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右圖:5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創(chuàng)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出席第26屆歐萊雅-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
5月28日,第26屆歐萊雅—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創(chuàng)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等五位科學家獲頒2024年度的這一獎項。
作為該獎項創(chuàng)辦以來第八位獲獎的中國科學家,當晚顏寧的一襲綠色中式長裙分外惹眼,在致辭環(huán)節(jié),她表示:“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個人努力的認可;對一路支持并激勵我的人們而言,也值得慶賀?!彼€提到自己在小外甥女 的建議下,穿著舒適的平底鞋參加了這場盛大的頒獎禮,她因此在致辭尾聲,鼓勵所有女孩們:“成為女科學家的道路或許充滿挑戰(zhàn),但還不足以阻礙你前行的腳步。所以,請勇敢做自己(Be brave, be yourself)!”
記者了解到,自1998年歐萊雅集團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發(fā)起了“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并設立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過去26年,該項目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132位獲獎人。值得一提的是,1901年到2023年,25位女性摘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桂冠中,60%的獲獎者是在1998年“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誕生后獲此殊榮的。這也證明該項目支持女性科研人員的努力也正在得到回報。
“我們的科研工作專注于揭示膜蛋白的原子結構,這些蛋白能把糖分子、鈣離子、鈉離子送到細胞內部。通過了解它們的精細結構,我們可以搞清楚不同的藥物是怎樣調節(jié)它們的?;谶@些信息,我們就能設計出減緩疼痛的新藥物。我們希望為解決阿片類藥物危機貢獻一份力量?!鳖亴幵讷@獎致辭中如此描述自己的研究內容。
阿片類藥物危機指的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于過度處方和濫用治療疼痛的合法阿片類藥物,導致人們成癮率飆升,最終引起過量服用的情況。有數(shù)據(jù)顯示,自2000年以來,美國已有超過100萬人死于藥物過量,其中大部分是阿片類藥物所致,而流行病學家指出,阿片類藥物危機還會危及公共健康、經(jīng)濟產(chǎn)出和國家安全,需要引起重視。
顏寧的研究揭示了眾多跨膜蛋白在原子分辨率級別上的結構,這些跨膜蛋白調控著葡萄糖和多種離子等化學物質的跨膜轉運,對于維持細胞的良好功能至關重要,出現(xiàn)任何異常都會導致疾病。她的研究為可能導致疼痛或癲癇、心律失常等癥狀的細胞功能缺失或突變提供了分子角度的解釋,也給新療法和新藥物(如無成癮性止痛藥)的研發(fā)提供了明確的線索,同時也為理解藥物或毒素如何作用于體內蛋白提供了全面的視角。
1990年代末,女性占全球科研工作者的 27%;2014 年,這一比例增加到 30%;如今,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科研工作者是女性。
作為第八位獲得“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的中國科學家,顏寧在接受采訪時回顧自己的研究歷程,總是在挑戰(zhàn)高難度?!?001年還是2002年,當時我是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二年級的學生,王曉東(當時的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教授,現(xiàn)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來我們學校,他就開玩笑說,癌癥領域一半人都在研究p53(人體抑癌基因),不是因為p53更重要,而是因為研究的人多。這句話對我影響特別大。當時我就覺得,不要去做太熱的東西,要盡量去找一些別人沒注意到的,這才是真正的金礦所在?,F(xiàn)在大家老覺得我發(fā)文章(的領域)很熱,其實我剛開始做膜蛋白的時候不是這樣的,當時它難,做的人不多,所以我才去做的?!?/p>
她總是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好奇心,尤其是在科學世界中,她永遠在做一個提問的人?!敖Y構生物學相當于是把生命打散了,變成一個一個的化學分子或者化學復合物,甭管是大是小,就算一個DNA,它也是化學的,是沒有生命的,但它們組織在一起的時候,在幾十億年前,誒,它們組裝出生命了。所以到底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和非生命的邊界到底在哪里?”
令人高興的是,顏寧的研究正在從解析其結構,到理解其機制,再進一步到藥物研發(fā),步步逐漸深入?!拔覍嶒炇?022年在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fā)了一篇文章,做出Nav1.8的結構的時候,通過非常漂亮的結構分析,就發(fā)現(xiàn)了它和其他鈉離子通道不一樣的一個點。Nav1.8是九種鈉離子通道的其中一種,它是一個重要的止疼藥的靶點。去年制藥公司Vertex針對Nav1.8做了一個小分子藥,過了三期臨床,效果很好,特別是能治療因為糖尿病引發(fā)的疼痛,這是幾十年來第一次有一個非鴉片類的止痛藥見到了曙光。”
2007年,年僅30歲的顏寧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清華最年輕教授”。此后,顏寧的身上一直圍繞著一圈光環(huán)?!捌鋵嵨覐膩頉]有覺得女性本身是個劣勢,因為不論清華還是普林斯頓,你可以看到有很多女性教授,實驗室里也有很多女學生,你不覺得女性有任何做科研的劣勢。但我做了教授以后,慢慢知道得多了才發(fā)現(xiàn),為什么女孩子做教授的越來越少了。越往后我才開始意識到,女性作為一個整體,其實是有很多需要公平的地方?!?/p>
顏寧的感受不是個例。20世紀90 年代末,女性占全球科研工作者的 27%;2014 年,這一比例增加到 30%;如今,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科研工作者是女性。盡管從事科學事業(yè)的女性人數(shù)在逐漸增加,但在研究領域,這種進步仍然不足。此外,有數(shù)據(jù)顯示,歐洲只有18%的高級科研崗位由女性擔任,全球范圍內國家科學院成員中只有12%是女性。與此同時,只有不到4%的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授予女性。
從2014年起,顏寧向社會提問“女科學家去哪了”,開始關注女科學家的相關話題。2015年開始,她每年都組織舉辦女科學家論壇。她也在自己的實驗室內外踐行這一承諾,她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女性友好的工作環(huán)境,她的實驗室逐漸招募更多的女性首席研究員;在她領導的兩個科研機構——深圳醫(yī)學科學院和深圳灣實驗室中,管理層均有一半以上是女性?!霸谖倚睦锩嫖沂前阉兂闪宋业囊粋€責任,而不是為我自己搖旗吶喊?!鳖亴幷f。
上圖:今年獲得歐萊雅—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的五位女科學家。
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搖旗吶喊,也是歐萊雅企業(yè)基金會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過去26年來一直在堅持的事。
“盡管近幾十年,全球各大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是仍有一個事實沒有改變:那就是在科學界,性別不平等依舊存在。當今世界,科學是應對全球挑戰(zhàn)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即便到了今天,每三位科研人員中也只有一位是女性,在人工智能領域,這個比例甚至跌到了約十分之一,導致了新興科技領域中存在著大量的性別偏見?!甭?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在頒獎活動上再次強調,“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女性,我們將持之以恒、竭盡全力支持她們?!?/p>
歐萊雅董事會主席、歐萊雅企業(yè)基金會主席安鞏表示:“賦予女性科學家應有的科研地位,消除她們遇到的種種障礙,激勵未來的女孩們追求科學事業(yè),能夠為社會中的大多數(shù)人創(chuàng)造福祉?!睔W萊雅通過“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組建起了一個富有活力的跨世代女科學家社群,而安鞏也指出:“我們要繼續(xù)保持審慎,繼續(xù)全力以赴,因為在科學界實現(xiàn)性別平等并非一蹴而就;而且,女性已贏得的權利也往往非常脆弱?!?/p>
日前,歐萊雅企業(yè)基金會負責人亞歷桑德拉·帕爾特接受《新民周刊》專訪時也表示,在過去26年里,她結識了許多女科學家,她們往往都有很多相似的品質,比如聰明、謙虛、有毅力、有決心?!暗覀円舶l(fā)現(xiàn),不論是在商業(yè)社會還是在科學領域,到處都存在著‘玻璃天花板,很多女性的職業(yè)發(fā)展上會面臨很多障礙,我們需要的是打破它,讓更多女性參與決策。這也是歐萊雅基金會一直熱衷的一件事——把卓越女性帶到聚光燈下,展示她們的成就和貢獻?!?p>
上圖:歐萊雅企業(yè)基金會負責人亞歷桑德拉·帕爾特認為,“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切切實實地提高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知名度。
令帕爾特感到驕傲的是,“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切切實實地提高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知名度,她們是各大洲或各個學科開辟新天地的女性代表,“在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中,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得主占據(jù)了很高的比例,這說明我們在選擇最高水平的女科學家方面是非常精準的。而我們對于女科學家的關注,也能夠促進、提高對科研工作者的認可和支持,鼓勵更多青年女性走上科研道路”。
獲得“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后,顏寧也收到了許多來自對科技感興趣的中學女生們的提問。有人好奇顏寧是如何做到對于自己的領域保持持久的熱情和專注,始終擁有科研的動力?也有人疑惑具有怎樣的品質或特點的人適合進行科學研究?
實際上,顏寧自己也是中學時代碰到了鼓勵她的榜樣。她在致辭中特意感謝了自己的高中化學老師,關儀女士。在她的描述中,關老師個子不高,留著灰白色的短發(fā),戴著一副眼鏡,總是面帶自信的笑容。而關老師常常告訴學生:“女孩子善于學習科學,要相信自己。”
當然,顏寧也提到,當選擇走向科學研究之路時,好奇心是最重要的?!拔乙恢倍及盐业膶W術說成打游戲,就是通關打怪,當然我并不打游戲。我就是覺得這個過程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因為你始終有問題可問。就怕你問不出問題,那就無聊了。我不會異化做科研這件事,我做科研就是因為好玩?!彼膭詈⒆觽兪冀K保持興趣,去挖掘自己熱愛的東西,不要給自己設限。
中學女生剛剛開始系統(tǒng)接觸科學類課程,正值興趣和理想的萌芽階段,與女科學家們的深度面對面交流,不僅在她們心中埋下了科學的種子,也將以對未知的好奇、對熱愛的堅持,長期激勵她們的生活和學習。正是感受到了來自中學女生心底對科學的渴望和對未來的疑惑,2024年,在“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設立二十周年之際,歐萊雅中國與新浪揚帆公益基金聯(lián)合推出的“科技女生賦能計劃”正式啟動。
對于“科技女生賦能計劃”,帕爾特抱以極大的期待。她表示,很多年輕女性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機會和選擇,而和女科學家們的接觸無疑能夠幫助女孩揭開科學事業(yè)的神秘面紗,讓更多的女性走進科學殿堂。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女生賦能計劃”特別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賽娟作為“終身名譽導師”,領銜“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人在內的女科學家們組成“科普導師”團隊,也將特別關注科普教育的均衡普惠發(fā)展,目標在1年內惠及全國不同城市與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10萬名中學女生。
歐萊雅相信,每位對科學感興趣、有志學習科學的女生都可能是未來閃耀在世界科研界的美麗新星。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對此表示:“從世界到中國,從‘女科學家到‘科技女生,從‘青年榜樣到‘未來新星,二十多年來,歐萊雅始終以實際行動助力科學界的女性賦能。未來,我們將繼續(xù)聯(lián)合多方力量,持續(xù)以創(chuàng)新形式賦能各梯隊的科學女性,發(fā)掘讓中國和世界為之所動的女科力量,為更多的‘她點亮科研星火,讓科學精神‘一代耀一代。”
右圖:2024年,歐萊雅“科技女生賦能計劃”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