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序淼
摘要:本文以教育部小學語文教材為基礎,根據(jù)我的教學經(jīng)驗并結合教材體系的結構和內容,提出我認為教師應該科學使用教材的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部編版教材? 實踐體系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有新理念、新內容、新風格。它以漢語課程的基本理念為基礎,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更符合當前學生實際情況和發(fā)展?;诖?,本文在分析形式和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運用練習的一些思考和建議,以期為教師提供相關參考。
一、改變認識,更新觀念
改變對教材實踐體系對象的片面認識,是充分實現(xiàn)其價值的第一步。首先,教師要認識到新版小學語文教材實踐系統(tǒng)的功能已經(jīng)從單一向多方面轉變。它承載了漢語教學目標,目標具體而有序地分布到各個主題,超越了以往簡單的知識鞏固和檢測。掌握效果的功能范疇,真正致力于提高學生在認知、語言感知、語用、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其次,教師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材實踐體系與漢語課程目標之間的關系,因為教材實踐體系不僅體現(xiàn)了相應單元的漢語元素,而且兼顧了學生的常規(guī)學習目標如基于單元的主要目標,個性化的目標,只有對實踐體系所指向的具體目標有清晰的認識,才能有效地將目標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步驟。最后,看教材的體系,要理解橫向和縱向的層級聯(lián)系,要清楚了解內在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結構,以及實踐與學生漢語素養(yǎng)的關系。教材之間的內在差異與關系,教材實踐體系與課文、知識、助讀的聯(lián)系與關聯(lián),教師要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為教學服務。[1]
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是課堂主體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組織引導作用,在引導和啟發(fā)的過程中關注學生,并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積極、充分地思考和探索,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在理解和吸收他人觀點和意見的同時,彌補和改進自己的不足。
二、合理分層,綜合考慮
教師可以根據(jù)練習的水平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估計練習的難度并進行分層,包括基礎、提高和選擇性三個層次。其中,基礎練習是保證底線的目標,每個學生都需要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改進練習要特別注意許多需要指導完成練習并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的學生;選題不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效率高、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完成。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預留足夠的自主選擇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比如識字和寫字的練習,要避免死記硬背,要區(qū)分單詞讀音和字形的難易程度,通過難易分類讓學生都能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得到能力的提升。根據(jù)完成環(huán)境,練習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有些練習適合學生在課前思考和預習。老師只需要簡單地監(jiān)督他們,使他們與課前的預習和準備相匹配。課前練習并非完全沒有難度,還要求學生通過一定的問題來學習新的內容,以幫助在課堂上產(chǎn)生共鳴,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抓住課文的重點,從而展開針對性學習。在課堂上,它是教學過程的核心部分。教師要根據(jù)練習資源精心設計,不要突然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不知所措。相反,教師應該善于根據(jù)實踐的核心和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創(chuàng)造各種練習活動,豐富問題情境的落實,突出層次性和互動性的特點。課后,對于因上課時間不夠而沒有完成的任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完成,以達到課上的補充和延伸,加強消化、理解、總結和鞏固。例如,“快樂閱讀”的實踐可以分為讀前、促讀、讀后交流三個方面,課堂內外統(tǒng)一進行教學;口頭交流、作業(yè)和綜合學習也是如此。需要課堂內外充分融合,所以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體現(xiàn)信息資源的互補性,從課前準備、課內指導、交流,到課后跟進。
三、適當調整,相機補充
教材的實踐體系本身就是成系統(tǒng)的,其意義在于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序列和一定的指導。但考慮到實際學習條件、教學條件和教師教學的差異,仍應遵循教材實踐體系的使用。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從而做出適當?shù)恼{整和補充。調整主要是指整合和修改,如將練習與相同的訓練或相似的語言能力訓練整合起來,使碎片化的知識整合為一個整體,使學生“與新知識建立聯(lián)系”的學習理念得以體現(xiàn),以便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補充是指對實踐體系進行適當?shù)脑鲅a,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準確定位教材實踐體系中的空白,以匹配與學生需求相對應的內容。
綜上所述,教材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的,教材中的實踐體系作為重要的內容,體現(xiàn)了教與學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不僅具有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教師明確教什么,為什么教,怎么教??梢哉f,新教材中實踐體系的科學運用,是促進小學生漢語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 范麗麗.小學語文統(tǒng)一課本課外實踐設計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第1 部分),2018(1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