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楊忠闊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應用,“互聯網+”環(huán)境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信息資源中心和知識傳承載體,閱讀推廣不僅是服務于師生閱讀需求的重要途徑,更是提升學校文化軟實力和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應該跳出傳統(tǒng)宣傳推介的局限,除了承載傳統(tǒng)圖書館功能之外,還要適應時代潮流的發(fā)展,積極擁抱“互聯網+”,以更廣泛的方式、更多樣的形式吸引和引導師生進行閱讀,進而提升圖書館的服務品質和影響力,為學校知識創(chuàng)新和學科建設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250.7;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24)06-0030-05
“互聯網+”環(huán)境下,圖書館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紙質書籍存放和借閱場所,更是信息資源的數字化聚集地,為廣大師生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閱讀資源。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需要持續(xù)進行探索和實踐,積極擁抱“互聯網+”,通過不斷調整閱讀推廣策略和創(chuàng)新實踐,確保閱讀推廣工作的持續(xù)有效,更好地滿足師生的閱讀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多多樣化的數字化資源和服務,推動閱讀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1 “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必要性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中心和閱讀推廣的主要場所,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在網上、線下多維度、多形式地進行閱讀推廣。在這一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首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他們更傾向于通過網絡和數字化渠道獲取資訊和知識。例如,以前學生在做課題研究時可能需要去圖書館查閱大量紙質書籍,而如今他們可以通過在網絡上搜索相關資料,訪問在線數據庫和學術期刊來獲取所需的信息。這種便利和高效性大大推動了學術研究和知識傳播的速度,也讓學生更容易了解最新的學術進展和文化動態(tài)。
“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促進閱讀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在數字化閱讀時代,學生可以通過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和數據庫進行在線閱讀,無論是閱讀學術論文、電子書籍還是在線期刊,都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時,圖書館還會舉辦線上線下的閱讀推廣活動,如讀書分享會、專題講座、作家見面會等,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閱讀體驗和交流機會。這些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和資源,有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需求,打破傳統(tǒng)閱讀模式的束縛,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從中受益。
此外,積極應對“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提高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水平,也有助于提升圖書館的服務品質和影響力,為學校知識創(chuàng)新和學科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圖書館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開展在線推廣活動,如舉辦網絡閱讀分享會、推送電子書籍資源等,吸引更多讀者關注圖書館的服務。這些舉措有助于加強圖書館在學校知識創(chuàng)新和學科建設中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其服務品質和影響力。因此,積極面對“互聯網+”所帶來的挑戰(zhàn),不僅可以推動圖書館的發(fā)展,也能為學校提供更強有力的知識支持。因此,“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必要性在于順應時代潮流,適應學生需求,提升服務水平,推動學校知識文化建設[1]。
2 “互聯網+”環(huán)境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影響與挑戰(zhàn)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校圖書館面臨著新的影響和挑戰(zhàn)。首先,“互聯網+”環(huán)境使得信息獲取更加便捷,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各種數字化、多媒體化的閱讀資源,這加大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難度。以前,學生可能需要親自前往圖書館借閱資料,而現在他們可以在網上輕松查找所需的文獻和資料。例如,一個學生想要寫一篇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論文,他可以在網上找到各種相關的期刊文章、統(tǒng)計數據和研究報告,而不必費時費力地去圖書館逐一查閱。這種便利性使得圖書館需要通過創(chuàng)新來吸引讀者,如舉辦環(huán)保主題閱讀活動、推廣數字化閱讀平臺等方式彌補因互聯網影響而減少的實體閱讀數量。
其次,“互聯網+”環(huán)境下,虛擬閱讀平臺和社交媒體等新興媒介的崛起,也改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方式,高校圖書館需要在吸引讀者、提高活躍度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以前學生在圖書館的活動通常是翻閱書籍,閱讀報紙和雜志,然而如今,他們更傾向于通過虛擬閱讀平臺,比如電子書、在線期刊和數據庫來獲取信息和知識。同時,社交媒體也成為學生獲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他們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分享閱讀心得、推薦好書,甚至發(fā)起線上讀書會活動。這些新的閱讀方式和互動方式,給高校圖書館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提升數字資源的覆蓋范圍和使用體驗,以促進學生們更加便捷和愉悅地獲取知識[2]。
另外,隨著“互聯網+”環(huán)境的發(fā)展,人們獲得信息的方式變得多樣化,但也面臨著信息碎片化和閱讀碎片化的問題。在社交媒體、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用戶往往接觸的是短小精悍的信息,習慣碎片化閱讀,這使得人們對于深度閱讀的耐心和興趣逐漸減弱。然而,正是在這樣的挑戰(zhàn)下,高校圖書館所扮演的角色顯得尤為重要。它們需要通過推廣和舉辦文學沙龍、閱讀推廣活動,提供豐富的線上資源等方式,鼓勵學生和教師積極參與傳統(tǒng)閱讀形式,培養(yǎng)持久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體驗。
以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為例,該校圖書館通過不斷豐富書目,引進數字化閱覽設備,并結合線上資源平臺,為師生們提供便捷且豐富的閱讀體驗,使傳統(tǒng)閱讀形式在這個數字化時代中依然蓬勃發(fā)展。在此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需要思考如何與時俱進,以適應現代學習環(huán)境,并引導讀者在碎片化信息中找到平衡和價值,從而保持對傳統(tǒng)閱讀形式的熱愛,成為信息時代下的知識傳播者和閱讀引領者。
在“互聯網+”的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不得不應對信息過載的巨大壓力。與此同時,隨著學術資料、電子書籍和網絡資源的快速增長,學生常常面臨著海量信息的瀏覽和篩選困難等問題,這進一步導致閱讀效率低下。比如,一些學生在進行學術研究時,可能需要翻閱大量不同來源的資料,而缺乏有效地篩選和整理方法,常常會浪費大量時間在瑣碎的信息中。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不斷探索更新、更高效的信息管理和服務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信息資源,提高其閱讀和學習效率。
此外,“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還需面對網絡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挑戰(zhàn)。在數字化時代,信息的傳播更加便捷,借閱資源的版權問題和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高校圖書館需加強對數字資源的管理和維護工作,保護讀者的合法閱讀權益,并積極引導讀者形成良好的網絡閱讀行為規(guī)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數字資源的日益普及,網絡上存在大量盜版圖書和侵權行為,尤其是一些學術期刊和著作權受到侵害的行為時有發(fā)生。為此,高校圖書館還需加強數字資源的采購和管理,在確保合法獲取的情況下為師生提供豐富的數字資源,并嚴格遵循版權法,杜絕盜版現象的發(fā)生。
在網絡安全方面,高校圖書館面臨著信息泄露、網絡攻擊等風險,如果不妥善管理,讀者的個人隱私和數據可能會受到侵害。因此,高校圖書館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網絡安全技術建設,采用防火墻、加密傳輸等手段保障數字資源的安全,保護讀者的合法權益。總之,高校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需要不斷加強對數字資源的管理和維護,并通過引導讀者形成良好的網絡閱讀行為規(guī)范,促進信息的合理獲取和利用,從而更好地滿足師生的學術需求[3]。
因此,“互聯網+”環(huán)境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zhàn),高校圖書館需要認清現實,積極應對,才能實現閱讀推廣工作的全面提升。
3 “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策略和方法
3.1 建立數字化資源平臺
“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數字化資源平臺,提供多樣化的在線閱讀和文獻檢索功能,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需求。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平臺訪問各種電子書、學術期刊和在線數據庫,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方便他們在課余時間進行學術研究和課外閱讀。同時,這一舉措也為師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選擇,滿足不同學科、不同研究領域的閱讀需求,促進學術交流和跨學科合作的發(fā)展。通過這一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閱讀資源,極大地方便了閱讀,也擴大了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覆蓋面和影響力[4]。
3.2 采取定制化的閱讀推廣計劃
高校圖書館可以定制閱讀推廣計劃,根據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喜好進行精準推送。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高校圖書館可以有針對性地推薦圖書、期刊和文獻,從而提升推廣的有效性和學生的閱讀體驗。例如,針對喜歡文學小說的學生可以組織文學沙龍或讀書分享活動,讓他們分享彼此喜歡的書籍和閱讀體會;對于喜歡專業(yè)課外拓展的學生,圖書館可以定期更新相關專業(yè)書籍,并舉辦相關主題的閱讀討論或講座,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拓寬其知識面。這樣的定制化閱讀推廣計劃能夠更準確地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提升他們的閱讀體驗與收獲。
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應當根據時代變革和學生需求,調整閱讀推廣策略與模式。高校圖書館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參與性和開放性。這意味著圖書館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圖書館資源的管理,比如組織學生代表參與圖書館決策,讓學生參與館藏書目的選購或者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從而使學生在使用資源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己對圖書館的貢獻。高校圖書館可以引導學生在新媒體平臺上生成內容,建立閱讀推廣群體,讓學生成為閱讀推廣的共建者和傳播者,形成積極的閱讀社區(qū),共同推動閱讀推廣工作的持續(xù)發(fā)展。通過與學生互動,提升推廣效果,推動閱讀服務的優(yōu)化與升級。
另外,在開放性方面,圖書館可以提供一些開放式的學習空間,比如沙發(fā)休息區(qū)、多功能學習廳、創(chuàng)客空間等,滿足學生學習、休閑、創(chuàng)新的不同需求。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圖書館App等新媒體平臺,高校圖書館可以開展閱讀推廣,推送有價值的閱讀資源、推文、視頻等,創(chuàng)新推廣形式,提升閱讀傳播的影響力。例如,可以定期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優(yōu)質圖書推薦,舉辦線上讀書分享會或朗讀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閱讀興趣。通過圖書館App,學生可以方便地瀏覽最新的電子書資源、學術論文以及研究報告,促進圖書館資源的利用與傳播。這些新媒體平臺的建立為高校圖書館提供了全新的推廣途徑,也加強了圖書館與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使閱讀推廣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高校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自覺性和興趣。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世界讀書日”活動。在這一天,學校組織各種閱讀相關的比賽和互動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愛。在推廣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成為推廣的參與者和共建者,通過學生閱讀俱樂部的建立,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并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給其他同學,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閱讀交流。還可以形成積極的閱讀社區(qū),共同推動閱讀推廣的深入發(fā)展。例如,可以邀請作家或行業(yè)專家到學校舉辦講座,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閱讀心得,營造積極向上的閱讀氛圍,共同推動學校閱讀事業(yè)的繁榮。
3.3 建設“互聯網+”智慧圖書館
通過整合圖書館資源和在線資源,提供個性化服務,包括但不限于AR/VR技術的應用,圖書館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閱讀體驗。例如,利用AR技術,學生可以通過掃描書籍封面立即觀看與書中場景相關的虛擬現實影像,使閱讀更加生動的同時也更具互動性。此外,借助VR技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漫游歷史或虛構世界,增強閱讀體驗的沉浸感和趣味性。綜合圖書館與網絡資源,結合現代技術手段,可以大大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激發(fā)他們對知識的探索與熱情。這種形式的高新技術將有效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使閱讀推廣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5]。
3.4 加強與出版機構的合作
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學術出版社、數字出版機構等的合作,獲取更多的數字化資源,推動圖書館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內容更新與升級。例如,與知網、萬方等數字出版機構合作,圖書館可以獲取更多的在線期刊文章、學位論文、學術會議論文等數字化資源,擴大讀者的檢索范圍。同時,通過與學術出版社合作,圖書館可以引進更多優(yōu)質的數字圖書、學術著作,滿足師生們多樣化的學術需求。這些合作不僅可以促進圖書館資源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有助于提升圖書館在數字化時代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這樣也能夠豐富圖書館的資源庫,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從根本上提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能力[6]。
3.5 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多媒體閱讀推廣
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策略,可以提升閱讀推廣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促進高校圖書館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推動閱讀推廣工作的持續(xù)發(fā)展。新媒體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圖書館App等,這些平臺具有廣泛的覆蓋面和互動性,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傳播有價值的閱讀資源,并提升閱讀推廣的影響力。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高校圖書館可以定期推送閱讀推廣相關內容,如原創(chuàng)文章、推文、閱讀推薦、閱讀活動等,吸引學生閱讀和互動。通過發(fā)布有趣、富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推廣視頻、漫畫、圖文內容,以及結合AR/VR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閱讀體驗,提升閱讀推廣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這種形式的推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深入挖掘閱讀的魅力,提升閱讀推廣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同時,借助圖書館App,可以實現個性化推送、在線預約、文獻檢索等功能,為學生提供便捷的閱讀服務,促進閱讀推廣工作的深入開展。綜上所述,通過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提供個性化服務,并借助學生的參與和共建,有助于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和深化。
4 “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創(chuàng)新手段與工具
“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過程中,創(chuàng)新推廣手段與工具的應用至關重要。這些創(chuàng)新手段和工具可以幫助高校圖書館更好地服務師生,提升閱讀推廣的效果和深度。
4.1 利用新興技術打造沉浸式閱讀體驗
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新興技術,打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通過虛擬現實頭盔或增強現實應用,用戶仿佛置身于圖書館之中,感受紙質圖書的魅力與韻味。例如,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學生可以在圖書館中穿梭于古今中外的名勝古跡間,仿佛置身其中;而增強現實技術則可以將書籍內容以更生動逼真的形式呈現出來,讓讀者更加投入其中。這些新興技術為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閱讀樂趣,促進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能夠引起更多師生的關注,并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從而促進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
4.2 利用移動應用提供便捷的閱讀服務
利用移動應用提供便捷的閱讀服務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推廣手段。高校圖書館可以開發(fā)閱讀類App,為用戶提供在線閱讀、書目檢索、電子借閱等功能,滿足用戶對閱讀資源快速獲取的需求。比如,許多在線書店推出了專門的閱讀應用,用戶可以在手機上隨時隨地閱讀他們購買的圖書,無需攜帶厚重的紙質書籍,極大地提高了閱讀的便捷性和靈活性。這種移動閱讀模式不僅能夠滿足讀者隨時閱讀的需求,而且還能通過推薦系統(tǒng)和個性化推送服務,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閱讀推薦,充分提升閱讀的便捷性和靈活性,從而進一步提升閱讀體驗和用戶黏性。
4.3 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活動推廣
社交媒體平臺的推廣活動是增加用戶參與度的一種有效途徑。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如線上讀書分享、閱讀打卡挑戰(zhàn)等,吸引更多師生的關注和參與。利用社交媒體的傳播效應,可以讓閱讀推廣活動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放大,達到更廣泛的宣傳效果。
4.4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服務質量
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閱讀推廣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高校圖書館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個性化的閱讀推薦系統(tǒng),根據用戶的閱讀歷史和喜好,為其推薦更符合個性化需求的圖書和資料,提升閱讀體驗和滿意度。比如,在用戶登錄自己的圖書館賬號時,系統(tǒng)會根據其過去借閱的書籍和閱讀時長,推薦與其興趣相關的新書或者期刊文章。這樣一來,無論是對于文科生還是理工科生,都能夠更加高效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資料,提升閱讀的效率和質量。同時,這也能夠幫助圖書館更好地了解用戶的閱讀偏好,更加精準地購買圖書或者訂閱數據庫,從而為整個學校帶來更高效的知識服務。
綜上所述,創(chuàng)新推廣手段與工具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涉及虛擬現實技術、移動應用開發(fā)、社交媒體平臺推廣、人工智能技術等方面。這些創(chuàng)新手段和工具的應用,將有助于提升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效果,滿足師生多樣化的閱讀需求,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持續(xù)發(fā)展[7]。
5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成效評估與持續(xù)改進方案
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需要進行成效評估,以及持續(xù)改進,以確保推廣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續(xù)性。成效評估是為了了解當前推廣工作的效果和問題,為持續(xù)改進提供依據。同時,持續(xù)改進方案則需要根據評估結果,不斷優(yōu)化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以下是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成效評估與持續(xù)改進方案的探討。
首先,成效評估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估可以通過統(tǒng)計閱讀推廣活動的參與人數、參與度、影響力等指標,以及學生閱讀習慣、閱讀量的變化情況,客觀地了解推廣活動的效果和影響。此外,也可以借助調研問卷、訪談等方式,收集學生對閱讀推廣活動的評價和建議,深入挖掘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評估結果應全面客觀,為持續(xù)改進提供依據。
其次,持續(xù)改進方案是根據評估結果提出的。針對評估中發(fā)現的問題和不足,高校圖書館可以制定相應的改進策略。比如,對于參與度低的閱讀推廣活動,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內容和形式,增加吸引力和趣味性;對于學生閱讀習慣下降的問題,可以加強閱讀引導,推廣優(yōu)質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等。同時,高校圖書館也可以探索新的推廣方式和路徑,不斷創(chuàng)新,以適應“互聯網+”環(huán)境下閱讀推廣的需求。
此外,高校圖書館還應建立健全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對閱讀推廣工作進行動態(tài)調整和改進。同時,可以建立定期的成效評估機制,比如每學期結合學生調研、活動統(tǒng)計等,對閱讀推廣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的評估,及時發(fā)現問題,并持續(xù)改進推廣工作。通過這樣的機制,可以確保閱讀推廣工作持續(xù)發(fā)展并不斷提升[8]。
6 結束語
“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意義重大,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需要高校圖書館在制定策略時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提升管理水平,并加強與其他學術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需要持續(xù)進行探索和實踐,以更好地滿足師生的閱讀需求,推動閱讀文化的繁榮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萬萬.“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3,43(09):60-62.
〔2〕劉英健,朱英蘭.“互聯網+”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與思考[J].文化產業(yè),2023,16(10):106-108.
〔3〕王軍光.“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fā)展現狀與優(yōu)化路徑[J].科技風,2022,35(09):154-156.
〔4〕陸靜.“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41(09):83-86.
〔5〕張晴峰.“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新閱讀,2021,22(09):63-64.
〔6〕呂尚蘭.“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1,38(09):14-16.
〔7〕方斯嘉.“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 19(02):106-109.
〔8〕劉麗杰,王彬,陳圣韜.“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J].傳播力研究,2020,4(18):197-198.