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父母如何促進孩子的生涯發(fā)展

      2024-06-17 11:44:35陶新華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7期
      關鍵詞:親子關系

      關鍵詞:生涯發(fā)展;親子關系;家庭影響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4)17-0054-03

      一、應重視孩子的生涯發(fā)展

      作為從事心理咨詢工作25年的學校心理咨詢師,每年高考結束前后都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考生提供填報志愿的咨詢。要為考生生涯發(fā)展提供重要決策,專業(yè)的咨詢很有必要。

      選擇一個專業(yè)方向,不像選擇一份工作那樣簡單,它不僅是一個職業(yè)選擇,更是一個事業(yè)方向和生活方式的選擇。這個決策是以學生之前多年的認知、探索、發(fā)展為基礎的。進了高中,學生被要求選擇文理科,這是做了第一次決策;到了高三,高考結束填報志愿時,需要作更細致的選擇;將來本科畢業(yè)后,是選擇就業(yè)還是考研,還會繼續(xù)做細分。這是學科發(fā)展細分的結果,也是人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越來越具體和現實的表現,學生的生涯發(fā)展要在現實的土地上一步步前行。

      很多人都知道填報志愿重要,影響今后找工作,其實這樣的理解過于實用或膚淺,它還會影響事業(yè)的發(fā)展、人生軌跡和生活方式。因此做這個決策時,絕不能只考慮將來是否好找工作??忌搅烁呷?,需要做生涯發(fā)展時,要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做綜合考量。

      生涯發(fā)展不僅是孩子個人的事,父母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我把我大兒子的生涯發(fā)展作為一個例子。當有人知道我的大兒子在北京大學做心理咨詢專職教師的工作時,會馬上詢問,“這樣的孩子是如何教育出來的?”“如何才能做到子承父業(yè)?”我們一家四口有三名高校心理咨詢師,小兒子也很優(yōu)秀,但做的是完全不同的職業(yè)。在孩子生涯發(fā)展的歷程中,我們從沒有說過希望他做什么,而是由他自己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大人不能越俎代庖。

      有一天,大兒子說他要學心理學。兒子想選擇和父母一樣的職業(yè),我們當然高興了。但是他自己要說清楚他選擇心理學的理由,他自己的選擇不是出于父母的期望,更不是父母的要求。那么,有人會追問,怎么幫助孩子做出這樣的選擇,這個問題其實涉及生涯規(guī)劃的核心要素。

      二、父母如何促進孩子的生涯發(fā)展

      每一個孩子的生涯發(fā)展都會受到父母和家族的影響,有的影響是積極的,有的影響是消極的。在今天,比較常見的現象是,父母的消極影響較多,因為社會上的急功近利現象比較普遍。父母常常有許多非理性的要求,如“考大學就是為了找到好工作”“孩子什么也不懂,父母幫忙做決定”或“父母的決定都是為了孩子有好前途”,這些話語背后的價值觀和指導思想多少都存在一些偏頗。那么,父母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父母在養(yǎng)育子女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獨特性,發(fā)現他的潛力,幫助他找到適合他自己發(fā)展的獨特路徑。這個發(fā)現和發(fā)展過程是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完成的,需要在生活和學習活動中探索,在各種活動中不斷嘗試,并與現實條件結合,才能逐步探索清楚,找到適合孩子自己的路徑。

      父母只能提供相應的條件和合適的環(huán)境,絕不能替代選擇。孩子的生涯規(guī)劃教育和探索是從小學和初中開始的,那時重點是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情做。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有快樂,就不怕辛苦;他做自己擅長的事,就容易取得成就,容易超越一般的人,就會有信心挑戰(zhàn)更大的困難。這才是孩子成才的基礎,是通向未來的坦途。

      其次,在小學和初中時,讓孩子喜歡學習,養(yǎng)成好習慣,是生涯發(fā)展的重要步驟。孩子從小喜歡看圖識字,對各種自然世界和科學世界的現象充滿好奇,這幾乎是每個孩子天生具備的學習能力。因此,小時候孩子沒有不喜歡學習的。如果小時候喜歡恐龍,孩子就會對恐龍有許多學習和探索,希望成為“恐龍博士”。如果孩子喜歡車模,父母給他各種各樣的汽車模型,他會用來排兵布陣,玩各種他想象的游戲,他仿佛成為指揮打仗的將軍或者汽車工程師。孩子因為喜歡不會感到累,容易掌握許多言語表達和知識原理。在學習上,還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這包括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

      善于考試而不喜歡學習的人無從談規(guī)劃,現在許多學生是這樣的,這真的讓人很遺憾。學習是當今社會一個人需要具備的終身能力,是人生核心競爭力。學習必然要通過考試來檢驗結果,但考試不是目的,要學以致用,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喜歡學習的孩子才能持續(xù)發(fā)展,在解決現實問題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不管他喜歡什么,都可以盡力支持他,讓他充分發(fā)展,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孩子擅長什么也是很重要的。經過自己的努力和潛能開發(fā),孩子會在實踐中發(fā)現自己擅長的事。孩子做擅長的事容易有成就感,容易找到樂趣,在多次的實踐探索中能證明自己的才能,獲得自信,對生涯發(fā)展很有幫助。我們的兩個孩子在小學期間都學習了樂器,大兒子吹竹笛,小兒子拉小提琴,這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大兒子參與了考級,竹笛考過七級之后,他再也沒有興趣學習了。而小兒子沒有參加考級,小提琴一直拉到高三,還成為學校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所以,培養(yǎng)孩子發(fā)自內心地喜歡比任何考試都重要。有不少學藝術的孩子考過了十級,但是再也不碰之前學習的樂器了,這樣的培養(yǎng)就很失敗。只有讓它成為孩子的一件愛好、一項特長,在人生路上多一份藝術享受,才是價值所在。

      最后,父母要積極影響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職業(yè)是光榮而有趣的,很重要。還是回到我自己的例子上來。我們每天上班要做心理咨詢,大兒子上初中的時候,很好奇我的工作是如何做的。于是利用機會,也得到我的學生的知情同意,讓兒子跟著我在咨詢室見習。這在生涯發(fā)展中叫“影子教育”,孩子跟著一個職業(yè)模范,跟隨觀察所有的行為,如影隨形,觀察記錄,體會、了解和感受,學習如何能夠成為如職業(yè)模范那樣的人。我的大兒子初中跟隨過檢察官、人力資源經理、銀行行長、大學教授等,每個職業(yè)模范都跟隨一周,這樣讓他對職業(yè)發(fā)展有直觀的了解。他跟隨爸爸一周做跟蹤觀察,發(fā)現爸爸很辛苦,經常忙得午飯時間只能吃一個盒飯,但看到爸爸處理了很多很麻煩的事情,通過輕松愉快的談話就解決了別人的難題,他感覺很神奇。爸爸講課也很有趣,對他能聽懂的部分,他感覺很有科學性,很有趣。那時候孩子并沒有決定像父母一樣,做大學的心理咨詢師,而是繼續(xù)他的探索和思考。

      高三參加高考后,要填報志愿,遞交申請了,這時的決策很關鍵。他想來想去,還是想選擇一個賺錢多的職業(yè)。他想學習金融專業(yè),他比較喜歡做銀行行長的感覺,于是找相關專業(yè)的優(yōu)秀人士再次討論。最后他接受我們的建議,學習財會專業(yè),這樣做行長也有可能,工作適應性還會更好一些。之后他被某商學院錄取了,進校學習了一年之后,自己覺得不喜歡整天與數字和表格打交道,于是就換專業(yè),換成了心理學,而且走上了臨床方向。他自己總結了三個理由:“第一,我比較適合與人打交道,與數字打交道實在是無趣,雖然數學成績還不錯;第二,研究人的心理比較有趣;第三,助人是一件光榮而神圣的工作。”我們覺得這個方向既然是他自己選擇的,也符合他的特點和基本的能力,那么他只要愿意持續(xù)努力,相信就可以做好。

      三、引導孩子生涯發(fā)展的注意事項

      民國時期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典范是梁啟超,“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绷簡⒊褪亲尯⒆幼约哼x擇自己喜歡做的專業(yè)方向,個個都在自己喜歡的方向上取得了杰出成就,成為新中國的棟梁之材。因此說,我們每個家庭都會影響孩子的生涯發(fā)展,如果引導到位,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如何做好引導,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對自己喜歡的和擅長的事情,孩子一定要認真做好。父母首要的任務是發(fā)現孩子喜歡的和擅長的,并且提供相應的條件讓他們的喜歡和擅長得到適當的兌現,成為習慣和特點。在他們做自己喜歡的和擅長的事情的時候,需要培養(yǎng)孩子相應的優(yōu)良品德,比如認真負責的精神。

      第二,孩子一旦選擇了做某事,有沒有盡到自己的最大努力,這點也很重要。這是態(tài)度問題,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好的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高度”,竭盡自己的全力做事非常重要。俗話說“獅子搏兔用全力”,即使兇猛的獅子,抓一只小兔子時也必須用全力,否則就可能抓不到。

      第三,選好了方向不能隨意換,這是對自己的承諾——“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要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困難和挑戰(zhàn),這是難免的,需要堅持,不斷克服困難和挑戰(zhàn),逐步獲得成就感和高峰體驗。如果隨便變換職業(yè)方向,會造成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損失,生涯發(fā)展就會變得曲折坎坷。只要能夠堅持到底,就可以達到比較高的境界,到時候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第四,父母的榜樣效應很重要。父母如何為人處世,是否認真工作,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工作選擇,會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當父母引導孩子擁有了足夠好的學習和培訓,掌握了必要的技能,又有良好的人生目標,他們就能逐步成長為行業(yè)中的優(yōu)秀分子。

      第五,父母足夠好的陪伴和支持也很重要。在幼小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陪伴,在青春期更需要陪伴,這樣的陪伴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風格。在理解、包容、支持、鼓勵、督促的氛圍之下的陪伴,溫柔而有力量,是孩子成長的動力來源。

      作者簡介:陶新華,博士,臨床心理學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首批注冊心理督導師,原蘇州大學蘇南地區(qū)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總督導。新教育新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命關懷協(xié)會婚姻家庭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表達藝術心理治療學組組長),中國表達藝術治療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要創(chuàng)辦人之一,江蘇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常務理事,蘇州市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理事長,蘇州新教育心理培訓學校校長,日本宇部創(chuàng)新大學臨床心理學客座教授。

      編輯/張國憲 終校/高 珺

      猜你喜歡
      親子關系
      班級原創(chuàng)心理劇《爸爸,你在哪兒》的探索與思考
      大學生早年經歷與青春期親子關系的相關性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2:52:20
      大學生留守經歷對親子關系的影響
      青年時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20:14
      微信朋友圈中大學生屏蔽父母現象探析
      今傳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1:15:41
      《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中親子關系解讀
      考試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2:06:49
      親子關系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青年時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0:47:29
      淺析校園心理劇的應用及其對中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影響
      親子舞蹈特定價值的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07:21
      代孕子女親子規(guī)則認定
      資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11:10
      城市隔代教育問題探究及社會工作的介入
      卢湾区| 上虞市| 安达市| 巨鹿县| 滨州市| 富裕县| 金门县| 巴林右旗| 天全县| 龙州县| 迁西县| 湖南省| 久治县| 峡江县| 浪卡子县| 密山市| 沙坪坝区| 涿州市| 元氏县| 陆河县| 奇台县| 樟树市| 山东省| 育儿| 东至县| 邹平县| 盐城市| 固镇县| 慈利县| 陇川县| 平阳县| 霞浦县| 濉溪县| 乾安县| 依安县| 运城市| 天津市| 区。| 崇州市| 廉江市| 沂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