我效能感與應對方式間的關系,以期為THA患者的康復治療及護理提供指導,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湖口縣中醫(yī)醫(yī)院2015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THA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齡50~80歲,平均(58.84±6.52)歲;家庭人均月收入2 500~5 000元,平均(3 750.00±415.62)元。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首次接受THA治療,患者均滿足THA治療的適應證;年滿50歲,髖臼破壞重或有明顯退變,受限明顯、疼痛重;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和陳舊性股骨頸骨折并發(fā)股骨頭壞死,繼發(fā)髖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髖關節(jié)炎,關節(jié)強直;THA手術均成功,術后可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有讀寫能力,可全面配合填寫量表;溝通能力正常,理解能力正常。
排除標準:合并多發(fā)性骨髓瘤、肝癌、肺癌等惡性腫瘤患者;伴有意識障礙或聽力障礙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合并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合并肢體功能障礙患者;合并嚴重糖尿病患者;合并骨關節(jié)化膿性感染患者;有髖關節(jié)手術史患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患者。
1.2 方法
1.2.1 調(diào)查方法
于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及術后6個月對患者進行自我效能感及應對方式的評估。(1)自我效能。采用GSES量表[5]評估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分為10個條目,用完全不正確、有點正確、多數(shù)正確、完全正確回答分別計1分、2分、3分、4分,總分為各項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效能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70,重測信度為0.829,具有較好的信效度。(2)應對方式。采用MCMQ問卷[4]評估患者應對方式,包括面對(第1、2、5、10、12、15、16、19項)、回避(第3、7、8、9、11、14、17項)、屈服(第4、6、13、18、20項)3個維度,共計20個項目,每個項目1~4分,各維度分數(shù)越高表示應對方式越偏向該維度。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51,重測信度為0.833,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1.2.2 問卷的發(fā)放和收集
調(diào)查者在患者同意的情況下發(fā)放MCMQ、GSES量表,詳細講解MCMQ、GSES量表的內(nèi)容及調(diào)查目的、意義。所有條目均由患者本人完成。針對特殊原因無法自行填寫的患者,可由調(diào)查者逐條提問患者,按照患者的回答代為填寫。填寫完畢后,收集、整理調(diào)查量表時,調(diào)查者需認真檢查填寫質量。填寫不到位者應立刻讓患者補充完整,保證回收率100%。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全部計量資料均經(jīng)Shapi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內(nèi)不同時間點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采用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THA患者術后的GSES和MCMQ量表評分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THA患者不同時間點MCMQ評分比較
術后6個月THA患者MCMQ評分中面對評分最高,其次為術后3個月,術后1個月最低;術后6個月,THA患者MCMQ中回避、屈服評分最低,其次術后3個月,術后1個月最高。3個不同時間點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THA患者不同時間點GSES評分比較
術后6個月THA患者GSES評分最高為(32.18±3.14)分,其次為術后3個月(25.52±2.95)分,術后1個月最低為(22.48±2.35)分。3個不同時間點GSE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06.601,P<0.001)。
2.3 GSES評分、MCMQ評分相關性分析
經(jīng)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THA患者術后6個月GSES評分與MCMQ中面對評分呈正相關(r>0,P<0.05),GSES評分與MCMQ中回避、屈服評分呈負相關(r<0,P<0.05),見表2。
3 討論
THA是治療股骨頭壞死、髖臼嚴重磨損等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可通過置換受損的股骨頸、股骨頭和磨損的髖臼來改善患者關節(jié)疼痛、活動不便癥狀,促進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恢復。THA患者術后需長時間臥床休息并遵醫(yī)囑進行相關的康復訓練??祻陀柧氝^程中患者不可避免會產(chǎn)生疼痛、不適感,導致患者對康復訓練產(chǎn)生畏懼、逃避心理,且術后存在肢體腫脹、感染等并發(fā)癥也會導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使患者喪失髖關節(jié)康復信心,自我效能水平較低,進而影響患者的積極應對方式,延長患者康復時間[6]。臨床在THA患者術后康復訓練過程中,需關注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以及應對方式。
有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健康功能。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會促使患者充滿自信心,能夠積極參與相關治療。自我效能感越高,提示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越好[7]。應對方式是個體面對壓力或挫折時采取的認知與行為方式,積極的應對方式更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促使患者積極面對康復訓練,消極的應對方式則不利于患者的康復[8]。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冠心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效能與應對方式間存在一定關系,但有關THA患者中二者間關系的報道較少。本研究對THA患者自我效能感與應對方式的關系進行驗證。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THA患者MCMQ中面對評分、GSES評分最高,其次為術后3個月,術后1個月評分最低;術后6個月,THA患者MCMQ中回避、屈服評分最低,其次為術后3個月,術后1個月評分最高,提示THA患者的自我效能可能與應對方式有關,即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THA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會逐漸升高,應對方式也越積極。分析其原因,術后初期,患者因切口尚未愈合以及切口疼痛感等因素無法自由活動,而長久的活動不便會使患者喪失康復信心,消極應對各項康復措施,無法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康復訓練,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復[8]。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醫(yī)護人員的院內(nèi)、院外針對性護理也有一定成效,患者情緒越來越穩(wěn)定。在醫(yī)護人員的鼓勵下患者逐漸恢復信心,通過了解疾病相關知識,知曉手術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而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會促使患者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面對康復訓練。當患者感受到機體有好轉的跡象后,其應對方式也越發(fā)積極,更利于患者康復[9-10]。
本研究經(jīng)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THA患者GSES評分與面對評分呈正相關,與回避、屈服評分呈負相關,這進一步證實自我效能與應對方式密切相關。分析原因,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更有助于培養(yǎng)THA患者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幫助患者積極應對疾病所帶來的困難,促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適應能力,使患者可以更好地接受康復訓練,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11]。自我效能感差的THA患者面對康復治療所引發(fā)的疼痛與不便,往往會生成消極情緒,從而產(chǎn)生回避、屈服等應對方式,不利于THA患者術后康復訓練的順利進行,影響手術的效果及患者康復進度[12]。醫(yī)護人員除了在院內(nèi)為THA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康復訓練指導等相關護理外,于院外也可通過延續(xù)護理囑咐患者與家屬溝通,了解患者自我效能感,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進而促使患者采取積極應對方式。同時,醫(yī)護人員可通過網(wǎng)絡社交信息共享平臺,如微信群、微信公共號等,為患者提供經(jīng)驗交流場所,邀請術后恢復良好的患者分享經(jīng)驗,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這對于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促進術后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THA患者術后自我效能感與應對方式之間存在密切關系,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應對方式越積極,反之應對方式越消極,臨床可據(jù)此展開合理干預。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對與THA患者消極應對方式有關的其他因素進行分析,也未進一步分析影響THA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相關因素。未來可在此方面展開進一步探究,以便為THA患者的臨床康復治療與護理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 胡濤.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與半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臨床骨科雜志,2017,20(1):56-57.
[2] 徐芙蓉,葉潔玉,董飛.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希望水平與社會支持、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2018(24):2907-2911.
[3] 潘琳琳,范玉,馬騰,等.覺知壓力和自我效能感對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術后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30):2365-2369.
[4] 沈曉紅,姜乾金.醫(yī)學應對方式問卷中文版701例測試報告[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0,9(1):18-20.
[5] L?VE J,MOORE C D,HENSING G.Validation of the Swedish transl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Qual Life Res,2012,21(7):1249-1253.
[6] 戴晴,李倫蘭,甘玉云,等.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不同時期髖關節(jié)功能與自我護理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7,32(10):1130-1134.
[7] OLSSON C B,EKELUND J,DEGERSTEDT ?,et al.Change in self-efficacy after participation in a supported self-management program for osteoarthritis-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11 906 patients[J].Disabil Rehabil,2020,42(15):2133-2140.
[8] 劉建會,張滟,徐敏,等.應對方式及社會支持對骨折患者術后創(chuàng)傷成長的影響路徑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2021,49(2):223-227.
[9] 梁艷.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術后患者應對方式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7,39(8):1276-1277,1280.
[10] 孫海燕,陳靜,景慧云,等.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對老年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恐動癥及康復的影響[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19,25(6):813-816.
[11] 金明霞,侯曉莉,劉曉霞,等.自我效能及社會支持對創(chuàng)傷性骨折患者心理彈性影響的路徑分析[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9,18(12):21-26.
[12] 季艷萍,丁慶彬,唐任宏.抑郁在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術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之間的中介作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9,19(1):1-5.
(編輯:郭曉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